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买过来了,屋里剩下的东西也就全送给林宏明了。
黄蓉冷哼一声,心想:不送给他,难不成还要把这些破烂搬到市里去?
就算搬到垃圾场,也得花好几块钱请人搬才能搬完,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呢。
两方敲定好价钱后,林宏明去银行取了钱,原房主立马拉着他去镇政府写协议,一手交钱一手办理过户手续。
黄蓉和黄母说小话,说原房主是怕她姐和姐夫脑袋清醒过来后会反悔,所以才催着她姐夫办手续,催得她姐夫腿都快跑断了。
房子虽然买过来了,可是还没法入住,得修缮一番。
后续事情就由林宏明这个一家之主找人处理了。
黄母原本只打算住一晚上的,现在都住两三天了,她也担心黄父一个人在家吃不好睡不好,当天就要收拾东西回去。
黄蓉虽然也只有两天就得去学校了,可她还想陪着明玉玩一会儿。
市里离家里一百五十里路,坐汽车都得两个多小时,坐船时间就更久了。她五一不回来,下次再来姐姐家就是暑假了,还有五个月呢。
姐妹俩好说歹说,黄母才同意再住一晚,叮嘱黄蓉明天一早一定得回去。
晚上,明玉躺着在外婆臂弯里,细声细气的说:“外婆,你就住在我家里好不好,我喜欢外婆。”
黄母一下一下的轻拍着她的背,没有说话。
她倒是想住在女婿家陪着外孙女,可女婿家里还有个老娘,她住这里算什么事儿。
黄蓉知道自家娘不好回答,就插科打诨,假装生气:“哦~难道你不想我住这里?你只想你外婆住这儿是吧,哼,我生气了!”
明玉笑嘻嘻的去哄小姨,两人在床上嘻嘻哈哈的,闹得被子里进了凉风,黄蓉还挨了黄母两巴掌。
第二天一早,林宏明就去酒厂买酒,岳父岳母晚上会小酌一杯,同河镇这家酒厂的酒好喝不挂喉,他就多买了一些。
加上昨天下午去供销社买的几斤鸡蛋糕、几斤脆麻花,几斤红糖,两罐麦乳精,给黄父买了一件黑色棉袄,还有一大块新鲜猪腿肉,把黄母背的背篓装的满满当当的。
来时满满一背篓,走时也是满满的一背篓。
临走时,黄丽悄悄给黄蓉塞了一百块钱,叮嘱她不要让爸妈知道。
黄蓉不肯要,这几天在姐姐家又是吃又是喝,还给自己和妈各买了一身衣裳,已经让姐姐花了不少钱了。
如果姐夫因此对姐姐有什么不满,那可就不好了。
不过林宏明这个人呢,总体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
他性格温和,平日里待人接物总是彬彬有礼,而且为人十分大方。更重要的是,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斤斤计较的人,对于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和小摩擦,往往能够一笑而过,从不放在心上。
更何况岳父岳母对他是真心的好,黄蓉这个妹子对他也很尊敬,他怎么会在意这些呢。
早上六点,明玉还没睡醒,黄母和黄蓉就悄咪咪地走了。当明玉醒来之后,发现身边没人,还是忍不住哭了一场。
房子过户以后,林宏明就着手准备修缮一下,打算下个月就搬进去。
地面、屋顶和院墙包给了镇上的一家泥瓦匠做,门窗给了镇上的木工师傅做,包工不包吃,省得黄丽做饭麻烦。
墙面是他和几个男同事一起抽下班时间去刷的,不麻烦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费时间而已。
黄丽原本打算让林宏明请人刷墙,阿陈听说后就喊上两个关系好的同事去刷,还说能锻炼身体。
林宏明想着能省一点算一点,以后找机会帮回去就是。
朋友就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关系才会越来越亲密。
修整屋子的时候,林宏明也没闲着,把后院那一分地给翻了一遍,窝上肥,打算过几天撒些菜籽,种些平时吃的小菜。
他还细心的给院子里的水井口加高,并加了一块盖子,就怕孩子不小心掉进去。
这些纷繁复杂的琐事,全部由林宏明一人独自处理着。
而黄丽呢,则完全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管了。此刻的她正被另一件事情所困扰——小明月开始闹人了!
如今已迈入正月下旬,明月她进入二月闹了。
明月自从满五十天起,每到傍晚时分,她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总要哭闹上好一阵子。
在这难熬的两三个小时里,无论给明月喂奶还是让她躺着,或者是把她抱在怀里安抚,都无法平息她那如决堤洪水般汹涌而出的哭声。
撕心裂肺的哭声一阵接着一阵,仿佛永不停歇似的,直哭得黄丽脑袋昏沉,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整个人都不好了。
回想起当年明玉小时候,可真是乖巧极了,只要有人抱着她玩耍,便能安静下来,极少会这般无休止地哭闹。
黄丽感觉明月比她姐姐的脾气要急得多。
田梦下班回来后总要来她家坐一会儿,看着明月哭也跟着发愁:“丽姐,每个小孩儿都这样吗?”
