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山,在青州地界。
虽然离梁山泊并不远,可若分兵驻守,其实用处并不大。
若是遇到官军围剿,难免救应不及。
邓龙,与时迁有旧,与梁山还算亲近。
从始至终,他都不愿意同去梁山。
只想守着,自己二龙山这一亩三分地。
所以,杨哲也不想勉强。
如今,愿意跟随他留下的,还有五六百人。
只要不是官军大举攻山,自保是足够了。
邓龙居然同意,二龙山也愿意遵守梁山军规。
不滥杀无辜,不劫掠穷苦百姓。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算是梁山盟友。
更准确地说,留在他在这里,跟梁山互通有无,便是梁山的一个眼线。
尤其是,当日为了盯住宋江,时迁在二龙山山下两侧,各设了一个酒店,打探消息。
二龙山若是有变,梁山也可以及时知道。
所以,杨哲并不担心。
最重要的是,邓龙给出的诚意,很足。
几乎将宋江这大半年攒下的积蓄,几乎都送与了梁山。
就冲这个,也得给他几分面子。
在二龙山停留了一日,大军再次启程。
不日来到阳谷县,早有武松带领驻守县城和独龙岗的众头领相迎。
不说杨哲离了阳谷县,领大军回梁山,大赏三军,又重新给众头领分了司职。
却说梁中书当日在李成的护送之下,从西门逃出数十里。
未见追兵,方敢停下来歇息。
重整兵马,身边已不到千人。
暂且找了个村庄驻扎休整,又派人去打探北京城消息。
不过几日,探马来报,都监闻达,亲自领军来接应。
梁中书闻言大喜,慌忙与李成出来相迎。
方才知道,梁山军马前日已经退去。
闻达得了杨哲释放的近万降兵,又收拢四散败军,如今城内倒有近两万人马。
只是有北方探马来报,边境辽国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得了消息,大有趁机南下之意。
闻达得知梁中书下落,便立马亲自过来,请他回北京城主持大局。
梁中书跟随回到城内,早见蔡夫人出来接住。
叙说当日梁山人马冲入府内,除了几个反抗的护卫被当场斩杀。
其余家眷,家丁丫鬟婆子,都未曾有为难。
那头领鲁智深知她身份,本欲取她性命,却又得梁山寨主传令,不知何故又放了她。
只是让他转告梁中书,若要再为祸一方,他日必当不饶。
路上,梁中书已从闻达口中得知,杨哲担心辽兵南下,故意放开西门让他逃走。
心中自然明白几分,却也不好跟蔡夫人说起。
若是传到蔡京耳里,他却不好自处了。
梁山虽然未曾过多杀戮,整个府邸却被洗劫一空。
值钱的和能搬走的,全都被搬走了。
蔡夫人只恨得牙痒痒。
便教丈夫写表申奏朝廷,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闻达又来参报,民间被杀死者五千余人,重伤者不计其数。
不过梁山皆有抚恤,倒是无伤大雅。
只是各部军马,折损三万有余。
尤其是,如今粮草不足支撑旬日,需得早做打算。
梁中书当即写了奏文密书,令心腹梁宽送往京都。
又吩咐差官,去临近州县借粮。
不过几日,心腹梁宽来到东京太师府前下马。
门吏转报,太师教唤梁宽入来。
直至节堂下拜见了,呈上密书申奏,诉说贼势浩大,北京城破细节。
自然受了梁中书吩咐,隐去杨哲放其生路一节。
只说中了梁山诡计,兵败丢了城池,却又聚拢人马来夺城池。
梁山见孤城不能守,先退去了。
蔡京见了大怒,且叫梁宽先行退下。
次日五更,景阳钟响。
蔡太师为首,引领群臣,直临玉阶,参见道君皇帝。
蔡京走出班列,上奏北京之事。
天子览奏大惊,与众臣曰“此寇累造大恶,克当何如?”
谏议大夫赵鼎出班上奏“听闻梁山打替天行道大旗,不害百姓,只惩贪官,更是歼灭辽兵精骑数千人。如此忠义之士,既是落草为寇,必有苦衷。与其兴兵讨伐,不若赦罪招安!”
蔡京闻言大怒,喝叱道“汝为谏议大夫,反灭朝廷纲纪,猖獗小人,罪合赐死!”
天子亦是不悦“如此,目下便令出朝,遣回乡里,不再录用!”
当即革了赵鼎官爵,罢为庶人,返送回乡。
当朝谁敢再奏。
蔡京再道“如今贼势已成,听闻阳谷县亦被侵占,不得还归。需得亲选大将,前往征讨才是!”
话音刚落,殿前转出一人道“微臣愿领兵征讨梁山泊,剿灭贼寇,为陛下分忧。”
天子视之,乃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官带左义卫亲军指挥使,护驾将军丘岳。
此人累建奇功,名闻海外,深通武艺,威震京师。
天子大喜“若得老将军出马,何愁草寇不平?”
当堂,便点了丘岳为征讨大元帅。
赐金盔金甲,又将御驾踏雪胭脂马赐为坐骑。
又请蔡京协助,调兵遣将,全力协助,再征梁山泊。
退朝下来,蔡京亲携丘岳至太师节堂。
枢密使童贯,引三衙太尉并众将,都来参拜。
蔡京又跟众将细说北京之事,道“梁山贼寇猖狂,丘老将军愿亲领一军前往平寇。不知道,诸位何人愿随往,同破贼兵,太平地方?”
众官互相厮觑,各有惧色。
丘岳见众将都不爽快,心中便有些不痛快。
正要发作之际,却见步司太尉身后,转出一人来。
生的面如锅底,鼻孔朝天,卷发赤须,彪形八尺。
此人,丘岳也识得,唤作宣赞。
使口钢刀,武艺出众。
先前在王府曾做郡马,人呼为丑郡马。
因对连珠箭赢了番将,被王府招做女婿。
谁想郡主嫌他太过丑陋,郁郁心中,怀恨而亡。
因此,宣赞本事不弱,却不得重用,只做得个兵马保义使。
童贯是个阿谀谄佞之徒,宣赞与之一直不和,常有嫌疑之心。
宣赞知丘岳是忠义之士,恩怨分明。
此刻见他准备亲领大军出征,心道正是立功时机,便来请战。
但凭身上武艺,一刀一枪搏个前程,也好不受童贯排挤。
丘岳见宣赞,见状大喜“若是得驸马相助,此战必成!”
却听宣赞又道“小将听闻,梁山泊势大,猛将如云,老将军还需多请良将相助,方为上策!”
“大胆!”童贯顿时怒道“丘老将军威震四方,又岂会在乎区区几个草寇?”
丘岳见宣赞不卑不亢的模样,恍若胸有成竹,便道“不知道驸马可有人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