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皆有迹可循,更别说查贪腐这种事了,以前不查那是上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头要是想查,只需要按图索骥,没有抓不出来的蛀虫。
“皇后她怎么敢!”
太后在寿康宫大发雷霆,宜修的行动是由内而外的,说白了就是拿太后开刀,装都不装直接下手,害得太后没了里子又丢面子。
“太后娘娘,李大人传信给您,询问皇上是否要将此事闹大,他们是否需要提前走动一番?”
竹息这个心腹宫女不好当,除了伺候人还要当职务秘书。
“提前走动?提前和谁走动?”
乌雅氏冷哼一声,包衣家族早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团体,皇后如今对他们下手,那就只有两种结果。
一是雷声大雨点小,敲打他们一番,让他们吐出一些利益就此作罢。
二来就是要将他们连根拔起,斩草除根、片甲不留。
“只是想动摇紫禁城多年来埋下的势力,哀家倒要看看她有没有这个本事!”
乌雅氏虽然生气,但也绝不相信宜修真能把包衣家族怎么样,就算皇帝在太后和皇后中间和稀泥,也不见得真能下定决心拔除这个根深蒂固的毒瘤。
但很快皇帝下令让怡亲王在前朝调查官员受贿案,明里暗里与皇后的作为相呼应,甚至皇帝还给怡亲王调了一队亲兵压阵,这仗势已经闹大了。
皇帝还给怡亲王安排了一个专项办公室,宜修偶尔也能和十三弟碰面,她查账的速度让胤祥都看着震惊,连连夸赞她和皇帝果然般配,不愧是卷王夫妇。
乌雅氏的内心也越来越不安,她多次求见皇帝都被拒之门外,只好喊宜修到寿康宫听训,试图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宜修主动放弃对内务府的清扫。
“皇后协理六宫有功,平日里想来事务繁忙,不过年轻人做事应该循序渐进,做事太冒险小心受了反噬。”
乌雅氏多年不曾和宜修交锋,先帝在时有意对她打压,让她没找到多少机会折腾这个儿媳妇,她早就积攒了一肚子的火气。
“额娘是要让儿臣徐徐图之,好给贪污的罪人充足的时间销毁证据吗?”
宜修说话也毫不客气,清朝的皇后虽然权力有限,但太后更是没多少权利,当上太后等于提前下岗,乌雅氏有什么资格教训她。
“你这般做事极端不近人情,到时候前朝官员和民间百姓会如何议论,你与皇上夫妻一体,难道要连累皇上也被天下人耻笑刻薄寡恩吗!”
乌雅氏没想到宜修敢这么凶的怼回来,面对无法恐吓的对手,乌雅氏只好扯出大义这面旗帜。
“所谓的人情难道就是偷了皇家的钱款养肥了自己?这情分可没有半点记在皇上身上,好处也没半点落到百姓头上,太后娘娘说说看,到底是谁在其中得了便宜?”
宜修最不吃道德制高点这一套,而且胤禛想来也对此不感冒,他将来还要整出改土归流、摊丁入亩这些大动作,能推行改革的君王难道会害怕得罪人?
“你,你竟然如此顶撞哀家,难道不怕落下个不孝不悌的骂名!”
乌雅氏已经吵不赢开始耍赖了。
“母慈才有子孝,皇上前几日还提起加谥孝懿皇后之事,天下谁还会说皇上不孝?”
宜修把孝懿皇后搬出来戳乌雅氏的肺管子,字里行间表示乌雅氏再胳膊肘往外拐,这太后她也别当了,省的留下个蠢货太后的名声给皇室丢人。
“宜修!你,你放肆!”
乌雅氏气的差点中风,要不是她还年轻,赶紧被宫女扶着喝两口茶水缓过来了,宜修这一波差点把人直接送走。
“太后是皇上的亲娘,远近亲疏本不该由儿媳过问,希望您今后好好想清楚吧。”
宜修冷哼一声离开了寿康宫,之后她的手段变本加厉,太后只能左支右绌忙于应付。
清查内务府一时来回折腾了大半年,期间皇帝都觉得这事儿差不多算了,但宜修和胤祥十分坚定,胤祥更是拿自己的爵位逼迫宗室出手,事态闹得比预想的还大。
终究他们将重案罪人依次拔起,追回赃款贡品无数,取得了全面胜利。
乌雅氏也将后宫多年经营的势力都投了进去与宜修对抗,最终也不过是捞回了一些族人的性命罢了,大权独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也再没有咸鱼翻身的可能。
胤禛看了账本心中也是又喜又气。
喜的是平白得到这笔巨款,一下子填补了先皇执政末期懒政怠政造成的财政亏空。
气的是他万万没想到皇室的奴仆竟然如此胆大包天,这贪污的数量连他九五之尊看到都忍不住咂舌。
宜修不管胤禛拿着这笔钱是打算搞改革还是搞军队,后宫也一样得到了实际的好处,她大手一挥给宫妃、宫女和太监全都发奖金。
一时间后宫喜气洋洋,比过年气氛还好。
所有被清查的部门也需要安排人顶上去,年家捡了个大便宜,几乎将内务府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得了这么大的恩典,年家对皇帝也是感恩戴德。
毕竟现在皇帝能用的亲信数量不少,如果年家敢得意忘形,皇帝随时可以故技重施撤了他们,换上他手中的其他势力。
就连倔强的华妃也被家里传信了好几次,不得不挂着张热情洋溢的脸,主动去景仁宫给宜修送礼谢恩来了。
“妹妹既然入宫为妃,年家与皇家便是姻亲,自家人不必如此生分,只是在其位谋其职,希望年家不要辜负皇上的期望。”
宜修看华妃难得在她面前低眉顺眼,随口说着场面话。
“谢皇后娘娘提点,年家必然会为皇上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就算华妃不愿意向皇后投诚,年家也早就绑在皇上这条船上了,她再与皇后的相争就跟吃饱了撑的一样,这让华妃心里十分憋屈。
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宜修让华妃不必多礼,其他嫔妃见状心中唏嘘,皇后几乎将后宫所有人掌握在了手中,连太后和华妃要对她避其锋芒。
想来今后不会再有人敢与皇后针锋相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