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上好香啊,难怪能在这冬日里引来蝴蝶倾倒于此,也让朕心醉”
这一世甄嬛可不敢欲擒故纵,她如今可没有欲擒故纵的底气
她现在很清楚,皇上的对她那点情义可经不起考验。
她可没有忘记还有一个新晋的莲答应
还有一个芳嫔和淳儿
甄嬛一脸失落的样子,“嫔妾,十分自责,没有保住咱们的女儿”
大胖橘拍了拍甄嬛的手“那些事都过去了,以后咱们还会有孩子的”
甄嬛听到这话心中并不高兴,不过她现在也不会反驳出声。
口中只是含糊的应下,大胖橘“天色已晚,宴席也散了,朕送你回碎玉轩”
两人默默走着,气氛略显沉闷。
而富察佩筠与年世兰早就悄悄离开,说实话这甄嬛没有欲擒故纵
富察佩筠还挺失望的,这次甄嬛若再欲擒故纵,她必定会让她后悔。
甄嬛这次虽然复宠,但想要盛宠,那是不可能的
到了碎玉轩门口,甄嬛福身行礼,
“谢皇上相送,皇上早些回宫安歇吧。”
大胖橘却拉住甄嬛的手,“嬛嬛,朕今日就宿在碎玉轩了。”
甄嬛抬眸,“今日按规矩,皇上该去皇后娘娘的景仁宫才是。”
大胖橘可不想再去皇后宫中,“皇后在养身子,朕就不去扰她清闲了。”
甄嬛低头,掩饰住上扬的嘴角,能让皇后不好过,她心里也高兴
皇后靠山将倒,华皇贵妃,淑贵妃,敬贵妃 这些人才是皇后的心腹大患
想来皇后也顾不她这个小小莞嫔,皇后虽然高高在上,但有这么多敌人
等到太后一死,她相信这皇后很快就能被拉下来。
甄嬛与大胖橘一起进了碎玉轩,大胖橘的到来,
让沉寂了几个月的碎玉轩又热闹起来。
而富察佩筠与年世兰分开后便回了延禧宫
当她终于踏入延禧宫的大门时,只见宫内众人早已恭恭敬敬地等候在此。
一见到富察佩筠的身影出现,延禧宫的宫女太监便立刻齐刷刷地跪了下来,
齐声高呼:
“恭喜娘娘晋升贵妃!贵妃娘娘万福金安”
听到这一声声祝贺之词,富察佩筠先是微微一愣,
随后才恍然想起在除夕宴上,大胖橘大封后宫也晋升了她的位份。
她这才有了高兴的感觉,她扬起笑脸轻轻抬手示意众人起身,声音温柔地说道:
“都起来吧,本宫今儿个高兴,叶儿,看赏”
叶儿“是,娘娘”
其它人一听有赏,连忙跪下叩谢主子赏赐
富察佩筠摆摆手
叶儿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捧着一个个精致的荷包走了出来。
这些荷包里装着满满的碎银子
众人接过赏赐,纷纷谢恩不止。
除了赏赐之外,富察佩筠还特意让人准备好了除夕夜的红包。
这些红包鼓鼓囊囊的,里面装满了铜钱和碎银,
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够财源广进、吉祥如意。
富察佩筠这个主子一回来,大家就忙了起来
把备好的酒菜,一样样端上了桌,宫女太监都忙前忙后
等东西都上了桌,延禧宫上上下下所有人围坐在火炉
大家热热闹闹一起共同守岁,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夜宴结束后,甄嬛渐渐恢复往日的恩宠。
她不再像之前那般深居简出,而是频繁地在各宫走动起来。
甄嬛最先去便是敬贵妃所居住的咸福宫。
敬贵妃为人温婉端庄,且怀有身孕,
甄嬛看敬妃已经到贵妃位,若是能够拉拢到一位贵妃一起对付皇后
那她对付皇后肯定更有把握
甄嬛踏入咸福宫,敬贵妃笑脸以对,心中却知这甄嬛无事不登三宝殿
甄嬛笑着握住敬贵妃的手说道:
“姐姐如今身怀龙嗣,也算是多年心愿得偿所愿了,妹妹恭喜姐姐。”
敬贵妃轻轻抚着肚子回应道:“妹妹今日前来,定是有话要同本宫说吧。”
甄嬛微微欠身,轻声道:“姐姐是宫中老人,对皇后娘娘想来比妹妹更加了解
皇后娘娘手段颇多,姐姐多年未有生孕其中难道皇后娘娘的手脚
为何皇后娘娘禁足后,姐姐你就怀了生孕”
甄嬛顿了顿后用帕子擦起眼角
“妹妹好不容易怀孕,偏偏因信任安氏,便让皇后害了我的女儿”
敬贵妃眼神闪过一丝犹豫,而后缓缓说道:
“妹妹的心思本宫明白,只是本宫向来只求安稳度日,
如今只想好好保住腹中孩子不想卷入过多纷争。”
冯若昭心中却对甄嬛生了不满,甄嬛明知道她现在以淑贵妃马首是瞻
满宫都知道淑贵妃对她冯若昭有大恩,
明面上若没淑贵妃的提携的,她如何会被皇上想起
有哪来的机会怀孕升贵妃
这甄嬛这个时候来拉拢她打的什么心思。
甄嬛心中一紧,但仍不死心,接着说:
“姐姐难道就不怕皇后暗中使坏,危及腹中胎儿么?”
