禹母听后也没有回答,继续选择哭了。面对哭闹的母亲,禹馨宜选择无视。
直接转过来给看热闹的人们说:“大家也知道我们家里面什么情况?我也是特别的无能, 不然也不至于隔三差五的来我们家打秋风。
但是今天我把话说到这里。以后不管是谁来我们家,我都不会让我自己的家人再把自己家的东西拱手相让。”
听到这里禹母的哭声戛然而止,对着禹馨宜大声的吼到:“你什么意思呀?你这个白眼儿狼。
我把你辛辛苦苦拉扯大,现在叫你补贴一下家用,怎么了?你弟弟马上要上学堂了。你哥哥也快要到说亲的年龄了。
你都不知道帮衬一下。”“娘先不说我补不补贴家用,你叫大家看一看到底是谁家里面过的更紧凑?我没听说过自己饿着肚子还帮助其他人的。
你再这样闹下去也是没有的。你直接看我们家里面剩下什么了。如果你还在这里的话,我去找村长,叫村长过来给大家评评理。你觉得我们是不是要饿死你才甘心?”“你个小白眼儿狼,说什么了?你饿死了吗?”
禹馨宜知道对付这种无赖只需要比他更无赖就可以了。
于是她瞬间就躺在地上,撒泼打滚的哭喊道:“大家快来看一看呀!明明自己家里面过的好,还要到女儿家里面来拿东西,这几年我们家拿的只剩下一张破烂的床和一张破旧的桌子了。我的两个孩子瘦的只剩皮包骨了。唯一的一个老母亲也都快支撑不下去了。还有没有天理呀?”
周围的人之前都习惯的看着禹母的取闹与撒泼打滚,都习以为常了。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禹馨宜今天和往常不一样了。
往常的时候,只要他的母亲在地上撒泼打滚。哪怕是家里面最后的一口粗粮,禹馨宜也会拿出来给她母亲。
可是今天看见禹馨宜在地上撒泼打滚。人们才看到原来禹馨宜还有这样的一面也是可以对付她的母亲的。
于是大家张口都在劝禹母,“横横他外婆,小衡衡一家过的太捉襟见肘了。两个孩子饿的只剩皮包骨了。你看看你们家的那几个孩子,一个个肥头大耳的,确实太过分了。”
“你们知道什么呀?你们知道我把姑娘养到这么大我容易吗我?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禹母坐在地上叉着腰气愤的说道。
禹馨宜也知道这件事情今天一定得做个了断,于是对着门口的人们说道:“请大家帮我叫一下村长。
这个事情实在不行到时候只有见官了,谢谢大家了。”不一会儿村长和几个村里年龄较大的老人就过来了。
一看这情景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但是以前村长也提醒过衡家娘子,可是他也只是默默听着,没有任何反抗。
这就是他自己家里面的事,所以村长不好干预。没想到今天居然主动找过来了。“衡衡外婆,你怎么来了。
怎么坐在地上呢?快起来,快起来!”禹母看见村长对她客气的时候,她瞬间觉得底气更足了。
想着我毕竟还是她的老子。村长来了又能怎么样?禹馨宜看见村长扶着禹母起来,不动声色的站了过去。
禹馨宜以前没有怎么接触过村长。所以并不知道他的为人处事,她决定先在旁默默的观察一下。
他看着村长接下来开口到:“衡衡外婆,我在来的路上也听说了你们的一些情况。你也知道咱们陛下效仿先祖的都是礼仪与孝敬天下。
所以咱们孝道也是非常的重要。但是这个孝道吧前提是自己得有自己没有的情况下,那就不叫孝道了。
现在年年闹灾荒,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但是你仔细看一下吧,这一家人变成什么样子了?她们本来也没有东西可以拿出来了,哪怕有大家都是好说好商量的。
你这个样子,让你们村的人知道了,你还怎么说儿媳呀?”禹母一听到说儿媳瞬间动作就收敛了。
拉着村长就说:“你看我养一个闺女养的这么大也不容易。所以偶尔叫他补贴家用也是应该的呀。”面对禹母的一番说辞。
禹馨宜心里面是想要把这件事情彻底解决了。不把这件事情解决,她们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很好过。
于是对着村长说:“村长这么多年大家都是看到的,自从我嫁过来过后,我的母亲隔三差五就过来拿东西,这么多年了。养育之恩是无法拿东西就可以还的。但是我们也得过日子呀。再这样下去,这是要活活逼死我们一家人啊。不如这样吧,我们现在也拿不出东西。大家也知道孩子他爹每次会带一点生活费回来。我每年过年的时候,给二两银子。但是平时绝对不能来家里面拿东西。更不能趁我不在家的时候强制的拿东西。您看这样可以不?”
