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又去了第五层,给林宏明和黄父各选了件夹克衫和一条裤子。
还给黄山选了套运动装和一双运动鞋,是个进口的牌子,县城里没有。
看到有皮鞋卖,黄丽又给林宏明和黄父各选了双皮鞋,纯牛皮的,做工精细,手感很好。
最后还逛了儿童服饰店,遇到秋装打折,冬装上新,黄丽又给明玉和明月各买了两身秋装和冬装。
明玉现在上一年级了,比以前爱美了,也喜欢穿漂亮的衣服。
黄丽还碰到了个婴儿用品专卖店,看到了明月用的那款纸尿片,一袋二十片只要二十五块钱,比县城便宜了一半。
黄丽看到这么划算就狠心买了三包,大码两包,加大码一包。想了想,又给田梦家的两个小子各买了一套衣服和一包纸尿片。
几人大买特买的后果就是手里拎满了袋子。
在这里手里拎满东西的人并不少,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不过,黄丽还是花钱买了两个黑色的口袋,把衣服都装了进去。
看不到是什么东西应该就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了。
等林宏明带着明玉来档口找她们时,就看到几个女人坐在两个黑色的大袋子边,旁边还放着五包纸尿片和三个购物袋。
他都有些震惊了,女人的潜力果然是无穷的!这两个袋子让他扛他都觉得累,也不知道这几个女人还带着孩子怎么把东西扛下来的?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去了公交车站,等了半天没等来公交车,于是打了两辆出租车回了招待所。
几人在路上被太阳一晒,都出了一身的汗,等回到招待所后都洗了澡,打算躺一会儿再起床觅食。
玩了一天,明玉早就累了。她躺在床上,半睡半醒间,终于想起她忘了什么事儿了——李少清。
李少清在李忆家的客厅坐了一天,一直看着门口,李忆和李少安怎么劝他都不动。
良久,何好突发奇想给杨燕打了电话,从杨燕口中知道了明玉她们住的招待所,李少清这才高兴起来。
可以去找明玉了,真好!
李少清一改颓唐之势,跟在李少安的屁股后面,想让哥哥带他去找明玉。
李少安手里拿着他爸要求他看的书,轻声哄着:“你别着急,你大伯让人查招待所的电话了,等会儿你就可以给明玉打电话。”
只打电话?不行!李少清不愿意。他从省城来市里就是为了找明玉玩儿。只是打电话,他还用得着一大早就催家里的司机送他来吗?
李少安被李少清缠得没法子了,书也看不进去了,只好向他妈求救。
何好坐到少清旁边,试探着伸出手摸他毛绒绒的小脑袋,看他没拒绝赶紧撸两把:“少清,我们稍微等一下,等查到招待所的电话就联系明玉。假如我们现在就赶过去,而她们又刚好出门了,那不就是错过了吗?”
李少清虽然听进去了可还是兴致不高,怏怏地趴在沙发扶手上。
李忆把目光从报纸中抬起来,对着李少清教育道:“少清,你已经六岁了,不应该在这么幼稚和任性,你学会掌控自身情绪。况且,你如此莽撞地前去寻林明玉,又怎能知道她是否方便?拜访之前先知会对方一声这是礼数。”
李少清谁都不怕唯独怕他大伯,听大伯这么说只好委委屈屈地应了:“是,大伯。少清记住了!”
李忆听说林宏明带着妻女来了市里,并没有告知自己和何好,赞许中又带着些微不满。
他与他们夫妻二人接触过几次,知道他们夫妻二人都是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人,与人交往从无半点私心杂念与功利目的,绝对不会去做那阿谀奉承之事。
这是他对他们夫妻二人青眼有加的主要原因。
不过,正是因为清楚了解他们夫妻二人的为人,才让他不禁心生疑惑:既然自家与他家关系匪浅,称得上是朋友,可何他一家人来到市里却不来家里打个招呼?这未免也显得太过生分了吧!
难道是中间发生了什么误会或者变故,才导致他们如此行事?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暗自思忖起来……
何好看着丈夫那严肃的神情就知道他肯定又想多了!她就不喜欢丈夫这点,总是把事情想得特别多特别深,把人想的特别坏。
她给李忆倒了杯茶,送到他嘴边:“行了行了,把你脑瓜子里的那些念头收一收,别把人想得那么复杂。我们搬来市里都没告诉人家,你让人家怎么来家里?”
