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阶可是出了名的老实人,他怎么可能贪腐呢?”
“这测谎仪说不定就是江临为了讨好陛下而弄出来的假货!”
“对,对,对!肯定是这样!”
其他大臣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可是,你们看测谎仪上的红灯,这总不能是假的吧?”
一位较为谨慎的大臣提出了疑问。
“哼,说不定这仪器只能测出无关紧要的事情,一到关键时刻就不灵了!”
“也有可能这仪器被人动了手脚,专门用来陷害忠良的!”
朝堂之上,大臣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整个大殿仿佛成了一个热闹的市集。
面对大臣们的质疑和议论,江临却显得异常淡然。
没有经过专业的反测谎训练,是根本无法在测谎仪面前说谎而不被发现的。
他明白朱元璋既然选择王阶来验证测谎仪,还问出了如此具体的问题,那肯定是因为朱元璋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
江临看着测谎仪上的红灯,心中暗自叹息。
“无需多言,测谎仪的结果已经说明了一切。”
江临平静地说道。
朱元璋看着江临淡定的神情,心中不禁暗暗点头。
他深知江临的手段和能力,也明白这测谎仪绝对有用。
他之所以选择王阶来验证测谎仪,就是为了让大臣们亲眼见证测谎仪的准确性。
就在大臣们争论不休,几乎要将朝堂掀个底朝天之际,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站起身来,声如洪钟地说道:
“你们一个个的,都太让咱失望了!
他王阶在地方上的口碑很好,在担任长清县县令两年期间,没拿过一分不义之财,更是有名的大孝子,
因此咱才将他调到了户部,寻思着慢慢培养,委以重任。
但是,半个月前,陕西受了灾,咱心急如焚,从国库里调拨了大批赈灾银子,没想到却被他贪了一千二百三十六两!
咱真是痛心疾首啊!”
大臣们闻言,顿时哑口无言,面面相觑。
他们没想到,朱元璋竟然对王阶干了什么如此了解,更没想到王阶这个老实蛋竟然会做出这等贪赃枉法之事。
朱元璋冷冷地看着跪在地上的王阶,眼神中透露出失望与愤怒,问道:
“咱说的对不对?”
王阶浑身一颤,紧闭双眼,泪水从眼角滑落,声音颤抖地回答道:
“陛下说得对!臣……臣贪了!
臣娘亲病重,急需银两救治,臣一时间没有忍住,就……就贪了那些赈灾银子。”
听到王阶的坦白,朝堂上响起一片唏嘘之声。
不少人动容于王阶母亲病重缺钱的困境,觉得他的行为虽然违法,但情有可原。
一些大臣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为王阶开脱。
然而,朱元璋却怒了。他瞪大眼睛,怒视着王阶,声音颤抖地斥责道:“你母亲病重,你就去贪污?
那陕西的灾民怎么办?他们同样急需救助!
你可知道,这一千多两银子到灾区手里,可以救多少人?
可以让他们重建家园,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而你,却因为一己之私,将这些银子据为己有!你良心何在?”
王阶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哭诉道:“臣知错了,陛下,臣知错了。臣一时糊涂,犯下大错,求陛下开恩。”
其他文武大臣见状,也纷纷为王阶求情。
“陛下,王阶平日里表现尚可,此次只是一时失足,还望陛下宽宏大量,从轻发落。”
“是啊,陛下,王阶家有老母病重,还望陛下念及旧情。”
与此同时,不少大臣对江临的手段感到震惊,纷纷议论道:“没想到这个测谎仪竟然是真的,江临的手段真是厉害啊。”
“是啊,连老实人王阶都逃不过测谎仪的探测,这测谎仪真是太神奇了。”
“看来以后说话得小心了.....”
朱元璋沉声道:“王阶,你身为朝廷命官,却知法犯法,贪赃枉法。
咱不杀你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震官场,因此你定斩不饶。
但是,咱念你初犯,且事出有因,便给你个痛快,推出午门斩首。”
言罢,朱元璋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咱也是个孝顺的人,咱也喜欢孝顺的人,因此当初才会高看你一眼,将你调至户部。
如今你虽然犯下大错,但是念在你孝顺,你家里病重的老娘,咱会命人妥善医治送终,你安心去吧。”
王阶闻言,脸色惨白,却也知道这是自己最好的结局,连连磕头谢恩:“多谢陛下隆恩,多谢陛下宽容。”
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侍卫将王阶拖下去斩首。
王阶被侍卫架起,一路踉跄,却仍回头高呼:“多谢陛下恩典。”
侍卫们动作迅速,不多时便将王阶带出了大殿。
众大臣面面相觑,心中皆是一阵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