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李先生,男,35岁,商人
**外在特征**:微胖,穿着商务,面容疲惫,眼神游离,手指无意识地敲打桌面,仿佛在模拟赌桌上的动作。
---
第一次治疗
李先生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西装革履,但领带松松垮垮,衬衫的袖口也有些皱褶。他的眼神飘忽不定,似乎在逃避我的注视。
“李先生,能告诉我您最近的情况吗?”我轻声问道,试图让他放松。
他苦笑了一下,手指依旧在桌面上敲打:“医生,我……我控制不住自己。每次路过赌场,我就觉得有一股力量在拉着我进去。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我就是停不下来。”
“您能描述一下那种‘力量’吗?”我继续追问。
他皱了皱眉,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汇:“就像……一种冲动,一种无法抗拒的欲望。我觉得如果我进去,我一定能赢回来,把之前输的都补上。”
我点点头,用精神分析法的视角观察他的情绪波动:“您有没有想过,这种冲动可能和您内心的某种需求有关?比如,逃避压力,或者寻求某种刺激?”
他愣了一下,眼神有些茫然:“压力?可能是吧……生意上的事情让我很焦虑,赌博的时候,我反而觉得轻松。”
“那您有没有尝试过用其他方式缓解压力?比如运动,或者和家人朋友聊天?”
他摇了摇头,苦笑道:“没用的,医生。我试过,但那些都比不上赌博带来的快感。”
第一次治疗结束时,我意识到李先生的赌博行为已经成了一种病态的应对机制。他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无力感,而赌博则成了他逃避现实的唯一出口。
---
第二次治疗
这一次,李先生看起来更加疲惫,眼下的黑眼圈明显加重。他的手指依旧在敲打桌面,但节奏更快,显得更加焦躁。
“李先生,您最近有赌博吗?”我开门见山地问道。
他低下头,声音有些颤抖:“有……我昨天又去了赌场,输了很多钱。我妻子差点和我离婚。”
“您能告诉我,赌博之前您在想什么吗?”我试图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他识别触发赌博的思维模式。
他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道:“我在想,如果我能赢回来,一切都会好起来。我就能弥补之前的错误,重新开始。”
“这种想法让您感到安慰,对吗?”
他点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希望:“是的,医生。我觉得只要赢一次,我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事实上,赌博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情况变得更糟,对吗?”
他的表情瞬间变得痛苦:“是的……我知道这是错的,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我拿出一张纸,画了一个简单的思维模式图:“您看,当您感到压力或焦虑时,您会产生‘赌博能解决问题’的想法,这种想法会让您感到短暂的安慰,但最终却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我们需要打破这种思维模式。”
他盯着那张图,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
第三次治疗
这一次,李先生看起来稍微平静了一些。他的手指不再敲打桌面,而是紧紧握在一起,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李先生,您最近有尝试过用其他方式缓解压力吗?”我问道。
他点了点头,声音有些疲惫:“我试过了,医生。我去跑步,也和朋友聊了聊。但……那种冲动还是会出现。”
“当冲动出现时,您有没有尝试过用我们上次讨论的方法,识别并质疑那种‘赌博能解决问题’的想法?”
他苦笑了一下:“我试过了,但那种想法太强烈了,我很难控制。”
“没关系,这需要时间。”我安慰道,“我们可以一起练习一些技巧,帮助您在冲动出现时更好地控制自己。”
我教他使用“停-思-行”技巧:当冲动出现时,先停下来,深呼吸,然后思考这种冲动的后果,最后选择一种更健康的行为。
他认真地听着,眼神中闪过一丝希望:“医生,我会试试的。”
---
第四次治疗
这一次,李先生看起来比之前更有精神。他的西装笔挺,领带也系得整整齐齐。他的眼神不再游离,而是专注地看着我。
“李先生,您最近的情况如何?”我问道。
他露出了一丝微笑:“医生,我最近没有去赌场。那种冲动还是会出现,但我用了您教我的技巧,感觉好多了。”
“太好了!”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能具体说说您是怎么应对那种冲动的吗?”
他点了点头:“有一次,我路过赌场,那种冲动又来了。我停下来,深呼吸了几次,然后告诉自己:‘赌博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最后,我选择了去跑步,跑完之后,那种冲动就消失了。”
“您做得非常好!”我鼓励道,“这说明您已经开始打破那种病态的思维模式了。”
他笑了笑,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医生,谢谢您。我觉得我看到了希望。”
---
第五次治疗
最后一次治疗时,李先生看起来焕然一新。他的眼神坚定,面容也恢复了光彩。他的手指不再无意识地敲打桌面,而是安静地放在膝盖上。
“李先生,您最近的情况如何?”我问道。
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医生,我已经很久没有去赌场了。那种冲动虽然偶尔还会出现,但我已经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了。”
“您能告诉我,这种改变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他深吸了一口气,声音有些哽咽:“医生,我的家庭关系改善了很多。我和妻子重新找回了信任,生意上的压力也减轻了。我觉得……我找回了自己。”
我微笑着点了点头:“李先生,您做得非常好。您已经证明了自己有能力改变,并且能够用更健康的方式应对压力。”
他站起身,深深地鞠了一躬:“医生,谢谢您。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可能已经失去了一切。”
我握了握他的手,心中充满了欣慰:“李先生,这是您自己的努力。我只是帮助您找到了方向。”
---
**治疗总结**
通过五次治疗,李先生从一名强迫性赌博者逐渐找回了自我。精神分析法帮助他识别了赌博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而认知行为疗法则帮助他打破了病态的思维模式,并学会了用更健康的方式应对压力。
李先生的改变不仅挽救了他的家庭,也让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义。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我深知,每一个灵魂的重生之旅都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