敬贵妃听闻此言,脸色微变,她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怀孕,听不得这样的话
甄嬛这话有道理,但听到她耳里她还是觉得有诅咒她孩子的意思。
不过她也不是会说那难听话的
沉默片刻后道:“妹妹所言不无道理,本宫会仔细思量。”
甄嬛见状便知不可再逼,行礼告辞。
回碎玉轩的路上,甄嬛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将敬贵妃拉到自己这边。
可惜,后面几天无论甄嬛怎样口若悬河、巧言令色
敬贵妃始终保持着礼貌而疏离的态度,对于甄嬛的拉拢之意佯装不知。
紧接着,甄嬛又前往谨妃所在的景阳宫。
谨妃向来心思深沉,若是能拉拢过来,也算得了一个帮手
可谁知,谨妃同样只是客气地与甄嬛寒暄几句,丝毫没有被她的言辞所打动。
甄嬛不得不拿那次赏花宴曹琴默推她的事,
可谨妃曹琴默连脸色都没变,这让甄嬛怀疑当时她是不是自己弄错了
最后,甄嬛来到了欣嫔的储秀宫。欣嫔性格直爽,甄嬛原以为可以与其坦诚相待。
岂料,欣嫔对待甄嬛也是一副敷衍了事的模样,完全不为所动。
面对这接二连三的碰壁,甄嬛心中不禁涌起一阵不快。
尽管如今她已成功复宠,但终究还未达到专宠的程度,
更何况她目前的位份仅仅只是一个嫔位罢了。
在多次尝试均告失败之后,甄嬛无奈之下只得再次去寻找沈眉庄商议对策。
两人深知在宫中,仅凭她们二人之力实在过于单薄。
虽说甄嬛现已重获圣宠,但要想让其她人与她的结盟,还是很难
况且,她们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已然所剩无几,
如果想要对抗势力强大的皇后一党,仅依靠她们俩恐怕是难如登天。
在宫中甄嬛与沈眉庄同敬贵妃以及欣嫔之间的关系还算融洽。正是基于此,
两人才萌生出拉拢她们共同对抗皇后的想法。
至于谨妃曹琴默,那则是因为她头脑灵活,
善于权谋之道,若是能够争取到她的支持,无疑会为己方增添一份助力。
甄嬛不是不知这三人如今与淑贵妃关系不错
但甄嬛想着这敬贵妃从前与淑贵妃一起,那是因为淑贵妃有六阿哥
但敬贵妃自己如今也怀了孕升了贵妃,难道一直甘心屈居于人下
而欣嫔谨妃两人算是顺带的,可惜这三人她都没有拉拢成功
她也心知三人不可能依附她,她只是想多拉几个人来对付皇后而己。
只能说甄嬛太过心急,才刚刚复宠便想着要对付皇后了。
而敬贵妃等人在甄嬛离开她的咸福宫后便去了延禧宫
富察佩筠见敬贵妃来了连忙出来迎客,两人如今关系亲近,也不用见礼
富察佩筠扶着冯若昭坐好
“姐姐,今日怎么过来,你如今身子重了,还是要小心些”
冯若昭叹了口气说:“今日甄嬛来找我,意图拉拢我一同对付皇后。”
富察佩筠眉头一蹙,“姐姐自是不会答应的,这对付皇后也不急这一时
单论这甄嬛刚复宠就如此急切行事,怕是不妥。”
冯若昭点头,“我虽也恨皇后,但不愿与甄嬛共事。
她太过急功近利,谁晓得日后会如何。”
富察佩筠“她好不容易得了个女儿被皇后给害了,
心里自然害皇后,加上她这段日子失宠想来是认识到后宫子嗣的重要
那就更恨皇后了,哎咱们不说这晦气的,姐姐最近腹中孩子如何?”
