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天空湛蓝如洗,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下,温暖而明亮。
然而,对于谢钟情来说,这个本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却让她感到无比的寒冷。
明明周围的空气都弥漫着和煦的气息,但谢钟情却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浑身发冷。
她那双美丽的眼睛早已被泪水浸湿,模糊不清。
此刻,她正颤抖着手,紧握着王大郎递给她的那张纸。
当她终于看清纸上的字时,整个人如同遭受雷击一般,呆立当场。
只见那纸张上方,赫然印着三个醒目的大字——放妻书!
“放……妻……书……”
谢钟情喃喃自语,声音中满是难以置信和痛苦。
这三个字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深深刺痛了她的眼眸,令她的心瞬间破碎成无数片。
王大郎王兼强忍着内心的痛楚,缓缓转过脸去,避开了谢钟情绝望的目光,用略微低沉的声音道:“四娣妇,这是四郎他托我转交给你的……”
“不!不可能!”谢钟情猛地抬起头,满脸泪痕地摇着头,嘶声喊道,“景烨说过,他做梦都想娶我,他对我许下了一生一世的承诺,他、他怎么能这样对我……不!我绝不相信!”
想起曾经与王政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甜蜜温馨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夫主曾那般深情地凝视着她,告诉她自己有多么爱她,愿意与她携手共度余生。
即便景烨不幸早逝,谢钟情也从未想过改嫁……
可如今,这张放妻书将一切美好都击得粉碎。
景烨竟都不给她继续做王氏妇的机会……
一身素衣的女子瘫坐在地,悲从中来,低低啜泣着。
上首的王司空和郑氏等人都于心不忍,郑氏甚至已红了眼眶,拿着帕子拭泪。
王兼站在谢钟情面前,看到女子如此伤心欲绝的模样,心中也是一阵酸楚,他轻轻叹了口气,安慰道:“娣妇,这确实是四郎他在与你成亲的前一日,交给我的……”
说到这里,王兼不禁回想起自己的弟弟,眼眶也微微泛红起来,“娣妇,四弟他其实也是迫不得已,他是为了你,他知自己随时都有可能丧命,无法长久陪伴你,不忍心耽误你的青春年华,更不愿让你日后受苦受累,四弟他考虑再三,才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
王兼回忆起,在那大婚将至的前几日,他去找四弟,静静站在门口,目光落在屋内正独坐于案前的四弟身上。
他看见四郎默默紧握着一枚小巧精致的护身符,那护身符在他手中不时地被翻转、摩挲着,仿佛承载着他满心复杂的情绪。
此时的四郎,时而面露欣喜之色,时而却又眉头紧锁,满脸苦恼,像是被一股无形的重压所困扰,令他难以抉择。
就这样,王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内心不断地挣扎着。
终于,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之后,王政缓缓拿起笔,在案上铺开一张洁白的蚕茧纸,一笔一划写下了这份放妻书。
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字里行间透露出无尽的无奈和痛楚。
王兼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四弟将这份放妻书交到他手上时,那张原本俊逸非凡的脸庞此刻已满是无法掩饰的痛色。
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四弟心中究竟承受着怎样巨大的悲伤和不舍。
其实,王兼一直都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当初在为四弟与谢钟情的姻缘,四弟去瓦官寺求过签的,不是良缘,强求只会招来灾祸。
然而,深爱谢钟情的王政却选择了悄悄隐瞒这一结果,并执意要迎娶谢钟情过门。
或许那时的四弟坚信“人定胜天”,认为只要自己小心谨慎,就不会遇见什么死劫,会与爱人携手共度一生。
可惜事与愿违,尽管他们婚后也曾有过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但最终四郎还是未能逃脱死亡的宿命,年纪轻轻便抛下爱妻撒手人寰,只留下谢钟情孤苦伶仃一人在世。
每当回想起往昔那些种种,王兼的眼眶不由地微微泛红。
说来,这一切皆是因四郎一时的私心而起,他强行迎娶了谢钟情,却又在两人恩爱情浓之际骤然离世,让谢钟情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从此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无法自拔。
终究是他们王氏亏欠四娣妇良多。
王兼望着眼前那正默默饮泣的女子,声音沙哑道:“钟情,这放妻书你收好。我们已派人去告知谢氏了,想必用不了多久,你的父兄便会前来接你回去……”
话未说完,他便忍不住别过头去,不敢再看谢钟情那悲痛流泪的模样。
谢钟情听到这话,心下更痛,她捂住嘴巴,泪水大颗大颗涌出,哽咽着喊道:“不……”
这里有着太多有关景烨的回忆,每一处角落似乎都还残留着他们曾经相爱的痕迹,她怎能舍得离开?