小婴儿闭着眼睛张着嘴巴嚎,都能看到嗓子眼了。
黄丽抱着女儿一边轻声哄着,一边给她揉肚子,只听到孩子“呲噗呲噗”几声,放出一串屁来,哭声顿时就小了许多。
她养过孩子,有经验。
“不怕,大多数孩子都有这个时期,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田梦捧着自己的肚子心有戚戚然,垂头丧气的,担忧不已。
要是肚子里这两个生出来也这么哭那可咋办呀!
她觉得自己可没黄丽姐那么好的耐心,她非得跟着一起哭不可。
等孩子睡着了,黄丽也不敢放床上,这个时间段的孩子睡不踏实,一会儿就得醒,于是便找出了黄母拿来的背带背着,才能干点家务。
原本黄丽心里头一直盘算着趁着这段时间好好地练习一下吃食的花样,就想着能多学几招,到时候真去摆起摊儿来能吸引顾客,为此都已经准备了好些材料。
可谁曾想到,还真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快呀!如今看来,这事儿也只好暂且搁置,留待日后再寻机会了。
今天是热热闹闹的大集日。那场面,简直叫一个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来到集市上,或是兜售自家的土特产,或是选购心仪的物件。
林母也没闲着,今儿个一大早就兴冲冲地来了。
说起这事儿,也是因为昨天林宏明专门给林母去了通电话。毕竟买房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这么重要的消息无论如何也得跟自己的老娘知会一声。
黄丽心里想着还是早点说比较好,否则等林母从别人嘴里听到这事儿,她心里还不定怎么想自己这个儿媳妇呢。
林母背着背篓来到她家门口,门没锁,推开门进去,黄丽背着明月在做饭。
听到声响,黄丽忙转过头,看到婆婆来了:“妈,你怎么这么早?还没吃吧。”
林母放下背篓,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一边拿一边说:“没,我早上坐三轮车来的,早点来还能抱一会儿明月。”
土鸡蛋,笋干,干蘑菇,连土豆都背了小半背篓,差不多有三十来斤。
林母洗完了双手,又特意走到炉子旁烘烤着,直到感觉身上湿冷散去了才抱孩子。毕竟如今天气依旧寒冷,她可不想因为自己而让明月受冻着凉。
林母轻轻地抱起明月,一股柔软的情感瞬间涌上心头。明月那圆润的小脸和小巧的嘴巴,简直跟老二小时候如出一辙,顿时就对这个小孙女生出了几分怜爱来。
女孩子就女孩子吧,老二自己愿意就行,这一辈子怎么过不是过?
吃过早饭后,黄丽带林母去了新房,两人一边聊天一边赶集,还买了不少吃的用的。
这次来新房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黄丽和林母在院子里转了一圈。
院墙加高了,坏掉的青石板重新铺盖过,屋子里墙壁刷的白白的,门窗新做的,连大门都重新刷上了朱红色的油漆,整个院子焕然一新。
房里原来留下的一张桌子、四根长板凳和一架旧床还能用,修缮房子时林宏明就加钱让木工师傅修整了一下,还刷了一层清漆,看起来还不错。
林母屋里屋外到处转,当转到后院时,看到地里已经长出了菜苗,心里就更满意了。
她家老二媳妇看上去温柔,但实际上做起事来却是雷厉风行,是个会过日子的人。
林宏明知道林母来了,中午特意回来一趟,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商量着搬家的事宜。
经过一番讨论后,大家一致决定请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给算算日子,挑一个黄道吉日再行搬迁之事。
虽说现在是新时代了,但咱们华夏人自古以来在操办重大事情时,总喜欢找个吉利的日子,图个好彩头。这样一来,心里也踏实,觉得未来的生活肯定能够顺风顺水、幸福美满。
正巧,二月初九日子就很好,宜搬家。刚好是周末,孩子们也都在家,能来新房子吃顿饭,玩一玩。
林宏明和黄丽商量后就决定先把现在住的房子里的一些家具搬过去,差什么等以后再慢慢添置。反正现在孩子还小,得和他们睡一个屋。
周六,阿陈和两个年轻老师来帮忙搬东西。
有道是破家值万贯,住了七八年的房子里东西真不少:大衣柜,三门橱,两个装粮食的柜子,一个大书柜和一张书桌,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茶,连着两个泡酸菜的坛子都抱走了。
林宏明还特意叫了辆三轮车装他的书,满满两箱子,用旧床单包着,爱惜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