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里,张禟和何玲依旧没有子嗣,不过张禟也得知了是系统的原因。
上次张禟和何玲新婚的洞房花烛夜的时候,系统有播报一次过人物转换进度,后面张禟也通过系统了解到这个人物转换是什么意思了。
现在的张禟本质上还是东汉的张禟,因为张禟属于魂穿,身体还是属于东汉张禟的,如果有了后代子孙,也是属于东汉张禟的血脉。
系统的人物转换就是彻底地将东汉张禟的基因抹去,让现代人张禟彻底代替东汉张禟,如果有了后代子孙,就是现代人张禟的血脉,跟东汉的张禟没有关系。
不过系统这个凭空转换的过程比较久,同时限制了张禟让何玲怀孕的能力,所以何玲才一直没有为张禟生儿育女,这让何玲心中也是苦恼不已。
但张禟是知道其中缘由的,所以并不因为没有子嗣而感到着急,和何玲的关系依旧很好。
只不过在这两年的相处中,张禟也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何玲没有正妻之量。
何玲虽然貌美如花,但是她这些年的一些所作所为,已经让张禟隐隐约约觉得何玲跟她那个皇后姐姐颇为相似,也是一个小妒妇。
虽然目前何玲还没有像她姐姐一样出现毒杀人的情况。
自从何玲进入北平侯府后,张禟就把后院的事务都交给她来打理,不得不说何玲还是懂管理的,后院的确是被她管理得井井有条,但是也暴露了一些她的行事风格。
比如,何玲不允许后院出现貌美的丫鬟,哪怕没她漂亮也不行,净是找一群相貌平平、年老色衰、上了年纪的女子来充当府中的丫鬟。
就连过过眼瘾都不让张禟过,好歹张禟也是北平侯、虎贲中郎将,府中也连个看得过去的丫鬟都没有,要是让别人知道,这还不得笑掉大牙。
甚至就张禟连去何进府上喝酒聊天,她都不准何进安排貌美的女子给张禟作陪。
至于张禟纳妾的事,那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倒不是说张禟有纳妾的想法,至少到目前为止,张禟都没有萌生过要纳妾的想法。
倒不是说张禟忠贞不渝,一生只爱一个人,因为这些对于身在封建古代的张禟,要是没有别的一点想法,那就实在是太虚伪。
而且乱世争霸中少不了政治联姻,魏蜀吴三国之间都有政治联姻。
张禟不纳妾,不为别的,毕竟就何玲来说,她的相貌、身材、声音都是万里挑一的,张禟对她还是如胶似漆,疼爱有加。
有如此美娇娘在怀,一般的女子怎么入张禟的法眼。
而且,只除了纳妾这一件事情上,其它方面,无论是什么事情,何玲都是对张禟言听计从的,张禟说一不二,拥有绝对的权力。
只能说,在没有让张禟心动的女子出现之前,张禟和何玲还是一对生活十分幸福美满的模范夫妻。
除此之外,张禟也多次和何进异父异母的兄弟何苗碰面,但每次几乎都是不欢而散。
原因无他,因为何苗和何进关系不合,所以何苗见张禟和何进关系好,所以何苗对张禟也是恨屋及乌,对张禟印象不好。
对此,张禟也不在乎,反正和何苗又没有利益挂钩,每次见面都是象征性地点了点头,表示“我看到你了,跟你打招呼了。”
张禟对何苗最大的印象,就是历史上187年的时候荥阳发生叛乱,何苗被派去平定这场叛乱,结果何苗很轻松地平定荥阳叛乱。
让人想不到的是,何苗凭借这场叛乱,居然被封为了东汉武将排名第三的车骑将军,而且还封侯了。
要知道皇甫嵩、朱儁两人平定了席卷大半个天下的黄巾之乱才封为左、右车骑将军和封侯。
何苗只是平定了荥阳的一个不小但肯定不大的叛乱,就封为了车骑将军和封侯。
只能说有些不太公正。
不过现在已经是187年末了,荥阳还没有发生任何叛乱,这让张禟不由感叹道:“看来我的出现,已经发生了太多蝴蝶效应,一些人和事以后估计不会再出现在后世的书籍之中。”
但是有些事情却被提前搬上了历史进程:原本188年发生的事情,现在187年就发生了。
刘焉向刘宏提出了“废史立牧”,希望让汉室宗亲以及朝中重臣出任地方州牧。
但这一年的刘宏并没有同意,虽然刘焉联合了一些大臣,后续又提了两次,刘宏依旧选择搁置“废史立牧”,并没有同意刘焉的建议。
刘宏的多次反对,这让张禟心中有种莫名的隐隐不安,自己产生的蝴蝶效应不会阴差阳错地阻止了一些事情的发生。
不行!至少在诸侯割据之前,历史必须要按照书上那么走!
……
这一日,张禟再次送宇文成都前往去西凉平乱的路。
原来贼心不死的韩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又联合自称“合众将军”的王国,在西凉再次发起一场叛乱。
这次准备充足的韩遂、王国等人不仅成功地斩杀汉阳太守,使得西凉震动;而且还拉拢了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也加入了自己的队伍里。
这个消息传到洛阳后,刘宏瞬间暴躁如雷,十分悔恨当初自己怎么就饶过韩遂。
恼怒成怒的刘宏当即下令,命皇甫嵩为主将,带领着董卓等人再次率军前去平定西凉韩遂之乱。
皇甫嵩还是老样子,这次又向刘宏请旨,向张禟借走宇文成都一起去西凉。
张禟没有拒绝,反而是精心写了一封书信交给宇文成都,让他转交给西凉的“故人”。
至于庞德,张禟嘱咐道:“令明,西凉那边叛乱不断,这次你们得胜归来就一起把家中的父母、兄长一定接来洛阳吧,北平侯府这么大,足够他们住了。”
这让庞德心中又是一阵感动不已。
张禟看着远去的宇文成都、庞德两人,心中不舍,有些感慨说道:“元芳和元皓走了,现在又走了成都和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