李忆微微一愣,罕见地露出窘态来,他没让人告诉他们吗?
何好点点头,又指着客厅和杂物间那一堆东西:“家里都还没收拾好,你让人家怎么来?”
李少安和李少清对视一眼,把脸绷得紧紧的。可千万要绷住了,若是让爸爸(大伯)发现自己在看他笑话,今天晚上就会上政治课了。
他们李家对孩子崇尚的是军事化管理教育模式,李忆和李瑞少年时期可没少接受李部长“爱的教育”,到李少安和李少清这一辈,虽然李部长不再实行棍棒教育了,但是李忆又开始了语言教育。
李少安想到曾经父亲对他进行思想教育的黑历史就头皮发麻,脸皮不由自主地绷得更紧了。
李少清没等多久,就有人打来了电话,说已经和林宏明联系上了,他们此刻正在招待所里休息,随时欢迎李少清到来。
李少清一双亮晶晶地眼睛盯着李忆,眼里都期待都藏不住了。
李忆挥挥手,刚想喊郑秘书,才想起郑秘书留在了南平县,现在跟着他的是邓秘书。
“邓秘书,你安排下车陪少清去一趟吧,晚上约林老师一家吃个饭。”
邓秘书微微躬身:“是,领导,我马上去办。”又转过身子对着李少清说:“小少爷请。”
明玉只觉得鼻尖痒痒的,一睁眼就看到了咧着嘴笑的李少清。
她嘴里嘟囔着:“嗯?我还在做梦吗?”话没说完又倒头睡着了。
李少清急了,趴在她床头上:“明玉,是我,我是少清。”
明玉缓缓地睁开眼,又慢慢闭上,再次快速睁开:“少清,真的是你?我还以为在做梦呢!”
下午的行程就安排得很适合小朋友了,先去了禹州市动物园,后去了儿童乐园,两个小孩子玩的开心,黄蓉和黄琴这两个大姑娘也玩的很高兴。
晚上,李忆安排了当地特色菜,两家人开开心心地吃一顿饭,又一起去看了夜景。
李忆手扶着观景台的栏杆眺望远方,状似无意地对林宏明说:“林老师,我听说你们单位明年要推荐一名副校长。你今年努努力,争取评个优秀教师,明年就有资格竞争一下这个位置,年轻人还是要努力向上走啊!”
林宏明站在李忆背后,闻言眼睛一亮,整个人都开始激动起来。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激动,言辞恳切地说:“谢谢李书记提醒,宏明会努力的。”
李忆的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林老师,上次那个大案子如今已经正式迈入了审理程序!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在此,我要代表那些被拐卖的孩子们、妇女们,衷心地向你表示感谢!”
听到这番话后,林宏明脸上满是谦逊之色:“李书记,您千万别这么说!您这一番夸奖实在是让宏明无地自容!宏明所做的不过就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情罢了。这次案件能够取得这般重大的突破性进展,那都是仰仗着您的英明领导以及诸位公安干警们不畏艰险的奋力拼搏!”
或许是城市的夜景太美丽,又或许是今夜的凉风太宜人,一贯严肃又谨慎的李忆就感性了起来,和林宏明聊了许多。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身上都生出了些许变化来。
末了,李忆拍了拍了他的胳膊,带着几分调皮:“你也别唤我李书记了,我现在是副的。你还是叫我一声大哥吧!以后放假了就带家人来家里坐坐,你嫂子一直念叨着你家属和两个孩子呢!”
林宏明眸光闪过一丝狂喜和震惊,郑重其事地说:“谢谢李……不,谢谢大哥,宏明记住了。”
从市里回来,家里就多了李少清小朋友。他不愿意回那个冷冰冰的县委大院,就让濮秘书把他送到杏花巷来,大有在此地安寨扎营的架势。
李瑞刚上任,工作繁忙,也没时间陪他。他征求林宏明和黄丽的意见,二人自然是欢迎备至,李瑞也就由着李少清了,反复叮嘱他要听话。
濮秘书来给李少清送假期作业,顺便告诉林宏明一件喜事:“林老师,您家那个店面的房产证和营业执照都已经办理下来了,郑副县长亲自过问的,您得空去一趟房管所领回来吧!”
