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吃下口中的一口汤包,接着说,“何况,你们那里自古就是文化源远流长的地方。范仲淹在你们东台西溪任监督海盐贮运的仓监官,他在西溪看到牡丹后写下了一首诗《西溪见牡丹》:
‘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
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
反映了当时他在盐城的心境和对当地景色的感受。但我更喜欢的是明朝高古写的《盐城观海》:
‘瓢城东望水漫漫,暇日登临眼界宽,
万马挟兵开地脉,六鳌擎日上云端,
涛声吹雨沧溟湿,雾气横空白昼寒
尘世不须伤往事,桑田更变几回看。’
“这诗描绘了盐河市观海时的壮阔景象和作者的感慨,体现了你们那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洋文化对文人创作的影响。”
刘芳菲两眼放光,惊讶地看着李凡,手中的筷子都停了下来,甚至忘了吃鸭血粉丝汤:
“哇,你一个外地人,居然知道那么多盐河市的事。弄得好像我才是外地人,你是盐河市人一样。”
李凡微笑着说:“所以人要不断的学习。其实盐河市,我最想去看的是陆丞相祠和晏溪书院遗址。”
“陆丞相祠和晏溪书院遗址?”刘芳菲瞪大眼睛,满脸疑惑。
“陆丞相祠是南宋丞相陆秀夫的祠堂。陆秀夫在与元军崖山之战失败后,为避免被俘虏受辱,抱着八岁的皇帝与妻儿一起投海自尽。
“关键是在他们的身后,也追随着十万军民投海自尽。千字文中说‘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在陆秀夫和他的那个年代人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惊天动地。所以我一直想去他的地方看看,看看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孕育了一个这样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存’的风骨。”李凡神情肃穆,眼中满是崇敬。
刘芳菲听着,眼睛渐渐起了雾,突然感觉有泪水沿脸颊流下来。她赶紧擦了一下眼角,语气中有些哽咽:
“我都不知道我们的家乡居然有这样一个人,我都给他感动的要哭了。下次你去一定要带上我,好不好?”
李凡看着这感性的姑娘,心里也有些感慨,笑着调侃道:
“好好好,说说历史故事,你都流起了眼泪来了,一个大美女,流眼泪就不好看了!”
刘芳菲赶紧擦干眼泪,一脸的不好意思,娇嗔道:“要你管!还不是你惹的!”
李凡说:“那我说说轻松一点的吧。晏溪书院就是晏殊在你家乡东台西溪做盐官的时候建的书院。晏殊,你知道吗?”
刘芳菲微微皱眉,思索了一下说:“好像听说过,应该是一个诗人吧!”
李凡耐心地解释道:“那我应该科普一下了,其实不喜欢文学和历史的人知道他的不多。你说他是一个诗人,也对,因为他本身也写了很多诗。他在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还是词,很多人都知道名句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无可奈何落花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时,会感觉意境深远而又委婉含蓄,会有种沁入心灵的共鸣,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晏殊写的。又比如所有人都知道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几个千古名相,但 99%的人都不知道这几个人都可以算是晏殊的学生。你说这样一个人在你们东台修了书院,我该不该去吹一下他曾经吹过的风?呼吸一下他曾经呼吸过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