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莉回到房间,小宇的爷爷奶奶打电话过来,问她们是不是在赣州?巧莉知道是自己妈妈跟他们说了这事,便回复是。
小宇的爷爷奶奶问了一下巧莉明天的行程后,说今晚无论如何都要赶过来看一眼这个孙子,巧莉想了想就发了个定位说,只能轻轻的看一看,因为他们已经睡了,明天还得出发去县城。
爷爷、奶奶和爸爸十点左右赶到酒店,巧莉带着他们来到隔壁的房间,先是发信息给李老师,结果没有回复,又打了他的电话,还是没有人接听电话。
巧莉有些着急了,便敲了敲门,没有人开,巧莉想孩子睡得沉可以理解,一个大人还睡得这么沉吗?心里便有些慌了……
于是她赶紧叫前台拿房卡开门,发现只有两个孩子在这里睡得香香的,李老师根本不在屋内。
三个人轻手轻脚的走进房间坐在小宇的床边看着他,奶奶还伸出手去摸摸他的手和脚。
巧莉想着李老师是不是去吃宵夜了,晚饭只看到他在玩手机,都没吃多少东西。
结果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是不见李老师回来,她又打他的电话,提示关机了,巧莉只能无奈的放弃。
巧莉让爷爷奶奶他们先回去,小宇爸爸跟巧莉说,两个老人先回去,我在这里守着这两个孩子,等老师回来我再走。
巧莉想了想觉得小宇爸爸守在这里比自己方便,便同意了。
回到房间,听到优优喃喃的说了着什么,她白天玩兴奋了晚上就容易说梦话,巧莉过去轻轻的拍了拍她,小家伙安静了。
巧莉很想临睡前给李老师发了一个信息,说房间里的男人是小宇的爸爸,但后来又想想算了,明天面对面的跟他好好谈谈。
第.二天早上六点,生物钟就把巧莉叫醒,无论在哪里这个点她都会醒。她洗漱好,到楼顶上去看了看昨晚晒的衣服是否干了。
收完衣服路过李老师房间,她又忍不住轻轻敲了敲门,小宇爸爸来开的门。巧莉惊奇的问道:“你怎么还没有回去?”
小宇爸爸说:“没人来,我不敢走呀。”
巧莉走进房间,两个孩子还在睡,果然李老师还没有回来,打他的电话,仍处于关机中。
一股无名的火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她突然很想骂人,如果昨天晚上小宇的爷爷奶奶没有执意要过来看小宇,这两个孩子是不是在陌陌的酒店没有大人陪伴睡到天亮,万一中途孩醒了跑出去可怎么办?这可是他们出来的第一个晚上就搞成这样。
巧莉让小宇爸爸先回去,自己看着这两个孩子。小宇爸爸亲了亲小宇的脚丫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七点钟,巧莉在房间门口的走廊里做着慢跑运动。
不一会儿李老师回来了,看到巧莉,眼中闪过一丝惊异,随后那惊异便化作了勉强的笑意:“早上好,莉姐,你怎么起这么早?”
巧莉简洁说:“你比我还早”
李老师听了,轻轻一笑,“我到周边逛了逛,享受这难得的宁静”,他的笑容中透露出一丝惬意和满足。
巧莉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李老师的脖子,看到他脖子上的草莓印,让她感到一阵恶心和不适。
巧莉想趁孩子们还没醒,开诚布公的跟他谈一下,刘先生出发前反复强调的就是“安全、安全‘’。等到真出事了说什么都晚了,这里没有一个是他的孩子,万一有什么他就只是失职,而对其这三个家庭就是灾难性的事故。
巧莉看着李老师,心里非常生气,但还是心平气和的说:“昨天如果我不在这个房间,那么这两个孩子就没有大人陪着过夜,万一其中一个醒来了跑出去了那后果不敢设想。”
李老师愣了一下,然后挠了挠头说:“我想他们这么大了,你们又在隔壁,他们应该不会乱跑”
巧莉非常严肃的盯着李老师说:“这个不是你想,会不会的问题,是出了事我们谁都担当不起,如果这件事被刘先生或老太太知道了,他们就再也不会把孩子交给你了”
提到刘家的人,李老师的语气一下子软了下来说:“我知道了,莉姐,以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情了,你不要跟刘先生说。”
后来巧莉才知道,李老师这一天都拿着手机,是约见网友了,两个人就住在他们这层楼的楼上。
看到李老师的认错态度不错,巧莉觉得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可以理解,但是耽误了工作还是得敲打敲打,好在没有酿成大的错误,所以这件事就当翻编了。
巧莉跟小琳约的是八点半到酒店来接他们,不跟团旅游有个熟悉的地陪就可以自己安排时间,自己选择景点,不急不慢才是真正的旅游。
当然,选择这种方式的前提是,经济和时间上没有限制。
这一天小琳带着他们参观了江南宋城、古城墙、郁孤台、八境台、标准钟、古浮桥等赣州很有代表性的景观景点。
巧莉觉得去一趟具有历史文化的古城旅游,一定要请懂历史的了地陪,去深入的给孩子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典故,而不是纯粹去打个卡拍个照。
孩子回去也会去查相关的资料和记住这段历史,这才是带孩子见世面的、见众生的意义。
回到酒店小杰拿着平板查相关知识,并给优优和小宇讲解,三个小脑袋凑在一起认真的样子被巧莉拍下来,刘陈两家大人看到后是赞声四起。
今天是到巧莉老家的乡镇,这些年县里的旅游经济做得非常好,天然温泉、民宿、特色景点都做得有声有色。
早上起来,大家都还没有什么胃口,巧莉提议到我们老家县城去吃早餐,高速也才半个小时的路程。
到了县城,巧莉直奔以前在县城医院上班时常吃的早餐店,小杰刚开始还有些嫌弃环境不太好,巧莉让小琳去买了些面包给他吃。
巧莉特别能理解每个人对饮食的喜好,并不是自己喜欢吃的别人就一定喜欢,就像吃面包长大的人极少喜欢吃中餐,吃习惯了中餐的人对日料、韩料、牛奶面包也只能偶尔吃几次。
但是当小杰看到大家吃的津津有味时,也尝了几口,然后就拒绝了吃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