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妙兴师傅为当家人搭上脉搏之后,平心静气,双眼紧闭, 两腿盘起,好像睡着一样的沉寂。
试完左手又试右手,足有半盏茶的功夫,石师傅才睁开眼,拿走诊脉的手,又看了一下舌苔,慢慢说:
“没事没事,真气虽弱,元气还在;鬼入体内,祛除即可。几味草药 ,五贴膏药,保准下炕走动。”
娘听得似懂非懂,但是“保准下炕走动”这几句她是听的清清楚楚,她作出双手合十的动作,对着师傅一个劲的作揖:
“谢谢了,谢谢了,菩萨保佑,阿弥陀佛!”
“你我同烧一炷香,普渡众生皆安康!”
石师傅也合十回礼。
“环境污秽,老嫂子要清除一下啊,不然会熏出毛病,增加病情,不好根治。”
“好好好,我马上收拾收拾。”
“能有一盆温水,一块干净白布吗?”,
“有的,我这就烧水去,白布就在柜子里,我去拿。”
言老三刚刚挑满瓮,正在喝水,看到娘要烧水,立刻蹲下添水生火。
石师傅走过来,看言老三正在烧水,点了点头,对娘说道:
“老三在烧水,你老嫂子就去收拾一下屋里吧,老哥哥用的一些不能再用的脏东西就扔到火里烧了吧,也是烧掉病源,让他早点站起来。”
“好,这就去。”
“孩子,我出去采药,你听娘的话好好干活,三天后你爹就会站起来了。”
说完,他就背上自己的背包,又说一句:
“嫂子,借你竹筐用一下好不?”
娘答应说:
“用那个也行,挑个干净的就是。”
他也没有过多挑拣,背起门边的竹筐,就走出大门,然后大步流星 ,径直向对面的山坡上走去。
这边,娘在屋里收拾,一些散发着腥臭味的破布被她捡出来直接扔到了灶堂,一股股打着卷曲的浓烟飞出去。娘做着合十动作,寓意送走苦难,迎来安稳。
言老三烧着火,一边和娘闲聊:
“这个老头是干嘛的?”
“他呀,是茂林寺的和尚,还有九个真的戒疤呢,是云游到这里做功课的,也就是做一些行善积德的事情吧。”
“他会打树,会打拳,还会给我爹看病吗?”
“是啊,刚刚给你爹试了脉,说你爹不要紧,三天后就能下炕了。”
“奥,这么厉害。他认字会比我多吗?”
“人家是认字的,肯定比你多,本事也比你大,茂林寺也念书,也练功夫,也学治病,还说要带你一起去学呢。”
“他们管饭吗,学这么多东西,学费比一个大洋还要多吧?”
“人家说不要钱,庙里有三百亩地,足够大家伙吃的,吃饭也不要钱。”
“那得看他给我爹看病咋样,我爹能下地就跟他去,治不好我爹的病就是骗子,不去。”
“娘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看起来这人不错 ,慈眉善目的,不是坏人。”
“那也得有本事才行,没有真本事,长得再好也不行 ,没用。”
大铁锅呼呼的冒开泡,水开了。
娘赶紧拿过一个大木盆,把一些旧衣服放到里面,然后拿葫芦瓢舀过开水加进去,又拿来几个掰成几片的皂角加进去,用杉木棍使劲搅和起来,一股热气带着皂角味飘起来。这是用开水杀菌呢。
言老三拿过水瓢,从瓮里舀过水,加满,加上几根干木柴,又挑起担杖向河边走去。
娘没有阻拦,因为他就是家里的壮劳力了,现在只能盼着当家的早点好起来,也好让儿子去学本事,而且还减轻家里的负担。
木盆里的水泛起一股白沫,还飘着一层小虫,那是虱子,是让人晚上睡不着觉的坏东西。娘也不管水热不热,伸手进去,把这些小虫的尸体泼出来,然后继续搅动衣服,直到盆里再也找不到虱子,上面浮着的全是皂角的白沫为止。
这时下,儿子也挑了一担水回来,她喊过儿子放下水来帮忙。
儿子又取来一个木盘,把里面的衣服捞出来,拧去水分,放到另一个盆里。
然后,他蹲下身子,两手一用力,把刚才的木盆平端起来到了排水沟那里,把盆晃两下,水打旋的功夫,把盆歪了歪,里面洗衣服的脏水马上涌到了水沟里 ,盆底除了一点点泡沫,变得很干净。
娘还在那里用水瓢舀水,他把盆放回原处,把衣服放到盆里,用力将水桶提起来,清水哗哗的倾倒在盆里。
娘很高兴的拿过搓衣板,和一块扁圆的青石,蹲在盆边开始揉衣服,用棒槌捶打衣服。
这条河边的人们有一个传统,不是约定的日期,妇女们是不能到河边洗衣服的,怕脏水打扰水神宁静,今天因为不是约定的时间,就只能在家洗了。只是,辛苦了儿子来回挑水。
言老三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也不犹豫,往灶堂里插进几根枯枝,又出去挑水了。
这时候,石师傅回来了,他的竹筐里已经装满草药,上面都冒尖了。
看到娘在洗衣服,就打了一个招呼,走到房前放下竹筐,然后和言老三一样,到厨房拿起水瓢舀上一瓢水,问:
“有醋吗?”
“有啊,那个白罐子里是醋,黄罐子是酱油,绿罐子是盐,你看着用就行。”娘头也没抬,继续搓洗着衣服,上面沾的皂角泡沫少了些,但却还是滑溜溜的,洗起来很顺手的。她可不想浪费这几个皂角烫出来的泡沫。
石师傅端着凉水走出来,里面的颜色变成微微的黄色,说:
“嫂子,喝点凉水不要紧,告诉老哥哥和孩子们,凉水里面要加些醋的,那些水里的小虫子就不会伤人了。”
“俺庄户人没有那么大讲究,热了舀水就喝,不过是得和孩子们说清楚,省得长病。”
“你那舂米的石臼呢,我要用一下。”
一边四处打量着,终于在院子的一角看见了。
这个石臼是整块石头凿出来的,足有一百多斤重。
他放下水瓢走过去,弯弯腰,两手一动,石臼就被搬了起来,然后走上五六步,放到院子中间。
担水回来的言老三看到了,不由得站住看师傅的神力,甚至有些惊呆,水也忘记倒到瓮里了。
师傅看他担着水站在那里,连忙说:
“快放下水,压坏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