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皇上所不知道的是,但曹琴默心里却跟明镜儿似的。
对于这些修行之人来说,年龄根本就不是衡量身份地位的标准,真正重要的只有修为的高低。
因此,哪怕这三人已然年事颇高,只要他们觉得自己在修为上尚不如曹琴默,那么在她面前自称“小僧”倒也并非完全不可理喻之事。
至于曹琴默为何能够知晓这其中的门道?那自然是得益于空间里的那些珍贵书籍啦!
在那些书卷之中,详细记载着关于修仙界的种种规则与习俗,让曹琴默得以了解到许多旁人难以触及的知识奥秘。
曹琴默见此轻轻点头,说道:“见过三位师傅!不知你们来此所为何事?”
清虚再次开口,言辞恳切:“道友,贫道等常年被困于炼气、筑基之境,修为停滞,难有寸进。
我等见道友经历金丹雷劫,故而前来,一来是想观摩一番,二来是想向道友请教这修炼之法。”
老和尚则空也在一旁点头附和:“贫僧亦是此般想法,如今天地灵气太过稀薄,实在难以支撑我等进阶。”说罢,他脸上泛起一丝尴尬。
老道士清钰紧接着说道:“所以,贫道等想与道友论道一番。”
曹琴默心中知晓,自己的修炼皆是依靠空间里的书籍,她亦对旁人的修炼之法深感好奇,只是碍于这宫中的繁文缛节,她踌躇片刻,终是说道:“这不太好吧!我毕竟是后宫妃嫔,身份特殊,需谨言慎行。
若是与外男有什么不清不楚的事情传扬了出去,且不说宫规森严,便是这悠悠众口,亦能将人彻底淹没。
我虽一心向道,可也不能不顾及皇家颜面与自身名节。”
皇上闻得此言,龙目之中闪过一丝兴味,缓声道:“襄嫔,若你所担心的是这件事,这个你大可放心,到时候朕也来听上一听!不过此时以晚,不如几位道长和几位师傅先到驿站休息,明日朕在办一个宴会,到时候几位在来论道一番!”
说罢,他负手而立,心中的好奇如野草般疯长。
他是真的极为好奇,如今的曹琴默与往昔判若两人,好似被一层神秘的光晕笼罩。
以前可从未知晓曹琴默竟会修行之事,不想今日一场雷劫,彻底将她潜藏的秘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几位龙头细细思忖那话中之意,微微点头,觉得所言在理。
当下,便由小厦子引领着,鱼贯而出,脚步匆匆地离开了后宫,径直朝着驿站的方向而去。
启祥宫中唯余曹琴默静静伫立,对面则是皇上那写满探究之色的双眸。
皇上凝视着曹琴默,似要从她面上寻出些隐秘来,开口问道:“襄嫔,你是何时开始修炼的?朕竟毫无察觉,你且如实道来。”
曹琴默心下暗自思忖,她修炼才三年多的实情决然不可吐露。
况且,若让方才那几个老头知晓,恐会令他们多年秉持的道心遭受重创,于己于彼皆无益处。
她莲步轻移,微微福身,神色恭谨地回道:“臣妾幼年时曾有幸得了一场机缘,偶然得获一部功法。
自那而后,臣妾便自幼潜心修炼。只是此事实在太过离奇,超乎常理,臣妾担忧会惊世骇俗,故而从未向旁人提及只字片语。
若不是今日这雷劫突兀降临,恐臣妾此生都将其深埋心底,绝无可能宣之于口。”
皇上闻得曹琴默之言,提及功法,不禁心中一动,那念头仿若一颗石子投入心湖,泛起层层涟漪。
他暗暗思忖,若是自己能将那功法纳入囊中,岂不是也可踏上修炼之路,追寻那长生与超凡之力?
于是,皇上语带期待,说道:“既如此,不知是何种功法,可否呈予朕一观?”
曹琴默聪慧过人,一眼便看穿皇上心中所思所想。
她心中暗自冷笑,皇上这心思昭然若揭,可她又怎会允许皇上修炼呢?
她之所以至今未曾直接向皇上寻仇报复,全然是因温宜尚幼,还需皇上的庇佑方能在这宫中安然成长。
但如今,她已然晋阶金丹修士,实力今非昔比,心中对于皇上的敬畏早已消散。
在她眼中,皇位之上坐着何人已无关紧要,只是当下在位者乃温宜生父,相较温宜的兄长们继承大统而言,当然是温宜的阿玛当皇上对温宜的未来更为有利罢了。
上辈子她背刺年世兰,皇上与太后便叫人在她的安神汤内给她下药,让她虚弱致死,导致她与温宜骨肉分离!
重生归来,她偶然发现皇上竟身具灵根,那灵根隐于体内,散发着微弱却独特的气息。
她心中暗自思忖,即便皇上拥有这修炼的灵根,她也决然不会让他有机会踏上修炼之路。
她要将这个秘密深埋心底,只等到皇上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那一刻,才会将真相缓缓道出,让皇上知晓自己一生都与修炼的机缘擦肩而过。
而至于太后乌雅氏,她心中亦有盘算。即便自己不得手害她,她也会让皇上与太后之间心生嫌隙,让皇上不再对太后有所顾忌。
到那时,失去皇上庇佑的太后,必然会在这深宫中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往昔的尊荣与权势都将化为乌有,余生恐怕只能在悔恨与寂寥中度过。
曹琴默拿出一本功法呈给皇上,柔声道:“皇上,这便是臣妾所研习修炼的功法,今日特呈予陛下。”
皇上接过功法,目光落在那泛黄的纸页上,然而上面的字迹却似是古老而神秘的符文,他竟一个也辨认不得。
曹琴默见状,贴心的在一旁轻声翻译起来,皇上微微点头!
可皇上又怎么会知道,即便有了这功法,可他并未掌握入门的修行法门,有了这功法他又该如何修炼呢?
次日,太极殿内华灯璀璨,一场盛大的宴会在此举办。
后宫的嫔妃们个个盛装打扮,莲步姗姗,宗亲们亦是衣着华贵,气宇轩昂。
除此之外,朝堂之上三品以上的大臣们皆位列其中,还有道观的四位白发苍苍、仙风道骨的老道士以及寺庙的三位德高望重的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