村长一听,感觉这衡家娘子比以前做事情更果断了。
于是转头问了问衡衡外婆:“衡衡外婆你也听到了,这个家一眼就看完了。确实也拿不出任何东西了。你看女儿说的这样可以不?。”
禹母一年二两银子,感觉太少了,但是想了又想,总比没有好。
于是点头答应了。禹馨宜知道口头无效,于是给村长说到:“村长,咱们还是立个字据吧。
除了过年的时候来拿二两银子,平时绝对不能来骚扰我们一家人。还有这二两银子只能够拿10年。
10年过后,我和他们再没有一点瓜葛。”于是村长转过去和几个村里的几个年老的长辈商量了一下说到:“衡衡外婆,你看一年拿二两,10年就是二十两银子。这个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很不错了,不然你这样闹下去也是没有任何好处可拿的。”
禹母听着,心里想着先拿了再说。于是口头答应了。周围的人一听马上有人递笔墨过来。村长写好字条。
禹母就签字画押。村长看着禹母签字画押说道:“衡衡奶奶,如果以后一旦违背了这个可是要进衙门的哟。”禹母一听说要进衙门,瞬间就不得劲儿了。
“之前怎么没有听你们说呀?欺负我没有读过书,是吧?我平时不来就是了。记得过年的时候把钱准备好。”一部转过去凶狠狠的对着禹馨宜说。
村长对于禹母也是无可奈何,于是村长转过去对门口围观的人们说:“都散了吧?有什么好看的呀?”大家看在这里也知道这个事情尘埃落定了。
所以慢慢各自回家了。只有吴奶奶对着禹馨宜说:“衡衡娘,我们家还有一点吃的,待会儿来我们家拿。”禹馨宜微笑着对着吴奶奶道谢了。
禹馨宜知道吴奶奶一家人也不好过,儿子在窑里面是做烧瓦的,一家人也是做苦力。心里想着待会儿做了好吃的给吴奶奶他们端一些过去。
禹母看着今天也是没有东西可拿了,于是扭头就走了。禹馨宜也没有管她。
对着村长他们几个人说道:“今天太感谢村长了,本来想烧点热水给大家喝。可是刚刚那个情况大家也看到了,实在不好意思。”村长笑着对禹馨宜说到:“衡衡娘,太客气了。
大家也知道你家里面什么情况?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们,我们就先回去不打扰你们了。”禹馨宜把村长几个人送到门外后,转过头看着这一家子人的目光都落在她的身上。
她知道可能他们心里面几个人都存在疑惑。正所谓越解释越想掩饰。所以她就干脆没有说什么。
于是在一旁把今天背篓拿过去放在他们面前:“这是娘亲今天买的东西。”小衡衡瞬间开心的不得了。“娘亲,今天晚上是不是我们可以吃白面了?”禹馨宜看着小衡衡开心的脸,心里面刚刚的郁闷心情也好了很多。
“娘,你哪来的钱买东西?咱们家不是都没有钱了吗?”大儿子衡之满脸疑惑的问道。
“衡衡娘,咱们虽然穷点,但是不能做违法犯纪的事儿。”衡衡奶奶坐在一旁,满脸愁容的说道。
禹馨宜一听他们说的话就知道她不把钱的来路说清楚,他们都会很担心的。
“你们都在想什么呢?放心吧,娘的,钱是合法的,你还知道娘昨天去采的东西吗?除了笋子和婆婆丁之外,我还采了何首乌。今天去药铺里面卖了钱。”
“衡衡娘,你认识药材吗?咱们这个村唯一认识药材的李郎中,态度一直是自傲的,他应该不会教其他人认识药材。”衡衡奶奶想了想说道。
“放心吧,我认识药材是因为之前有一个老人。因为我帮了他,所以他教我认识了一些,但也不多。好了,咱们先把饭弄着吃了,今天我买了粗粮,白面粉和精米,咱们今天晚上来做面条吃。”
晚饭过后躺在床上,对着衡衡的奶奶商量的。“娘,我明天还是要去一趟山里面。看看还有没有我认识的药材?或者有其他的吃的。你在家里面把两个孩子看好。衡之慢慢大了,我想让他去书院里面读书。”衡衡奶奶一听对着禹馨宜说道。
“我今天算是看出来了,其实你也是个有主意的。你有什么事就去做吧,家里面你不需要担心。总归是孩子他爹对不住你。”
第二天一大早,天微微亮。禹馨宜就背着背篓来到了昨天采摘何首乌的地方,希望能够再找到一些珍贵的药材。
她仔细地寻找着,也没有找到。于是她今天打算进山里面去。越往里面走树林越大苔藓越多,路也就越难走。
但是相对于而言,里面的东西也慢慢的多起来了。
禹馨宜看见有龙葵?、夏枯草、马兰,她知道龙葵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夏枯草?可治疗失眠,散风热,马兰?别名马兰头,能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烧等症状。
禹馨宜连忙把药材采集放在背篓里面。她转过身时忽然在一片草丛中发现了一株罕见的草药。
这株草药叶子呈现出奇异的形状,走近一看,其主根肥大,呈圆柱形或纺锤形心中一喜,她认得这种草药,原来是野山参,而且看着这根野山参,茎直立,单生,叶为掌状复叶,轮生茎顶,小叶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禹馨宜徒手将它挖出时,看见野山参主根肥大,呈圆柱形。
知道它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以治疗许多疑难病症。非常的开心,于是小心翼翼的把刚挖出来的野山参包裹好。
禹馨宜心里想着这山里面还没有被挖掘的宝贝可太多了,看来以后得多进来看一看。
禹馨宜拿着采集的药材,徒步走到了镇上。这对于平时不怎么运动的她一次性走10里路还是非常的累的。但此刻她的心里是开心的。
找到了上一次的药铺,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她回头一看,竟然是上一次药铺的钱掌柜。
钱掌柜的看到禹馨宜手中的草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走近几步,仔细端详起来。
“没想到你居然认识这种珍稀的草药。”钱掌柜语气中带着几分钦佩。
禹馨宜微笑着点点头,“只是以前偶然间遇到一位老人传授了一些知识给我。”
钱掌柜若有所思地看着禹馨宜,“你是否有兴趣跟我学习更多的医药知识呢?我可以教你识别各种草药以及它们的功效。”
禹馨宜听了,心中一动。学会更多的医药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家人和村民,也许还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愿意跟随您学习。”禹馨宜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钱掌柜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从明日起,你有空便常来我这里学习吧。”
禹馨宜感激地向钱掌柜道谢,她知道,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