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转眼已是数月之后。
“夜太,你觉得我今天能否将这棵小树打断?”
陈冬站在一棵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的树前,目光坚定,他已经对着这棵树挥拳六万五千三百二十九次。
“这棵树确实比昨天那棵要粗壮,但你还是要控制好力度,不要一拳就把它打断。”
夜太回应道。
经过数月的刻苦训练,陈冬早已不再满足于院中被换了无数次的槐树木桩,它们已经被他打断无数次,于是他开始前往万木山深处寻找更适合的树木进行拳击训练。
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力量有了显着的提升,不仅双腿小腿各绑了十根玄重石,每只手小臂处也各绑了十根玄重石。
这些玄重石的总重量达到了惊人的四千斤,但陈冬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份重量,对他来说,这些石头的重量就像是他日常穿着的衣物一样自然。
面对眼前的小树,陈冬现在一拳的力道超过了八千斤,如果全力一击,他可以轻易地将这棵树洞穿,但夜太要求他不能这么做。
夜太强调的是控制力道,不让树轻易折断,这也是他嘱咐陈冬的原因之一。
陈冬明白,真正的力量不仅仅在于能够发出多大的力,更在于能够精准地控制这份力量。
他需要在不破坏树木结构的前提下,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这样的训练对他的控制力和力量的精准运用有着极大的帮助。
陈冬深吸一口气,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力量,他的拳头如同流星一般划过空气,每一次击打都准确无误地落在树干上。
他的拳头发出沉闷的响声,但小树依然坚韧地站立着,没有被打断。
陈冬如今已经深刻领悟到,蛮牛撞这套功法的精髓在于蓄力和暗劲的运用。
为何蛮牛撞的第一式“碎木”不是三十拳或二十拳,而是三十六拳?这其中大有学问。
要达到蛮牛撞第一式“碎木”的完美境界,拳数若过多,修士体内的灵力难以持续供应;若拳数过少,则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威力。
三十六拳,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陈冬现在每天进行数万次的拳击训练,但这些训练,从整体上看,仅仅只能算作蛮牛撞第一式拳势中的一拳。
他深知,要将蛮牛撞的威力发挥到极致,需要的不仅仅是数量,更重要的是每一拳的质量。
在陈冬的脑海中,蛮牛壮功法的要求极为严格。
碎木第一式的三十六拳中,第一拳的力道至少要达到八千斤,而随后的每一拳,力道都必须比前一拳更强。
如果力道不增反减,那么蛮牛撞的攻势将大打折扣,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破坏力,陈冬在训练中不断体会和实践这一原则。
他的每一拳都力求比前一拳更加强劲,每一次挥拳都像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冬对力量的控制越来越精准,他的拳势越来越猛烈。
他开始理解,蛮牛撞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拳击技巧,更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修炼。
每一次挥拳,都是对自身力量的一次探索和超越。
陈冬的拳头,如同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不仅仅是肌肉和骨骼的简单运动,而是充满了意志和精神的力量。
他的每一拳,都蕴含着对力量的深刻理解和对技巧的精湛掌握。
陈冬知道,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真正掌握蛮牛撞的精髓,成为一名真正的武者。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炷香的工夫悄然过去。
当陈冬挥舞出第八万拳时,那棵粗壮如桶的小树终于在他面前轰然倒下。
不是那种缓缓倾倒,而是被陈冬最后一拳的力量直接轰飞。
“夜太,你看我这力道控制得如何?”
陈冬审视着自己的成果,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还算不错,但你的力量运用仍有提升空间。”
夜太回应道,他不得不承认,陈冬这几个月来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那我们去进行洗骨伐髓吧。”
陈冬兴趣盎然地说道。
现在的陈冬已经由之前万分的惧怕用五毒净化汤来进行洗骨伐髓,变成了每天习惯性的想要用五毒净化汤来进行洗骨伐髓。
那五头妖兽王如今见到陈冬都感到头疼,心中生出畏惧。
现如今五头妖兽王体内的普通毒液对陈冬现在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了,现在熬制五毒净化汤用都是用的那五头妖兽王妖丹中的毒液。
幸运的是,每天夜太都会让小水洼深潭中的小与和大与两条金色锦鲤用它们的金色锦鲤之气为妖兽王们恢复妖丹中损耗的妖力,这使得五大妖兽王的实力得到了显着的提升。
“还要继续比试吗?”
夜太边慢步向小水洼深潭的方向走去,边向陈冬提出了这个问题。
“当然要比。”
陈冬回道,话音未落,他的身影已经如同离弦之箭,朝着同一方向疾驰而去。
在万木山中完成每日的树木拳击训练后,陈冬总会与夜太进行一场速度上的较量,看谁能更快到达小水洼深潭旁。
尽管比试了无数次,结果却总是一样,每当陈冬满怀希望地认为自己终于能够胜过夜太时,夜太总能在最后关头加速,抢先一步到达终点,用一种“你现在还无法胜过我”的眼神看着陈冬。
这一次,也不例外。
夜太在最后紧要关头再次加速,轻松地冲到了陈冬的前面,赢得了本次的比试。
陈冬虽然有些许些失望之色,但他的眼神中更多的是坚定和不屈,他知道每一次的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灶台上的大铁锅,自从第一次使用五大妖兽王妖丹内的毒液熬制五毒净化汤后,已经换成了那种需要一枚金云贝才能购得的大黑金铁锅,这种铁锅更为坚固耐用,能够承受更强的火力和更猛烈的毒液。
而灶台的石头也换成了黑铁曜石,这种石头不仅耐热,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持温度,使得熬制的过程更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