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坐在书房里,手中捏着一张从集市上买回的传单,眼神深邃。这张传单上,赫然写着几行耸人听闻的字句:
“李志勾结江湖匪类,意图以私造武器谋反!此人表面仁义,实则暗藏祸心,百姓当警惕!”
传单纸张粗糙,墨迹未干,但传递的信息却极为精准地瞄准了李志的软肋:江湖盟约、兵工坊、甚至他的发明,全被描述成了谋反工具。
“李云庭终于出手了。”李志将传单轻轻放下,嘴角露出一抹冷笑,“他这是想用舆论先将我置于百姓的敌对面。”
书房里,苏清瑶、楚寒、柳小蝶和几位亲信核心齐聚一堂,气氛凝重。
“志哥哥,这传单已经传遍了城里各处,甚至邻近几个镇子也有流传。如果再这样下去,咱们的盟友可能会开始动摇。”苏清瑶皱着眉头说道。
楚寒狠狠拍了一下桌子:“这个李云庭真是卑鄙!咱们应该派人去暗杀他!”
“不可。”李志摇了摇头,“暗杀只会让朝廷找到更好的借口对付我们。现在我们要做的是稳住局势,而不是激化矛盾。”
柳小蝶坐在一旁,冷静地分析道:“既然李云庭用舆论针对咱们,咱们也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只要百姓知道真相,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李志点了点头:“小蝶说得对。但仅仅辟谣还不够,我们需要让百姓真正看到我们的善意,以及我们对他们生活的实际帮助。”
“志哥哥,你是说……”苏清瑶眼神微亮,似乎已经猜到了李志的意图。
“没错。”李志缓缓说道,“我们要借此机会,将我们的技术和发明展现在百姓面前,尤其是那些可以改善他们生活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李志带着手下的核心团队,来到了城中的一处贫民区。这片区域的百姓多为流民和底层劳工,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常年受富商压榨,几乎无立足之地。
李志带来的第一件东西,是一台新型的“水力磨坊”。
“大家请看。”李志站在磨坊旁,指着飞速转动的水轮,对周围围观的百姓说道,“这是我们新研制的水力磨坊,它能够利用河水的力量,轻松磨出粮食,一天的效率是普通石磨的五倍。”
百姓们听得目瞪口呆,纷纷上前查看,有人还好奇地伸手摸了摸正在转动的磨盘。
“真的不用人力推磨?”一名衣衫褴褛的大娘试探着问道,“这东西还能帮我们省力?”
“当然。”李志笑着说道,“以后大家可以将粮食拿到这里来加工,不用再花那么多力气。”
听到这话,百姓们纷纷欢呼起来。磨坊的建立,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紧接着,李志又展示了另一项发明:一种可以快速净化饮用水的过滤装置。
“志哥哥,这个净水器真的这么神奇?”柳小蝶捧着装置问道,“看起来就是几层细沙和炭块,怎么就能让浑浊的水变干净?”
“原理很简单。”李志笑着解释,“细沙和炭块能过滤掉水中的杂质和毒素,保证大家喝到的是干净的水。尤其是贫民区,平日里饮用水源极差,有了这个装置,就可以减少许多疾病。”
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对李志投以敬仰的目光。
然而,这一切并非李志的终极目的。他深知,仅靠几件发明,无法彻底扭转李云庭制造的舆论攻势。他需要借助这些善举,向百姓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他并非反贼,而是真心为民。
几天后,城中的各处墙壁上,突然贴出了一批新的公告。公告上详细描述了李志的发明如何帮助百姓,还附上了具体地点和实施计划。
公告最后写道:
“李志,愿为百姓谋福,绝非祸乱之徒。谣言止于智者,真相必见分晓。”
这份公告迅速引发了全城的热议。不少目睹过李志发明效果的百姓开始主动为他辩护,甚至有人主动撕毁针对他的传单。
“李志是真的在为咱们办实事!那些传单上说他是反贼,分明是胡说八道!”
“对啊,他帮我们建磨坊、净水器,朝廷倒是除了收税还干了什么?”
短短几天时间,民间的风向迅速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李志,而李云庭的传单攻势也因此失去了作用。
这一天,李云庭的府邸中,他愤怒地将一叠新收集的公告摔在地上:“李志这小子,竟然敢利用民心来对抗本官!”
一旁的幕僚连忙上前安抚:“大人不必动怒,李志的确有几分聪明,但他越是得民心,就越是证明他的威胁性。这反而给了我们更大的理由向朝廷请求增援。”
“哼!”李云庭冷冷一笑,“他说自己为民,那本官就让百姓看到,他所谓的‘善行’,不过是他谋反的幌子!”
他转头看向幕僚,低声命令道:“召集密探,散播新的谣言,说李志建磨坊和净水器,是为了收买人心,方便他招募民兵,蓄谋叛乱。”
“是,大人!”
与此同时,在李志的兵工坊中,一封来自江湖的密信送到了他的手中。
“志哥哥,不好了!”柳小蝶急匆匆跑进来,“铁狼帮突然背叛了盟约,还派人伏击了天鹰门的商队!”
李志看着密信,眉头紧锁:“看来,江湖中也有人被李云庭拉拢了。”
苏清瑶在一旁说道:“志哥哥,江湖盟约刚刚起步,若是此时内部分裂,后果不堪设想。”
“我知道。”李志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冷厉,“铁狼帮既然选择背叛,就别怪我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