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学府兴办起来后,国家愈发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之象。但萧逸尘和苏瑶并未就此懈怠,他们深知,在繁华表象之下,仍需时刻警惕,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安稳。
一日,萧逸尘进宫述职,皇上对学府之事极为满意,夸赞道:“萧爱卿,你提议兴办的学府成效显着,朕听闻民间学风大盛,不少寒门子弟崭露头角,实乃我朝之幸。接下来,爱卿还有何谋划?”
萧逸尘拱手道:“皇上,四海虽渐清平,但边防之事不可忽视。如今周边列国对我朝发展虎视眈眈,我们需强化军事防御,更新军备,同时选派贤能之士去镇守边疆,以防患于未然。”
皇上微微点头:“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你去筹备,所需资源,朕会让户部尽量配合。”
萧逸尘领命出宫,回到府中,便与苏瑶说起此事。苏瑶担忧地说:“逸尘,边防之事艰险,选派之人不仅要才能出众,更要忠心耿耿。你可得慎重啊。”
萧逸尘坐在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我明白,这人选着实难定。既要懂兵法谋略,又要有实战经验,还得品德高尚,能服众才行。”
苏瑶思索片刻,说道:“要不咱们在军中举办一场比试,公开选拔?既能选出贤才,又能激励将士们勤练武艺、钻研兵法。”
萧逸尘眼睛一亮:“瑶儿,此计甚好!我这就去安排。”
没过几日,军中大比的消息传遍全军。将士们摩拳擦掌,踊跃报名。比试当日,校场上人山人海,气氛热烈非凡。
萧逸尘和几位将军坐在高台之上,审视着比试情况。一位年轻小将脱颖而出,无论是骑射、搏击,还是兵法策论,都表现优异。
萧逸尘问身旁将军:“这位小将是何人?如此出众。”
将军回禀:“回大人,此乃林羽,出身贫寒,却极为刻苦,在军中素有贤名。”
萧逸尘暗暗点头,待比试结束,他召见了林羽:“林羽,你今日表现非凡,本大人有意派你去镇守边疆,你可愿意?”
林羽单膝跪地,眼神坚定:“大人,能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守边疆,乃林羽毕生所愿,万死不辞!”
萧逸尘扶起他:“好!有你这份忠心,朕和百姓定能安心。你且回去准备,不日便启程。”
就在萧逸尘紧锣密鼓筹备边防之事时,苏瑶也没闲着。她察觉到,随着国家发展,京城涌入不少外地人,城中疫病防控压力增大。于是,她主动联系京城的医馆、药铺,筹备起防疫之事。
苏瑶召集众医馆掌柜开会:“各位掌柜,如今京城人口密集,疫病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我们需提前储备药材,制定防疫之策,还得向百姓普及防疫知识。”
一位掌柜面露难色:“苏姑娘,这药材储备需耗费大量钱财,我们小本生意……”
苏瑶打断他:“钱财之事,我会想办法。大家先齐心协力把药材清单列出来,这是关乎全城百姓性命的大事,还望各位不要推诿。”
苏瑶回到将军府,与萧逸尘说起此事,想从府里拿出些钱财应急。萧逸尘毫不犹豫:“瑶儿,你做得对,这是救命的事,府里的钱你尽管拿去用。我还会和户部商议,看能否拨些专款。”
在两人努力下,防疫之事也顺利推进。药材逐渐备齐,苏瑶带着学徒们走上街头,向百姓发放防疫手册,讲解防疫要点:“各位乡亲,平日里要勤洗手、多通风,莫要随意食用生冷之物,若有发热咳嗽,定要及时就医。”
百姓们纷纷道谢,对苏瑶越发敬重。
一日,萧逸尘忙完边防事务回到家中,看到苏瑶疲惫却满足的样子,心疼不已:“瑶儿,你辛苦了,这些日子两头跑。”
苏瑶笑着摇头:“不辛苦,能为大家做点事,我心里踏实。你那边筹备得如何了?”
萧逸尘揽过她:“都差不多了,林羽也已奔赴边疆,有他在,边防能安稳几分。咱们虽做着不同的事,但都是为了这天下太平,百姓安乐。”
苏瑶靠在他怀里:“是啊,不管未来还有多少风雨,只要我们守着这份初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在这四海清平之际,萧逸尘与苏瑶坚守初心,一个为家国安稳筑牢壁垒,一个为百姓安康保驾护航,他们的爱情在岁月中沉淀,故事在世间流传,化作温暖又坚实的力量,守护着这片土地,直至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