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跟着林如海一同前来的那位年轻人挥了一下手,立刻过来两劲装打扮的人。
“拿下叛国杀人者,廖正堂。”
他话音刚落,那二人就过来将廖正堂两手反押,让他动弹不得。
廖正堂正欲喊冤,只见门外又推进来一人,一下子跪倒在他面前。
他低头一看,正是他派去下毒的家丁。
廖正堂心里一凉,知道这下全完了。
原来昨晚这翁婿二人决定将计就计之后,便设下了这个圈套。
水溶动手去找下毒之人,而林如海则假装中毒引出幕后指使。
夜半时分,水溶这边派去的人手就已经查明了那个假冒店小二之人竟然来自廖府。
林如海听后倒吸一口冷气,看来妻子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这位前任姨夫对自己果然没安好心。
只是他仅仅是想杀了自己吗?
难道就因为廖嫣红是因为在林家杀人后被问罪?
水溶劝林如海沉住气,看看随后还会发生什么。
于是第二日才会安排人去告诉魏巡林如海突然急症一事,又接着有了后面这一出戏。
经过审问,这廖正堂打的是一石二鸟的主意。
当年被廖姨妈毒害的庶子廖松青最终还是只活到十五岁就亡故了。
他宠爱的孙姨娘也因此一病不起,没两年就也走了。
这些新仇旧恨廖正堂无人可以撒气,便将这些怨怒都算在了林家头上。
若是当年他们不把廖姨妈和廖嫣红送回甘州,又岂会发生这样的惨剧?
而如今,他廖家几乎家破人亡,林家却蒸蒸日上,如何让人不恨不怨呢?
这次听说林如海作为和谈使臣要来甘州,而廖正堂本就一直私下与西戎有所勾结。
于是他计上心来,想到了这样一个一箭三雕的法子。
他知道林如海的饮食起居皆由魏巡负责,如果在饭菜中下毒人们只会怀疑到魏巡头上。
魏巡这个资历和年龄都比他浅的人做了他的上峰已经让他不满很久了,这次林如海在甘州出事,魏巡的连带责任肯定是跑不了的。
而且在这和谈的关键时刻,肯定要有人顶上去。
自己和林如海的关系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再凭借自己这么多年来在甘州的资历,如果主动请缨,相信魏巡也无法拒绝。
这样一来,他先前与西戎勾结,答应帮他们办成的事情就有法子实现了。
毕竟互市的条件影响范围只是甘州这边的商户,不过是他们的利益受些损失罢了。
自己在甘州做了这么多年的官,朝廷迟迟不给自己升职,那他想法子谋取些利益总没有错吧,不然这么多年白在甘州受这风吹日晒之苦了。
廖正堂和西戎谈好的条件就是从互市的利益中收取好处。
之前西戎给他送的那一箱沉甸甸的银锭可已经躺在他家仓库里了,和谈里的这个条件他必须要帮西戎办到。
一切明明都很顺利不是吗?
林如海抵达甘州的时候自己还同他续了旧日情分,往日恩怨也都烟消云散了,他还到自己府上做了客,一切不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吗?
怎么会?怎么会啊!
廖正堂实在是想不出自己的计策到底是哪里出了纰漏。
不过如今一切都为时已晚。
他被关在大牢里才知道那日下令羁押自己的人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北静王水溶。
想当初自己还见过他父亲一面,当年若不是……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天道轮回?
廖正堂躺在老鼠遍地的牢房里,双眼直勾勾地望着低矮的天花板。
如今,说什么都晚了,自己的一切都完了。
西戎虽然对此次谈判中出现的波折提出了抗议,但是林如海据理力争,舌灿莲花,最终还是让对方同意了和谈的条件,顺利签订了和谈书。
重新划定边界,树立界碑,开通互市,为双方的百姓都带来了和平安稳的生活。
林如海带领的和谈使团在离开甘州时,受到了老百姓们的夹道欢送。
水溶也是随林如海一同返回的。
经此一事,翁婿二人的感情越发好了。
在林如海看来,这个女婿不仅是人中龙凤,更是自己的福星。
前前后后救过自己两次了。
但是在水溶看来,这些事都是他应该应份的。
于公,林如海是朝中栋梁,救他本就是为国为民的好事。
于私,他可是自己未来的老岳丈、老泰山,自是要拼尽全力守护的。
再说了,万一林如海有什么好歹,自己可如何向玉儿交待呢?
一路上他二人饮酒论事,越发地投机了。
林如海觉得,即便水溶不做他的女婿,也可以成为他的忘年之交。
林家收到林如海要回来的家书时,距离和谈使团抵京只有七八天的时间了。
信上,林如海把此次险些被害一事简洁明了地写了几笔,当然了,也不忘表一表水溶的功劳。
王熙凤给儿女们读到此处时,一家人都不免庆幸此次水溶的随行,不然这后果还真是不堪设想。
宋夫人双手合十道:“真真儿是上天保佑,我儿又躲过一劫!
这该死的廖正堂,没良心的东西,当年怎么就让锦儿嫁给他了?!”
王熙凤一想到这个人居然把廖姨妈的死算在自家头上,还要下毒谋害丈夫,也是恨得牙痒痒。
听见宋夫人骂,也跟着一起骂,两个人越骂越起劲儿。
黛玉和几个弟弟毕竟没有见过廖姨妈和廖嫣红,这些陈年旧事不过是在母亲那里听过几耳朵,所知不多。
但是对于想要谋害父亲的人,那也都是同仇敌忾的。
特别是圆哥儿,恨不能自己就在现场,“若我在,定将一箭射杀了这老贼!”
不过廖正堂罪行足够严重,魏巡已经判了他斩监候,状子都随着林如海进京了。
只等皇上这边一点头,甘州那里就等秋后问斩。
如今知道又是北静王救了林如海一命,林家上下对这个未来女婿都赞不绝口。
就连先前还看他稍有不顺眼的圆哥儿,都说这次回来要亲自去给姐夫牵马。
经此一事,黛玉的四个弟弟,已经异口同声改叫水溶“姐夫”了。
就连吐字还不甚清晰的安哥儿,都在朝哥儿的教育下“姐夫”“姐夫”的叫上了。
黛玉虽也害羞,但是也感激水溶此次的未雨绸缪。
若不是他当初对林如海甘州之行不甚放心,决定跟着前往,说不定这次回来的就是林如海的棺椁了。
所以黛玉对弟弟们的改口也就再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