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回头,咧嘴一笑:“怎么,小当家是舍不得伺候过你的人吗?”
“诶,那倒不是,没有的事!”
李国助忙连连摇手,陪笑道,
“我并不反对你娶她,可你们一个是经济学委员会的主任,一个是纺织委员会的主任,”
“你们两个都去了朝鲜,这纺织委员会和经济学委员会的主任可就都空出来了。”
“虽说主任的确是可以重选,但我不也是怕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嘛。”
“诶,怎么可能会没有合适的人选呢?”
李德不以为然地朝坐在后排的那些人努了努嘴,
“咱们永明学会各委员会的主任和委员本来就都是有任期的。”
“这可是小当家你当初定下的规矩,主席、主任、委员每五年都要重新选举一次。”
“如今我和赵姑娘不过是任期未到就要卸任而已,选举也不过是要提前四年而已,”
“小当家怎么能怕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呢?”
“那岂不等于在说,咱们南海边地公司无人吗?”
李国助捂脸苦笑,实在没想到这个李德竟是如此巧舌如簧,
怪不得被满清掳走后,能够一直充当郑芝龙与郑成功之间的信使,
最后还能毫发无伤地回到郑成功身边呢。
也许派他去朝鲜,没准还真能干出一番大事呢。
至于永明学会,虽然成立到现在也就是半年左右的光景,
但经济学委员会和纺织委员会的成员数都不算少,
要重新选个主任出来,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不过这李德现在还是永明学会的代理主席,
怎么都得在他走之前,让他把遗留问题给解决了。
还有贞雅姐会同意嫁给李德吗?她要是不愿意,我也不能强迫她吧。
想到这里,李国助便柔声笑问赵贞雅道:
“诶,那个贞雅姐,你愿意嫁给李德大哥吗?”
赵贞雅低着头,红着脸,憋了半晌才小声说道:
“贞雅全凭小当家安排……”
啊,这算什么回答呀!
你让我安排,别说我是支持自由恋爱的,
就算按古代的规矩办,我一个小屁孩给你做主怕也不合适吧。
李国助心里这样想着,但其实也明白赵贞雅的意思了,
她大抵对李德也是属意的,只是碍于矜持不好直接答应罢了,于是便说道:
“那我就当你是答应了啊。”
见赵贞雅还是低着头,什么也不说,他又突然郑重地道,
“诶,你可想清楚了啊,答应了,可就不能反悔了啊!”
“嗯。”赵贞雅轻轻地应了一声,同时也轻轻地点了点头。
李国助这下算是什么都明白了,于是干脆地对李德说道:
“好,那我同意你们成婚,然后一起去朝鲜平安道。”
“婚期得看颜叔和俊臣哥返回的情况,总之得他们都回来才能办。”
“如果俊臣哥先回来,就等颜叔回来的当天给你们办。”
“如果颜叔先回来,就等俊臣哥回来的当天给你们办。”
“成了婚,你们就可以去朝鲜平安道活动了。”
“不过你现在还是永明学会的代理主席,”
“一些遗留问题必须在走之前处理了,可不能让俊臣哥给你擦屁股……”
“这个请小当家放心!”
李德满脸欢喜地转过身来,对李国助信誓旦旦地道,
“我保证会在走之前,给经济学委员会和纺织委员会选出新的主任的。”
“不止这两件事!”
李国助郑重提醒道,
“还有成立单兵火器委员会的事情呢!”
“你必须在走之前,把这个委员会的主任和委员都给选出来。”
“好,在下定不辱使命!”李德郑重其事地欠身道。
李国助含笑颔首,然后面向全体与会人员朗声道:
“那么还有哪位哥哥愿意为公司,去朝鲜的咸镜道开拓市场呢?”
“我,我愿意去!”黄昭突然站起身来,举手说道。
咦,这敢情好呀!把他打发到朝鲜去开拓市场,就不怕他能闹出什么幺蛾子了。
想到这里,李国助嘴角一扬,笑道:“那黄大哥心仪哪位姐姐啊?”
黄昭不是任何一个委员会的主任,只是天文委员会的一个委员,所以坐在第二排。
见李国助询问,他也不忙回答,而是对同样坐在第二排的金顺姬作揖道:
“金姑娘,请问你愿意下嫁小生吗?”
黄昭是个年轻的读书人,如此自称倒也在情理之中。
金顺姬是个朝鲜的犯官家眷,两人从身份上来看,倒也还算般配。
反正李国助觉得他俩挺合适的,唯一的问题是,
赵贞雅一走,金顺姬倒也不失为一个纺织委员会主任的候选人。
可她若是再跟着黄昭去了朝鲜,这纺织委员会的主任人选便又成了一个问题。
毕竟永明学会成立时间还是太短了,成员人数还太少。
若是所有委员会的主任都能正常做满任期,则五年后学会规模肯定会大不少。
到时再选举新的主任自然也不成问题。
可现在这种情况,李国助心里还真是没底。
反正李德都承诺要在走之前把遗留问题都解决了,我便姑且相信他吧。
现在纠结又能有什么用呢?
怪我没有提前定下委员会主任不得长期离开永明城的规矩呀!
想到这里,李国助暗叹了一声,去看金顺姬如何回应黄昭的求婚。
“可以呀!但你必须先答应我一件事!”
金顺姬的反应却是大大出乎了李国助的意料。
毕竟在他的印象中,她一直是个少言寡语、不苟言笑的人,
面对年轻男子的求婚,应该比赵贞雅还害羞才是。
他怎么都没想到,她竟会如此直接地提要求。
“金姑娘请说,只要是在下力所能及,且不违道义之事,小生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黄昭信誓旦旦地说道。
“放心,我要你做的事情肯定是你能办到的。”
金顺姬颇有深意地一笑,打量黄昭片刻,说道,
“你是个读书人,我要你做的事情,是跟我学朝鲜语,然后参加朝鲜的科举。”
“作为上邦学子,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在朝鲜金榜题名,成为朝堂中举足轻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