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饭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自然而然地说起了即将建成的新房。
刘方亮夫妇满脸欢喜,已经看好了日子,兴高采烈地说道:“五天后是个好日子,那时房子也能完工,正好可以入住。”
刘正轩听了,心中也充满了期待,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搬进宽敞明亮新房后的美好生活场景,心中满是憧憬。
晚饭后,刘正轩叫来福在院子里支起烧烤架子,两块铁板稳稳地放在上面,一块专门用来炒制美味的豆腐,另一块用来烤制香喷喷的烤肉。这铁板烤肉和铁板豆腐的烹制方法颇为相似,先把猪肉以及打猎获取的猎物内脏仔细地切成小块,然后和孜然芹、葱姜蒜末、胡椒粉一起放在铁板上,用铁铲快速地翻炒。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那孜然炒肉的香气越来越浓郁醇厚,像袅袅的炊烟一样在整个院子里飘散开来。孩子们闻到香味跑了过来,纷纷围在烧烤架旁边,眼睛紧紧盯着铁板上滋滋作响的美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哎呀,太香了,我好想马上就吃到啊!” 刘正萍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渴望,忍不住大声叫了起来。
“厨娘,这是不是已经熟了呀?可以吃了吧?” 刘正轩的妹妹刘正荣满怀期待地问周传香。
“先给我装一点吧,我实在忍不住啦!” 刘正轩三叔的女儿刘正红迫不及待地向周传香央求。
周传香看到孩子们这么着急,终于拿起碗开始装美食,给每个孩子都盛了半碗。孩子们哪里顾得上刚出锅的食物还很烫,纷纷迫不及待地把食物放进嘴里,狼吞虎咽起来。
这铁板烤肉,肉质鲜嫩酥脆,微辣的口感中带着丝丝甜味,瞬间,院子里又充满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等孩子们吃得差不多了,刘正轩接着讲起《西厢记》的精彩故事,还让孩子们轮流快速记录,以此锻炼他们的记忆力和书写能力。
如今的夜晚,家里的大人们也喜欢坐在后院,静静地听刘正轩讲那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尽情享受着一群孩子围绕在身边的天伦之乐,温馨祥和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后院。
睡觉之前,刘正轩要来孩子们速记的手稿,仔细查看,发现今晚竟然速记了五集之多,而且那书写的仿宋字虽然略显稚嫩,但也还算工整规范,很有潜力。
也许是昨天太过忙碌劳累,刘正轩第二天清晨起床稍微晚了一些。他匆匆洗漱完,吃过早饭后,就带着来福去寻找他爹,看看房子建造的进展到底怎么样。刘忠则按照吩咐留在家里继续专心制作连弩。
“正轩来了,再有两天就能住新房咯。” 盖房子的村民们看到他来,一边不停地干活,一边热情地打趣道。
“刘叔,各位乡亲们辛苦啦。” 刘正轩面带微笑,礼貌地回应道。工钱很丰厚、伙食也很好、人手又充足,而且每天都是天一亮就开工,直到天黑才收工。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盖房子的进度自然很快,眼看着就要完工了。
刘正轩找到他爹,把他拉到一个没人的角落,低声说道:“爹,房子快要盖好了,孩儿打算建个砖窑厂,招募一些村民来干活,并且把咱们买下的小山好好整理一番,以后能有更多用处。”
“这些等过几天搬家之后再商量也不晚。” 刘为宗想了想,这样回答道。
“爹,明天大概就能全部完工,到时候得给村民们结算工钱。您可以趁这个机会和村长好好说一说,把村后的那片空地买下来,晚一点就能用来建砖窑厂。” 刘正轩有条有理地说道。
“好的,爹都听你的。” 虽然对砖窑厂的事情不太懂,刘为宗还是轻轻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面带微笑,给予他支持和信任。
刘正轩又带着来福去寻找村里的铁匠刘为浩。刚进门,刘为浩就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正轩来了。”
“刘叔,我来拿上次定做的铁器。” 刘正轩也笑着回应。
“都做好了,正刚,拿给你正轩哥。” 刘为浩转头朝里屋喊道。
里屋的刘正刚听到,赶紧把东西拿给刘正轩,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说:“正轩哥哥,你仔细看看。”
刘正轩接过东西,对照着图纸仔细检查尺寸,一番查看之后,发现没有任何差错,心中很满意。他面带笑容,真诚地说道:“刘叔这手艺真是精妙,以后要是还有铁器要打造,还得麻烦刘叔您多费心啊。”
“正轩,以后有事直接来就行。” 刘为浩拍着胸脯,笑着说道。
来福拿着两套刻刀,和刘正轩一起回到家里。等新房建成之后,刘正轩计划让刘忠在新房那边,在铅块上刻字,以后就能用铅字印刷出书。
把刻刀交给刘忠,让他继续制作连弩。刘正轩和来福则拿着两把连弩,再次去小山练习弩箭技艺。经过半天的刻苦练习,两人的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百八十步的范围内,都能百发百中。
两人拿着连弩,在山里寻找猎物,还幸运地射死了三只野兔。他们小心地把弩箭拔出来,拎着兔子又去找鸟笼。一夜过去,收获的猎物不少,两人拎着沉甸甸的猎物,有说有笑地走回家。
到家后,把猎物都交给周传香处理,刘正轩回到屋里,拿起铅笔,专心地画起窑洞的图纸。
他构思绘制的这种窑洞,巧妙地融合了立窑和馒头窑的很多特点。窑的顶端专门设置了投料口,这样以后制作水泥的时候,原料可以方便地从顶端投放进去。
窑体的中部精心设置了通气口,不用传统的鼓风机,而是使用手拉风箱来通入空气。
风箱鼓风的时候,能够让原料在窑体里来回充分吹动,从而达到理想的混合效果。
而且,充足的空气还能有效提高窑内的燃烧效率,让窑体内的温度快速升高,大大加快原材料的反应进程。这种窑的结构并不复杂,以后建在村后靠近山边的地方,利用周边丰富的树木资源烧窑也很方便。依靠这个窑,根据不同的需求,也能够轻松烧制出前世常见的红砖和青砖,满足各种建筑的需要。
画完窑洞的图纸,刘正轩没有停下,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心里计划着要把小山改造成一个综合性的造纸基地。于是,他先画出小山的平面布置图,然后按照心里的规划,逐步绘制其他功能区的构造图、水车结构图。
刘正轩设计的水转翻车别具一格,拥有三组精密的齿轮组。除了水流可以直接驱动水车转动之外,水流还能巧妙地转动水中水平放置的齿轮,通过同轴心的轴杆带动上方水平的齿轮,与之连接的垂直齿轮也能跟着转动,进而带动水车持续稳定地运行。
如此精妙的设计,大大增强了水车的动力。可以把山下的河水通过水车上的竹筒引入连接的竹子通道,然后顺利流到小山上的水池里,充分满足将来小山上的用水需求,为造纸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少爷,开饭了。” 直到来福跑来喊,刘正轩才从专注的思考和绘制中回过神来,慢慢地放下手中的笔和纸。
在家吃完午饭,刘正轩带着来福去找他爹。
此时,新房已经基本完工,村民们正在有序地进行收尾工作。这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四进院子,四周环绕着高达五米的围墙,坚固而威严。
前院左右两排房子是给下人们住的,都采用了东北大炕的形式。每排都配备了一个干净的厕所和一个宽敞的洗澡间。
只是洗澡间现在还空着,相应的位置只留了孔洞,等以后有时间再安装水管等设施。
考虑到以后还要开办各种作坊,房间数量很多,除了东北大炕,每排还设置了几个单独的小单间,以满足不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