这时,郑氏缓缓从榻上站起身,几步走到谢钟情面前,轻轻将她搀扶起来,温言道:“钟情,你先起身。”
妇人小心翼翼地把谢钟情扶到旁边茵席上,与她并肩而坐。
郑氏紧紧握住谢钟情冰冷的小手,语气轻柔安慰道:“钟情,你很好,是四郎他对不住你……”
说起这件事,郑氏不禁回想起前年的新婚之夜,高堂上燃烧着一对龙凤烛,其中一根龙烛竟缓缓熄灭了,那时她与丈夫王司空才觉得不对劲。
但那日太忙,无暇多想,直到后来,他们找来了大郎和四郎仔细询问,方才得知原来四郎与谢氏女之间竟是一段孽缘呐!
按照民间的说法,龙凤烛熄灭了龙烛,那就意味着这对新人之中,身为新郎的一方将会英年早逝……
想到此处,郑氏心中一阵酸楚,看向谢钟情的眼神充满了怜悯与无奈。
郑氏听闻儿子将会遭遇血光之灾后,一连几日,整个人惴惴不安,无法安眠。
后来,四郎却一脸镇定告诉母亲,他身上带有瓦官寺慧觉法师赐予的护身符,定能保佑他平安无事。
听到这番话,郑氏那颗悬着的心这才稍微落回了肚子里,但内心深处仍隐隐有些担忧。
可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该来的终究还是无法逃避。
尽管有护身符庇佑,她的宝贝儿子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郑氏得知这个噩耗后,心如刀绞,悲痛欲绝。她不明白为何上天如此残忍,要夺走她心爱的孩子。
在痛苦之余,郑氏不禁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不知该怨谁。
怨谁呢?
是四郎一意孤行,非要迎娶谢氏女,才招来了这场致命的劫难。
但转念一想,谢钟情又何尝不是无辜的受害者呢?年纪轻轻便失去了丈夫。
自谢钟情嫁入王氏以来,已将近一年时间,在这段日子里,她与四郎夫妻之间的恩爱之情众人皆有目共睹。
看到四郎因娶到钟情,每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都是发自内心、真真正正的喜悦。
王司空和郑氏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既欣慰,同时又不免生出几分无奈和酸楚。
如今,眼看着大郎拿出了四郎早已提前准备好的放妻书,他们并未感到太过惊讶。
其实就算没有这份放妻书,等到三年孝期结束之后,他们夫妇二人原本也打算作主让谢钟情返回谢氏,再觅良缘。
谢钟情年纪小,才刚满十七岁,连个孩子都没有,怎能蹉跎一辈子呢?
今下无论男女,没有子嗣是件极其可怕的事情,他们琅琊王氏作为名门望族,绝不能如此不仁不义,去耽搁别人的一生!
且,如今世道,夫妻和离,女方改嫁,根本算不上是什么稀罕事儿。
只要女子父兄真心疼惜自家女儿,不忍心让她受委屈,同时夫家即便与女方家断绝关系,也不会给整个家族带来多大的利益损害,这种情况下,家族通常会把婚姻不幸的女儿接回,另觅良婿。
尤其是陈郡谢氏这般显赫的门阀士族,其父官至司徒,谢钟情真和离回去,也必会有无数青年才俊争先恐后地登门求婚。
郑氏展臂,轻柔将低声抽泣着的谢钟情缓缓揽进自己怀抱中,眼眶不禁微微湿润起来。
她轻声细语安慰道:“钟情,阿家可是从小看着你一点点长大的,在我心里,你就如同我的亲生女儿亲近!
