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儿,你说说你的想法吧。”苏映雪向来谨慎,得先看看秦茉有没有十足的把握,再决定要不要和秦茉一起开这个绣坊。
听到苏映雪的话,秦茉眼睛亮了亮,她将计划全盘托出:“第一就是先找个铺子,要比现在这个铺子大。”其实现在这个铺子也行,只不过这是顾玹的铺子,她不想欠人情。
“第二,绣娘,还必须是人品好信得过的绣娘,至于绣功,可以慢慢教她们,人品却是不能忽视的。”
听到这里,苏映雪和苏清雨都点点头,觉得秦茉说的没错。
“第三,嫁衣款式,要大胆创新。”
“可是传统的嫁衣都是这样,若是盲目改动,那些待嫁小姐会不会接受不了?”苏映雪柔声问道。
“上笔墨。”秦茉吩咐旁边的丫鬟,“最好有彩色的颜料。”她嘴角微微上扬,没有回答苏映雪的话。
被点到的秋涵微微一愣,随后看向苏映雪,只见苏映雪点了点头,随后秋涵抬脚便出了屋子。
“这第四嘛,得有一个会看账本的,会算账的。”说着,秦茉侧头看向苏清雨,“这事便又要劳烦妹妹了。”
“你们也知道,我从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熟识的手帕交也就你和映雪姐姐,也是我足够幸运,妹妹相信我,替我打理那茶叶铺,否则靠我一个人,是万万坚持不下去的。”秦茉这番话是真心的。
苏清雨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也没做什么,这是我们互相信任的结果,况且跟着姐姐,我也赚了不少钱。”至少现在母亲再没因为父亲拿俸禄接济穷人导致家用不够,而典当嫁妆。
“若是咱们做得好,以后还能开分店,从京城开到岭南,开到蜀州,云州,沧州,金陵,姑苏……”说着,秦茉似乎已经看到了在她笔下画出的嫁衣红遍大江南北的场景。
这时,秋涵端着笔墨走进来,她轻柔的将纸铺在桌上。
秦茉走到桌前,轻轻拿起毛笔,随后缓缓吐了口气,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不多时,一幅服装设计图跃然纸上,线条流畅,虽是在纸上,却是衣袂飘逸。秦茉此时有些小骄傲:本小姐的画技,还真是不减当年!
苏映雪两姐妹围在秦茉身旁,看到这幅画,都不由得吃惊的看向秦茉,“这种类型的嫁衣,我从来没见过,真好看。”说话的是苏映雪,“早知道做妹妹画中这款嫁衣了。”
“现在做也不迟,姐姐心灵手巧,小小嫁衣,不成问题。”秦茉眨了眨眼睛。
苏映雪摇摇头,她做好的这件嫁衣雏形,是秦子鹤见过的,算是她与秦子鹤的心血,真要换,她是万万舍不得的。
见秦茉正在兴头上,苏映雪并没有提这茬,反倒是将话题引回了嫁衣上。
秦茉现在有数不清的灵感,“嫁衣不仅款式要不同,用料和价格也要不同,避免那些不想亲自动手做嫁衣的普通人家因价格昂贵而望而却步。”
苏映雪又是一阵点头。
“另外,设计出来的服装只供参考,若看中了款式,再按照姑娘的身段量身定制,毕竟每个人身高和体重不一样,无法做到十全十美。”
“不止要做嫁衣,平日里的成衣也要做,兼顾男女老少。”
“可是外头的成衣铺很多,竞争会不会很激烈?”苏清雨提出问题。
秦茉抱着双手,在屋内来回踱步,“非也,我观察过了,在京城中卖成衣的很多,但嫁衣,我们是独一份。”
“况且我设计出来的款式,那都是外面成衣铺里没有的,这笔生意,稳赚不赔。”
说完,她看向苏映雪,“怎么样?姐姐,要不要加入。”
见苏映雪还在犹豫,秦茉走到她面前,拉着她的衣角,撒娇道:“好姐姐,你就帮帮我嘛,在京城,妹妹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像你这般擅长女红的人了。”
苏映雪最是吃这一套,她宠溺的拍了拍秦茉的手,“左右我终日待在府里也没事,就当是打发时间了。”
秦茉高兴得就要跳起来,三人约定收成一人三成,剩下的一成捐出去帮助城东那些难民。
刚开始苏家两姐妹还不肯,推脱了几番也只好接受。
接下来就由秦茉去找一个铺子,苏映雪负责当绣娘,秦茉觉得是大材小用,达官贵人定的嫁衣和常服由苏映雪绣制,另外再招一些和苏映雪绣技不相上下的绣娘,届时苏映雪当个监工,或者是教导新来的绣娘精进绣技也可。
用秦茉的话来说,苏映雪就是绣坊里的招牌,等以后名声打起来之后,苏大师绣的嫁衣,那是可遇不可求。
苏清雨则是负责绣坊的银两收支明细,布料的订购,还有与有合作意向的人谈判等。
秦茉则是负责设计嫁衣和成衣的样式,然后做绣坊背后的女人,绣坊背靠太师府,就算有人想使绊子,那也得掂量掂量。
“这绣坊叫什么名字好呢?”苏清雨问。
秦茉:“就叫锦绣阁吧。”锦有色彩鲜明华丽的意思,用在嫁衣绣坊中再合适不过了。
三人商议好之后,第二天就开始行动。
钱老板听说苏二小姐要将铺子关了,心里只觉得惋惜,毕竟这些日子他用这茶叶也赚了不少。
几次挽留之后,见二小姐十分坚定,钱老板也不再劝了。
只是这事还是要先向主子禀报一声,今天可不能再多嘴了,那晚他的舌头就差点没了,若是再多嘴,掉的就是他的脑袋了。
苏清雨带人将铺子的装饰收拾得一干二净,恢复成原来的模样,又打扫得一尘不染,这让钱老板不免高看她几眼。
论做人做事,苏二小姐都无可挑剔,配太子殿下倒是不错,只可惜太子殿下不喜欢她,钱老板在心中暗自叹息。
苏清雨带人收拾铺子的功夫,秦茉已经找好了开绣坊的铺子,是沈湘云名下的铺子,这些年一直是布庄。
听女儿说要开成衣铺,沈湘云是一百个赞成,母亲是商贾之女,但偏偏她自小在经商方面没有天赋,所以布庄一直由陪嫁的嬷嬷打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