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大家子的急行军,终于在凌晨三点半进入古默巷的房子里。
因为秦淦西今天要接新生,秦淦媛要报到,所以把一家子的团圆饭放在早晨。
在何娟的安排下,爷爷、秦励国和六个小的全部去睡觉,奶奶、姑奶奶和她准备早餐。
秦淦西也没有说什么,把二楼床上的铺盖全部拿上去,然后给自己的床铺铺好,再去洗漱。
等他洗漱完毕去房间时,平安已经美美地睡着了,啥都没弄。
秦淦西也没管他,爬上床睡觉。
一觉醒来还是六点,他把蔬菜和覆盆子、高粱泡等水果兑换了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种植空间里的这些经济作物出产越来越多,每次可以收获二十来个功勋点,比之前每天至少多二十个。
今天兑换了二十二个功勋点。
“等这次稻谷收割后,要拿个五十亩出来种药材,到时候种子也差不多够种这么大的面积。”
看了种植空间的情况后,他在暗自嘟囔中起床。
来到一楼,看到大圆桌已经摆上,上面摆着六大碗菜。
爷爷、秦励国和淦媛、香灵已经起床,都在洗漱。
奶奶、姑奶奶和何娟都在厨房,不是生火就是炒菜。
看到他出现在厨房门口,奶奶问道:“大孙,那个时候才睡,怎么不多睡一会?”
秦淦西笑了一下,“我还睡了一会,你们是通宵没睡呢。”
从厕所出来洗漱时,香冬已经在洗漱,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洗漱完进入饭厅,欣莎和平安已经坐在圆桌旁,一身的睡意。
何娟在他们两个背上各拍一巴掌,“快去洗漱,吃完再去睡。”
两人这才摇摇晃晃走向后院。
看着他们那副样子,秦淦西暗叹:“这样的仪式,简直就是摧残人。”
转头说道:“奶奶、姑奶奶,吃完饭后,你们也在这里睡一觉再回去。”
马上遭到她们的反对,“那怎么行?家里有猪、有鸡要喂的。”
他顿时不出声了。
在她们心中,鸡和猪很重要,不能少吃一顿,不然鸡会少生蛋,猪会瘦。
他很是担心,家里这些小的都来市里了,他们三个老的能不能扯那么多猪草,故而说道:“奶奶、姑奶奶,明年不要喂两头猪了,最多只喂一头自己吃。”
奶奶笑着说:“大孙,我们才六十岁呢,又不是七老八十,什么活都能干。”
姑奶奶随后说道:“喂一头公猪的话,也相当于给集体做贡献,这样才能在拿基础粮的时候不脸红,不然如何能拿生产队的基础粮?”
这个问题还真复杂,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基础粮真的很少,每人每年几十斤稻谷、几百斤红薯,拿不拿都很麻烦。
何娟过来说:“淦西,这事不需要你考虑,你爷爷奶奶和姑奶奶考虑的比你周全。”
他只能不考虑了,转而问道:“香灵他们上学没问题吧?”
何娟应道:“已经打听清楚了,户口在这里的,随时可以去读,并且学校的教育质量不错;路途也不远,十来分钟就可以到。”
鉴于对这时的转学制度不懂,他便不再吱声。
香冬惊讶地问:“岂不是不到老家学校的四分之一?”
秦励国点了点头,“对,只有两三里。”
欣莎挥挥拳头,“哇哈哈,那我每天可以多睡一会。”
平安坐在桌子旁点秋香,马上睡眼朦胧地弹起来,“现在可以去睡吗?”
何娟一把薅住他的耳朵,“现在可以吃饭。”
平安惊叫一声,“痛痛痛。”
秦励国给爷爷和他自己倒了一两酒,然后把酒瓶盖好放到一旁。
爷爷端起酒杯说:“今天,励国你们一家搬家,一家整整齐齐,一家红红火火。”
“淦媛考上了大学,香灵考上高中,励国和何娟都参加了工作,还都转正了,这都是这个月发生的大好事。”
奶奶插了一句:“这都是我大孙带来的。”
爷爷继续说道:“当然,还有淦西,他给我秦家争大光了。为淦媛考上大学出了力,励国和何娟能有这份工作甚至转正都是因为他,自己还因为发明创造连续上了省日报、央日报,这是你大姑、大伯都没能做到的。”
“之所以能有这个房子,以及家里为何布置得这么好,我们为什么现在能吃得这么好,穿得这么好,都是因为有淦西。”
奶奶又插了一句:“你们爷爷的伤为什么能好得这么快,为什么你们大姑、大伯能找到,也是因为有我家大孙。”
爷爷继续说道:“这是我们秦家的运气,也是我们的福气……”
听着他们的讲话,秦淦西觉得这一切好像都和自己有关,穿越过来不到五十天时间,竟然做了这么多事情,也算是成就满满了。
看着围坐在圆桌旁满满当当一桌子人,看着一桌子白米饭和五荤四素的菜,他暗自做出决定:要保证今后全家的生活水平不会降,要让每个家人活得健康快乐。
早餐的菜很丰盛,辣椒炒肉,煮青鱼,辣椒炒鹅蛋,炒干兔肉,炒干野鸡,咸鱼炒茄子,红烧冬瓜,清炒丝瓜,干虾冬瓜汤。
也许是睡眠不足导致胃口不好,也许是这段时间的嘴吃滑了,觉得这菜的口味不好,这一顿下来,虽然每人都吃了一两碗饭,但菜的杀伤力明显不够,只有辣椒炒肉和干虾冬瓜汤被干完,其它的都还剩一大半。
吃完饭后,姑奶奶问秦淦西,“淦西,你不喜欢吃我们炒的菜?”
他惊讶地问:“我吃了不少啊。”
他每样菜都吃了,还吃了一碗半米饭,不过从内心讲,这菜的味道还是差了些,要么是油水不足,要么是基本的调味料没有,就如煮青鱼,连姜都没有放,导致鱼腥味很浓。
何娟敲了敲他的脑袋,“不好吃就直接说出来。留这么多剩菜,我们不知道要吃多久。”
他嘿嘿笑道:“那就留爷爷奶奶和姑奶奶在这里吃一天再走。”
姑奶奶笑着说:“有余有剩,福禄齐全。”
七点一刻,秦淦西决定去学校,他今天还要在渡口迎新。
听他说要走,淦媛也决定不在家里的新床上睡觉,跟他一起去到学校看看,然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