你莫要害怕,我知你心中还放不下四郎,我好好将你和四郎曾住过的院子仔细收拾妥当,日后若是你想念,随时可回来看看……”
谢钟情其实心里隐隐知晓会返回谢氏的,因为她没有子嗣,阿耶阿母舍不得她孤苦伶仃一辈子,一定会来接她的,可她没想到会这么快。
景烨才过三个月的丧期,王氏便给她放妻书了……
上首的王司空也发话了,“钟情,在阿公心中,你永远是王氏的子妇,随时都可回来,但这事确实是我们琅琊王氏不地道,让四郎骗了你,我们不能一错再错!”
王兼见谢钟情闷闷不乐,知晓她舍不得离开王氏,便拿出了四弟提前准备好的遗书,交给她,道:“我便知你不想走,这是四郎留给你的书信,你好好看看吧。”
听到是王政留给她的信,王司空夫妇眼中愕然,谢钟情眼里划过一抹亮光,忙不迭接过信笺,展开细细阅读。
“吾妻亲启:
见字如面。
当阿鸾展信之时,想来为夫已赴黄泉。
回首往昔,与卿卿共度君子时光,实乃吾生之幸事。
然命运无常,我终逃不开天命,今不幸离世,独留阿鸾你于世间,实乃政之罪过。一切罪孽皆因我私心而起,害得阿鸾遭此劫难,我心实是难安。
为夫深知卿卿情深意重,然,我不愿卿为我守孝三载,荒废大好光阴,我只愿卿卿能早日改嫁,寻得良人,共度余生。为夫亦知阿鸾你定是不愿,然我之心意,望卿能明了。
我此生最大之遗憾,乃未能与你相伴终老,我愿卿卿能忘却了我,重拾生活之信心,继续前行。你的幸福,是为夫最大的心愿,我不愿你日日相思,只盼你早些忘了自私自利的我,不再留恋。
政在此向阿鸾道歉,愿你能原谅我的自私,我对你之情,虽至死不渝,但亦掺杂了太多私心,让你一人如此痛苦煎熬,不值当阿鸾一辈子铭记,请忘了我,再觅良人罢。
政这一生最放不下唯卿一人,是我坏了你的一生,若你执意孤寡一生,政将死不瞑目,自责不休。
若阿鸾寻得佳婿,能来政坟前相告,政泉下有知,也可瞑目了。
最后,愿卿一生平安顺遂,另觅佳婿,子孙满堂。
夫王政留。 ”
谢钟情握着那信纸,目光缓缓移动,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着。
每一个字仿佛都化作一把锋利的剑,直直地刺向她的心窝。
随着阅读的深入,她的手越来越抖,泪珠就像是断了线的珠子般,不停滚落下来,一滴又一滴砸在信纸上,缓缓晕湿了上面的字迹。
景烨……
原来,他竟早就预料到会有今日这样的局面……
而且还准备得如此周全。
当谢钟情读到最后一行时,眼前不由地浮现出那个风度翩翩,身着一袭洁白广袖长衫的郎溪。
他面带微笑,眼神温柔如水,正深情款款注视着自己,用那熟悉而又温暖的声音道:“阿鸾,我的卿卿,忘了我吧,你应该拥有更幸福的生活……”
谢钟情再也无法抑制内心汹涌澎湃的情感,放声大哭起来,她声嘶力竭地喊道:“王景烨,你个没良心的混蛋!你怎可这般对我?!为什么要如此狠心抛下我一人?!”
就连让她以他未亡人的身份,为他守孝三年的机会都不肯留给她。
这个可恶的男人啊,难道不知她对他的爱意和执着吗?
此时的谢钟情完全沉浸在悲痛中,她双手死死地抓住那封遗书,仿佛只要一松手,那个人就会彻底从她的生命中消失不见。
她就这样一直哭泣着,哭声凄婉动人,令人心碎不已。
在场众人看着这一幕,无不为之动容,纷纷落下同情的泪水。
四郎爱着钟情,而钟情同样深深眷恋四郎。
只可惜,命运弄人,他们终究还是被无情的天意所拆散。
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注定只能成为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