林宏明愣了下,郑副县长?郑?啊!原来是郑秘书!
黄丽看林宏明喜滋滋的样子,揶揄他:“怎么了?中大奖了?”
林宏明看着她就笑:“郑秘书升了!”
黄丽大吃一惊:“生了?生什么了?”
林宏明高兴得跟他自己当上了似的:“副县长。”乖乖!二十八岁的副县长啊!全国也没几个啊!
这么一想他就心酸了,人家二十八岁就是副县长了,自己马上满二十九,还是个不起眼的小老师……
哎!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黄丽拍了拍胸口,又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话能不能不要留半截,会急死人的!
拿到了房产证和营业执照,黄丽就着手装修事宜。
刘树强前几天收了定金,早把材料准备好,就等着老板发话动工。
之前不是没装修过店面,不过就是刷刷大白墙,换了门窗,再打上两个柜台。像黄丽这样画草图的,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不过出钱的是大爷,人家怎么说就怎么做呗!
装修就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林宏明和黄丽就带着三个孩子回了趟镇上。嗯~李少清也跟着一起去。
李瑞安排了司机曾叔开自家的车送他们回镇上,并让他跟着李少清,听从林宏明的安排。
黄琴留在杏花巷,黄蓉则坐车回家。
小汽车开到饭馆时,林母乐颠颠地出来迎接。儿子早上就打电话说要回来了,她还以为要等一阵呢,没想到半个小时就到了。
黄丽和姚莲花对了账,考察队撤出同河镇后到底影响了饭馆的生意。
如今每天店里的蔬菜用量大些,肉没有那么多花样,但是数量也增加,收入反而少了。
这个月除了田梦家办酒席的一千元以外,净收入只有三千三百二十七块钱。
黄丽脸色不变,做生意就是这样,起起落落,哪有一直高歌猛进的。
姚莲花以前只负责早餐这部分,下午没事就可以在休息室睡会儿,当了店长后下午也不睡了,一直在店里忙活。
她纠结了很久,在心里反复琢磨着措辞,最后才鼓起勇气对黄丽说道:“妹子,我发现上个月医院附近开了家饭馆,卖吃食的模式和咱家差不多,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黄丽把账本收进办公室的抽屉里,笑着对姚莲花说:“莲花姐,不碍事的。做生意就是这样,各凭本事,不能说咱们卖快餐就不让别人卖了吧!咱们把味道做好,数量给足,愿意来吃饭的依然会来。”
姚莲花点头称是。这个饭馆是她看着做起来的,短短几个月也倾注了她不少心血,她可不希望它倒下。
这边,周大厨也在和林宏明说这事儿。
周大厨是个圆乎乎的胖子,一张圆脸特别喜庆,平时笑吟吟的人今天表情十分严肃。
他在原地徘徊了几次,才走上前来对林宏明说:“林老师,医院附近新开了家代氏饭馆,装修风格和售卖模式跟咱家一模一样,要不要和他们沟通一下?”
林宏明眸子微动,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姓代?代老六他哥?
周大厨又接着说道:“就是街上开包子铺那家的堂弟代老五。”
林宏明了然地点点头,嘴角勾起一抹轻笑,安慰着周大厨:“周师傅,你尝过他家的饭菜了吗?和咱家比起来怎样?”
“他家开业的时候,我就让我侄子去打了份饭菜回来。”周大厨不好意思地冲林宏明笑笑。他这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
然后又不屑地撇嘴:“他家的饭菜数量没咱家多,菜也没咱家新鲜,就说他家的土豆肉丝吧,里面净是土豆没有肉丝。不是老周我自卖自夸,论味道,他家大厨还得再练练!”
林宏明看着自信满满的周大厨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那不就结了吗?镇上来了这么多工人,咱们一家也供应不了。他家爱学就学吧,我们的饭菜味道好又新鲜,该来咱家的依然会来咱家,就是您要受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