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珏看着乱糟糟的学府,感觉脑壳疼。
之前辛辛苦苦攒下的口碑,眼看着就要付诸东流,这谁能忍?
“真是儿大不由娘,学府大了也难管啊!”他忍不住吐槽。
逃课的、打架的、甚至还有聚众赌博的,这哪里是学府,简直就是菜市场!
之前反对改革的老学究严学士,现在逮着机会就阴阳怪气:“年轻人啊,就是好高骛远,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贾珏直接回怼:“您老要是闲得慌,不如去帮着管管纪律,别光顾着说风凉话。”严学士被噎得说不出话,甩袖子走了。
贾珏深吸一口气,决定先搞个“摸底调查”。
他化身“暗访侠”,混在学生中听课,发现课程安排确实有问题。
比如,上午安排了枯燥的经史子集,下午又接着上同样催眠的策论,学生们不睡觉才怪!
师生关系也确实紧张,夫子们觉得学生们不服管教,学生们觉得夫子们古板无趣。
晚上,贾珏看着收集上来的信息,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这时,沈璃端来一杯茶,柔声说道:“公子,别太累了,要注意身体。”贾珏握着沈璃的手,感觉心里踏实了不少。
“璃儿,你说这学府现在像什么?”沈璃想了想,说道:“像一锅夹生饭,看着热闹,其实还没熟透。”贾珏一听,顿时觉得这个比喻太贴切了!
第二天,贾珏召集了部分教员和学生代表开会。
“咳咳,”贾珏清了清嗓子,“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听听大家的心里话……”
贾珏坐在主位上,环视众人,开始了他的“真心话大冒险”:“各位,畅所欲言,说说你们对学府的看法,别藏着掖着啊!”
一位老夫子率先发言:“学生们如今毫无规矩,成何体统!想当年我们读书的时候……”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当年的“峥嵘岁月”,听得贾珏直打哈欠。
一位学生代表则反驳道:“夫子们讲课太枯燥,我们根本听不进去!每天都是之乎者也,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你说什么?!”老夫子吹胡子瞪眼,“圣人之言岂容你诋毁!”
眼看双方就要吵起来,贾珏赶紧打圆场:“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咱们今天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吵架的。”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老夫子说的对,规矩很重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时代在进步,咱们也要与时俱进,不能一味地守旧。”
他又转向学生代表:“你们说的也有道理,课程确实需要改进,不能一成不变。但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不可能每天都像听故事一样轻松愉快。”
看到双方都安静下来,贾珏趁热打铁,抛出了他的“王炸”——一套全新的管理方案。
这套方案既保留了传统的晨读、晚修等环节,又增加了许多新颖的课程,比如算学、骑射、甚至还有西方传来的“格物致知”。
他还规定,每周有一天可以自由活动,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这个方案一出,立刻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一些老夫子表示担忧:“这…这成何体统?岂不是要乱套了?”
但更多的学生代表则表示支持:“太好了!终于可以学点新鲜的东西了!”
贾珏胸有成竹地解释道:“各位放心,这套方案我已经仔细考虑过了,既能保证学习的效率,又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我会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方案的有效性。”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这套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接下来的几天,贾珏马不停蹄地进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
他重新安排了课程表,引进了新的教材,还组织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夫子进行培训。
在他的努力下,学府的面貌焕然一新。
课堂上,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课余时间,各种社团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看着这一切,贾珏满意地笑了。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热闹的景象,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公子,你真是太厉害了……”
沈璃看着贾珏成功解决所有问题,眼中满是倾慕和爱意。
她扑进贾珏的怀里,紧紧抱着他,激动地说:“公子,你真的做到了,你是最了不起的人!简直永远的神!”贾珏感受到沈璃的热情,也紧紧抱住她,在她耳边轻语:“璃儿,这还只是开始呢。”
学府在贾珏的改革下,如同开了挂一般,蹭蹭蹭地往上发展。
各种人才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寒门子弟也能扬眉吐气,在朝堂上大展拳脚。
一时间,贾珏成了红人,走到哪儿都有人竖起大拇指:“珏哥,牛!” 就连之前那些酸溜溜的老学究们,现在也对贾珏赞不绝口,逢人就夸:“贾大人,真乃国之栋梁啊!”严学士和张景躲在角落里画圈圈,悔得肠子都青了。
至于金少爷,早就化身贾珏的小迷弟,成天跟在他屁股后面喊:“珏哥,带带我!”
贾珏看着欣欣向荣的学府,心中豪情万丈。
他站在高台上,俯瞰着整个学府,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未来。
翠儿和贾兰等人也激动不已,欢呼雀跃,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翠儿激动地拉着贾兰的手说道:“兰哥儿,咱们学府现在真是太厉害了!以后我也能识文断字,不用再做个文盲了!”贾兰也兴奋地点头:“是啊,珏哥真是太厉害了!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为朝廷效力!”
就在这时,一个家丁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在贾珏耳边低语了几句。
贾珏的脸色微微一变,说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他转过身,看着沈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璃儿,我得回贾府一趟。”回到贾府,贾珏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一群莺莺燕燕包围了。
王熙凤一改往日的泼辣,拉着沈璃的手,亲热得像亲姐妹:“璃儿妹妹,之前是我眼拙,没看出你是个有本事的!珏哥儿能有你这样的贤内助,真是他的福气!”
探春、宝钗等人也纷纷上前恭维,你一言我一语,夸得沈璃脸都红了。
贾珏看着这和谐的一幕,心中暗爽:看来,事业成功才是硬道理啊!
有了学府改革的功绩加持,这些女人们终于不再争风吃醋,反而团结一致,一致对外了。
当晚,贾府大摆筵席,庆祝贾珏的凯旋归来。
酒席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
贾珏左拥右抱,享受着齐人之福,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这才是他想要的幸福生活啊!
酒过三巡,贾珏突然起身,举起酒杯,朗声道:“各位,我有一个新的想法!”众人顿时安静下来,好奇地望着他。
“如今学府改革已经大功告成,但我并不满足于此!”贾珏顿了顿,目光炯炯有神,“我听说海外有无数奇珍异宝,还有广阔的市场等待我们去开拓!我决定,组建一支船队,出海探险!”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王熙凤率先表示担忧:“珏哥儿,这海外凶险万分,你可要三思啊!”宝钗也劝道:“是啊,珏哥儿,你如今功成名就,何必再去冒险呢?”
贾珏哈哈一笑,豪气干云地说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我意已决,不必再劝!”
他环视众人,目光落在沈璃身上,柔声道:“璃儿,你愿意跟我一起去吗?”沈璃毫不犹豫地点头:“我愿意!无论你去哪里,我都会陪着你!”
贾母看着贾珏和沈璃,眼中充满了欣慰。
她颤巍巍地举起酒杯:“珏儿,璃儿,你们都是好孩子!奶奶支持你们!”
第二天,贾珏便开始着手准备出海事宜。
他招募水手,购买船只,囤积物资,忙得不可开交。
京城港口,一艘艘崭新的海船整装待发,旌旗飘扬。
贾珏站在旗舰的甲板上,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启航!”他一声令下,船队缓缓驶离港口,朝着未知的海洋进发……
“大人,您真的要眼睁睁看着贾珏这小子出海吗?他要是真带回来什么奇珍异宝,那您的地位……”一个阴冷的声音在刘大臣耳边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