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纷纷扰扰并没有影响到远在黑省的苏雨清他们,苏雨清正在努力让自己适应在黑省的生活。
沈霆钧托人将她写的信给寄了出去,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送到,回信可能都要一个月之后了,苏雨清想到胡女士,心里不免有些惦记,只是她们之间相隔千里,她也只能将那点惦记压在心里。
前几天洪嫂子说要上山搂柴火,今天果然就过来叫苏雨清了。
苏雨清有些兴奋,她是典型的城里孩子,还没参与过搂柴火这种活动了,当即便开始在家里找背篓,最后只找到一个超大的背篓,很显然是沈霆钧曾经用的。
苏雨清可怜兮兮:“…家里没有合适我的背篓。”
洪嫂子被她的表情给逗笑了,觉得苏雨清实在是孩子气,什么心情都摆在脸上,和他们家虎子一样,不过苏雨清生得秀美明丽,即便是孩子气的模样,也讨人喜欢得很。
最后还是洪嫂子从她自己家里拿了一个适合苏雨清的背篓来,苏雨清这才又高兴起来了。
洪嫂子说:“回头让霆钧给你编一个小的吧,现在就先拿这个凑合着用吧!”
苏雨清好奇:“沈霆钧会编竹篓吗?”
“那当然!”洪嫂子的语气十分肯定,“编竹篓,编簸箕,编篮子……你家里的那个背篓就是霆钧自己编的。”
苏雨清忍不住夸赞:“沈霆钧他可真厉害啊。”
“是,”洪嫂子又想笑了,语气揶揄的道:“知道你家沈霆钧最厉害了!”
被洪嫂子取笑,苏雨清的脸色不免有些发红,有些不太好意思,但是她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了一句:沈霆钧本来就很厉害嘛!
*
今天学校放假,虎子没去学校,也跟着她们去了山里,半大的孩子,已经可以当半个劳力来用了,要是在乡下,那也是家里能赚公分的一员。
三人一路来到这边的大山里,山中幽静,从山脚已经被人们走出了一条路来。
这边高大的松树多,一走进山里,就看见地上铺着厚厚的黄色松针,还有零星的松塔,不过下边的都被人扒拉走了,只剩下底下光秃秃的地皮,苏雨清他们想要搂点松针和松塔,还得往上走。
两大一小一路顺利走到深处,等看地方差不多了,洪嫂子就招呼苏雨清把背篓放下来,拿着柴刀开始准备砍柴,至于虎子,则是让他往自己的背篓里搂地上的松针。
“松针和松塔引火很好的,”洪嫂子跟苏雨清分享自己的经验,“这东西都是干了从树上落下来的,用火柴一点,很容易就能烧起来!”
所以一般搂柴火,都得搂一背松针回去引火,再配上松球,那火很快就能烧旺起来。
“我们搂柴火,主要就捡地上这种干透的,不然就上树,你看那种,那种在树上已经干透了的,这种干的好烧,背起来还轻!”
“冬天部队上还会发蜂窝煤,这东西便宜,烧得也久,到时候混着柴火一起烧,能烧很久的……”
苏雨清点头,表示知晓了。
这边的山林资源实在是丰富,高大的树木上偶尔还能看见毛茸茸的大松鼠,苏雨清看得十分稀罕,还有很多熟透了的野果子,不过最顶上,阳光晒得最多,也就是最甜的,大部分都被鸟儿们给啄食了,只剩下零星还能入口的。
苏雨清在洪嫂子的指点下,拣着红透了的吃,不过有的看着红透了,还是很酸的,酸得她一个激灵,连连吐舌头,逗得洪嫂子哈哈大笑。
当然,苏雨清也没忘记正事,她按照洪嫂子说的,拣着地上的干柴,背篓空间有限,捡来的柴火得砍断才能装进背篓里,比较细的用手就能掰断,要是太粗的,就只能上柴刀,用刀砍了。
苏雨清和洪嫂子兵分两路,各往一边搂柴火。
“咦?”苏雨清突然注意到一棵大松树底下有个洞,被松针掩埋着,她用棍子往里戳了戳,倒是没戳到什么,不过棍子往外带的时候,倒是带出几颗坚果来。
苏雨清:??
天送坚果?
“难道这是松鼠的窝?”她突然灵机一动。
她曾经听黄大厨说过,松鼠会在树上或者树下做窝,最主要的是,松鼠有储存食物过冬的习惯,你要是找到松鼠的窝了,你往里掏,绝对能掏出东西来。
想到这,苏雨清眼中异彩连连,掏窝的心蠢蠢欲动,当即就跪在洞口那里,开始掏窝。
她再三用棍子往里边戳了又戳,确定里边没有什么奇怪的东西,这才伸手往窝里掏,几分钟后,苏雨清找来的大叶子里装满了松子、栗子,花生,黄豆……
拢在一起,竟是有好大一捧,能做一锅杂粮了,够她吃一顿了。
“清清,你趴在这里做什么?”苏雨清背后突然传来洪嫂子的声音,洪嫂子走过来,道:“刚刚看你突然不在了,我还以为你去哪里了。”
苏雨清从地上坐起来,有些兴奋的道:“嫂子,我发现一个松鼠窝!”
洪嫂子双眼一亮,快步走过来:“哪里?”
“这里!”苏雨清指着被她掏了一半的洞,又指了指装着一堆东西的大叶子,道:“你看,我从里边掏出好多东西啊,我还没掏完呢。”
洪嫂子感叹道:“之前也有人在山上淘到了松鼠窝,在窝里找到好多松子,没想到你竟然也遇到了,清清你运气真好啊!”
突然想到什么,洪嫂子双眼一亮道:“我听说松鼠有不止做一个窝的习惯,它们遇到坚果就会挖个洞把坚果储存起来,我们在四周找找,说不定还能找到其他的松鼠窝了!”
洪嫂子越说越兴奋,当即就开始在四周转悠起来,等苏雨清把眼前这个松鼠窝给掏完了,也跟着在四周找,竟是还真又找到一个。
和之前那个杂七杂八,什么都有的松鼠洞不一样,这个松鼠洞,简直被松子可充满了,而且每个松子那都是又大又饱满,一看就是藏松子的那只松鼠精心挑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