冯若昭轻轻摸着腹部,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
“我这胎看着是个乖巧的,姐姐这么久来都不见害喜
想来是个乖巧的小公主,如今我只盼着顺利产下孩儿,其它的事都没那么重要”
富察佩筠也跟着笑道:“那就好,不管是阿哥还是公主
只要姐姐能够平安生下这胎,往后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正说着,叶儿进来呈上糕点茶水。
富察佩筠亲自端起一杯热牛奶递给冯若昭,
“姐姐喝杯茶润润喉。”
冯若昭接过轻抿一口,“若是个公主,姐姐又不勉担心她以后”
富察佩筠一下便知道她这是担心以后公主和亲,
“姐姐莫怕,有妹妹我呢,妹妹不能保证公主一定就不去和亲
但妹妹能保证公主一定能过的很好”
冯若昭疑惑的看向富察佩筠“妹妹的意思是?”
富察佩筠“姐姐可记得先帝的海蚌公主?”
冯若昭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冯若昭虽听过这位公主
但具体的事迹却并不清楚
富察佩筠“这位公主远嫁蒙古,却因聪慧能干,在那边颇受尊重,生活顺遂。
咱们若从小精心培养公主,教她诗书礼仪、骑射谋略,
即便和亲,也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冯若昭眼睛一亮,“妹妹说得有理,是姐姐狭隘了。
只是姐姐虽读了几本书,但也不足以教导公主
姐姐也不懂骑射,这可如何是好。”
富察佩筠“姐姐不用着急,这骑射妹妹就可以教
读书谋略,不懂咱们可以学啊
孕期无聊,姐姐可以多看看书,既能打发时间,又能增长见识。
等到公主长大,咱们也可以教公主了。”
冯若昭听后,不禁展露笑颜,说道:
“到底还是妹妹想得周到细致。只不过这小公主都还未出生,
我们此刻就开始筹备这些事宜,会不会显得有些为时过早呢?”
富察佩筠轻轻摆手,“姐姐有所不知,这学问和技艺需得早早熏陶才好。
况且,我们先做好准备,日后实施起来便更加得心应手。”
冯若昭微微颔首,“妹妹说的在理”
两人正商议着,这时雪儿匆匆赶来禀报:
“启禀娘娘,谨妃娘娘到访。”
富察佩筠听闻,当即挥了挥手,示意雪儿快快将人请进殿内。
不多时,谨妃踏入房中。
她刚准备行礼便被富察佩筠拦下了,谨妃便也不再拘礼款款落座。
待坐定之后,谨妃便迫不及待地将甄嬛前往她宫中试图拉拢之事,
原原本本地讲述给了富察佩筠与冯若昭二人。
敬贵妃也把甄嬛去宫中之事一说,谨妃冷笑一声,
“她以为我们都是傻子不成?之前咱们未怀孕时怎不见她这般殷勤。”
欣嫔随后也到了,她一向有话直说:
“这甄嬛真是异想天开,咱们与淑贵妃娘娘相处和睦,
她凭什么认为咱们会背叛淑贵妃去跟她联盟。”
富察佩筠心知她们三人今日不过是来向她表明立场
这谨妃本就是她的人,而敬贵妃和欣嫔
富察佩筠也不怕她们会倒向甄嬛,明眼都知道站在哪边
便开口道“甄嬛向来自负,如今一心为女报仇,难免心急些。”
谨妃轻咳一声说道:“咱们也莫要再提那甄嬛之事,徒惹心烦。
之前敬贵妃姐姐与淑贵妃妹妹在说什么。”
冯苦昭把之前与富察佩筠说的事情对曹琴和吕盈风说了
曹琴默与吕盈风一听便都来了兴趣,先不说她们腹中这胎是男是女
只说她们的温宜和淑和,她们最担心的事情便是女儿将来和亲
两人的见识,没听过海蚌公主,也想不到从小培养女儿
如今听到淑贵妃提的法子可以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她们在宫中多年,早知道靠人不如靠自己的道理
女儿嫁出去,娘家再强盛那也鞭长莫及
若是女儿自己有实力,那也不用担心将来受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