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到,长安在郑宅一住就是小半年。
说好的邻居呢?直接成同居了,哦不,说错了,同屋了。
这小半年,长安给我打了不少掩护。
但我有种错觉——
一旦我跟长安单独呆一块时间久了,郑知南总要找点茬。
譬如:
我刚夸一句:
“长安哥哥真是越长越好看了,果真是男大十八变”。
我心里想的是,若等我长开了些,是不是也能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郑知南那叔公说我磕碜来着,真是太不给我留点面子了。
第二天,郑知南便穿了一身极其瞩目的衣服去上工,连头发都梳得整整齐齐,还故意要当着我跟长安的面经过。
却连一个眼神都不给我们留。
再譬如:
每当我手把手开始指点长安哥哥如何使用弓弩,射穿对面靶心时,郑知南一把拉开我,让我杵到一边去,他亲自上手,教长安如何瞄准目标。
郑知南指导了半天,摇摇头:
“长安,你心肠太软,射靶之前总是犹豫再三,你应该学学这小丫头片子,那股子心狠手辣的劲儿”。
郑知南说得对,长安这傻孩子,和冯奶奶一样都爱吃斋念佛,这辈子碰到最大的恶人,也就是齐家那骗走他玉观音的掌柜,和将他们赶出祖宅的债主。
可恶这世道的恶人,多了去了。
某日,长安不小心撞见我,正鬼鬼祟祟处理掉那几张字帖。
那几张写坏的字帖,是郑知南布置的课业,让我抄《左传》郑伯克段于鄢3遍,然后我抄着抄着,这字体我看着都要抓狂,鬼画符不说,东涂改一下,西划掉几个字。
于是果断决定——
把我和长安的字帖换掉。
反正我俩课业一样。
长安难以置信地盯着我那几张字帖,瞪大双眼:
“拙妹妹,你这笔字,是怎么说服南哥哥接受你这弟子”?
我摸着鼻子昧着良心道:“你南哥哥可喜欢我的字了,说我是自创一派,将来也是开山立派一祖宗”。
既然被撞见了,我只好作罢。
当天,长安觉得自己像在做梦,而且是一场荒诞的梦。
一贯严厉的南哥哥,一贯眼高于顶的南哥哥,一贯眼睛不揉沙子的南哥哥,注视这这几张鬼画符般的字帖良久,闭了闭眼,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最后认命一般。
把我拖到书桌前,抓住我的手,一笔一划教我临摹字帖。
他十分耐心,注视着眼前这张字帖,稍一跑神,那只毛笔不听使唤一般,开始狂舞。
……。
长安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拙妹妹,以前,我常听人讲一句古语,问世间情为何物,一物降一物,我现在才知道这句话含金量多高”。
……。
等春暖花开之际,有三件好事发生。
一是冯奶奶找到新住所了。
二是郑知南终于打听到文先生住哪儿了。
三是新来的知府,是个清官,准备好好审理齐家这桩案子,长安极有希望能夺回茶铺。
我对中间那件喜事比较感兴趣。
文先生果然是个奇人。
他在城东,城西,城南, 城北,城中都有住宅,人家是狡兔三窟,他是狡兔五窟,日常要堵他还真不容易。
既然叔公给了敲门砖,自然,随便找了个“文府”,递上帖子附上信物就好,接着就是等文先生召唤了。
我陪郑知南就这么等呀,等。
等得鸭子都开始在湖面上凫水了,还没等来文先生的召唤。
按理说——
如果是故友托付,文先生早早就该接见郑知南了,莫不是叔公和文先生的关系,没有“老铁”到这种程度?
我仔仔细细回忆那叔公的话。
他让郑知南死皮赖脸,死缠烂打,三跪九叩也要拜文先生为老师。
我颇有些讪讪,提问:
“会不会,那叔公和文先生,压根就是点头之交?那支毛笔,就是叔公从街面上随手淘的”。
别说,还真有这个可能,那位叔公是御史,而文先生则是太傅,按道理,虽然同为晋王党,但二人之间的交际,还真少得可怜。
尽管叔公经常在同僚面前吹嘘,自己家族有个多么厉害的后辈。
可人家文先生压根不记得这位御史,哪天喝醉了酒爱吹牛。
郑知南未见垂头丧气,反倒眼睛迸发出激动的神色,看来要想拜文先生为师,得另谋途径了。
郑知南在天香坊上工,自然有打听消息的路径,在天香坊,虽然大部分都是风尘女子,但英雄每多屠狗辈,自古侠女出风尘,凭着郑伯母那乐善好施的性情,还真打听出来些风声。
不是关于文先生的,而是文先生那个管家。
文先生手底下,有位不苟言笑的管家,这位管家没事就爱听个小曲,喝杯酒,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酒。
据说,他虽是禁军出身,但平生嗜酒如命,若非因为嗜酒误了事,不至于被皇帝责罚,因着文先生求情这才保住一命,为了报恩,因此做了他的贴身护卫。
可江南的酒,这位管家大部分已经尝过了,需要新鲜那玩意儿才能吸引他,我想想,郑知南倒是会酿酒,可都是一些普通的酒水
除非——
我知道冯奶奶手里有几张方子,是传家宝来着。
冯奶奶的产业,除了有茶馆,还有一间酒铺,原本是想把茶馆留给长安,酒馆留给长乐,自从长乐失踪后,冯奶奶无心经营酒铺,干脆就给关了。
可那几张方子都是宝——
我是真没想到,才刚刚拐弯抹角,和长安提那么一嘴,长安就偷偷把那几张方子给“偷出来”了,他这么诚实,倒弄得我们很不好意思。
长安安慰我们这做贼心虚的人道:
“这几张不值钱的方子,若能为南哥哥和拙妹妹,谋一个前程,那也值了,奶奶她只是嘴上不说,其实是愿意把方子给你们的,我偷溜进房间时,奶奶分明醒着,只是装作睡着罢了”。
我拍着胸脯打包票:
“放心,这方子绝对不大批量制造,以做商用,日后,还是你们冯家独门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