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解除后,苏然心中的怒火并未平息。李建国接二连三的恶意行径,已经严重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苏然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他要搜集证据,对李建国的恶意行为进行有力反击,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苏然召集了公司的法务团队和调查小组,在会议室里,他表情严肃,目光坚定地说道:“李建国的恶意举报给我们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就这样算了,必须让他得到应有的惩罚。”
法务团队负责人林律师点头表示赞同:“苏总,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这次我们一定要收集足够的证据,让他在法律面前无可遁形。”
调查小组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兵分几路,从不同角度展开调查。第一组负责调查李建国与那些出具虚假鉴定报告的“行业专家”之间的利益往来。他们通过调查银行转账记录、电话通讯记录以及社交平台的聊天记录等,试图找出李建国收买专家的证据。经过几天几夜的艰苦调查,他们终于发现了关键线索——李建国曾通过一家空壳公司向几位专家支付了巨额款项,而这些款项的支付时间恰好与虚假鉴定报告出具的时间相吻合。
第二组则把重点放在了李建国散布不实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上。他们通过网络监测工具,追踪李建国在各大电子行业论坛、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抹黑公司的言论,并收集了相关的截图和链接作为证据。同时,他们还对一些受李建国指使发布不实信息的账号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账号背后都与李建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调查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一些关键证据的获取受到了阻碍,比如部分银行转账记录涉及隐私保护,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才能调取;还有一些证人因为害怕遭到李建国的报复,不敢提供真实的证言。但大家并没有退缩,他们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为了获取更有力的证据,苏然还亲自出面,与一些曾经被李建国恶意竞争过的同行取得联系。这些同行在了解了苏然的来意后,纷纷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他们分享了自己与李建国交锋的经历,提供了一些关于李建国恶意竞争的线索和证据,这些信息为调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补充。
在搜集证据的同时,法务团队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相关法律法规,为后续的法律诉讼做好充分准备。他们分析了李建国的行为可能涉及的法律条款,制定了详细的诉讼策略。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调查小组终于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证明李建国存在恶意举报、伪造证据、散布不实信息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些证据包括银行转账记录、虚假鉴定报告原件、证人证言、网络言论截图等,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苏然拿着这些证据,与法务团队一起前往法院,正式对李建国提起诉讼。在法庭上,苏然和法务团队成员们义正言辞地陈述了李建国的种种恶行,并出示了确凿的证据。李建国面对这些铁证,一开始还试图狡辩,但在事实面前,他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经过一系列的庭审程序,法院最终做出了判决。判决结果认定李建国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责令他立即停止对苏然公司的侵权行为,并向苏然公司公开道歉。同时,李建国还需赔偿苏然公司因恶意举报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包括调查费用、名誉损失费、市场份额损失等,共计数百万元。
当苏然收到法院的判决书时,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这场反击战的胜利,不仅为公司挽回了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公司的声誉和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苏然向全体员工宣布了这个好消息。他感慨地说:“这次经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商业竞争中,我们不仅要专注于产品和市场,还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我们也要感谢每一位在这次事件中付出努力的同事,是大家的团结协作和坚持不懈,才让我们赢得了这场胜利。”
公司员工们纷纷鼓掌欢呼,这场胜利让大家更加坚定了对公司的信心。苏然深知,虽然这次危机已经成功化解,但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他将带领团队继续秉持诚信经营、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