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两位老人会把他轰出去,没想到老夫妻却异口同声地说道:
“一个人出门在外,难免会有为难招灾的时候。
客官能到小店买鞋子,是看得起我们。
你尽管拿去穿好了,什么钱不钱的。”
二老的善举令康熙大为感动,便写了一幅楹联作为酬答:
上联是‘大鞋楦小鞋楦打出穷鬼去’
下联对‘粗麻绳细麻绳引进财神来’
横批‘店内金生’。
写完之后,康熙皇帝还盖上了自己的私印。
自此此后,这家店就有了‘内金生’这个名字。”
马文斌说完,得意地眼神望向叶兴舟。
那意思是说,小样吧。
我知道的,可比你知道的多多了。
“哎呀,看不出马哥还是个胸藏锦绣之人呐。
怨不得小梅会嫁给你,真是有内秀。”
马文斌被他说得不好意思,于是转换话题,问道:
“对了,我那位猴子兄弟呢?”
叶兴舟为马文斌倒了一杯水,递了过去,说道:
“哦,我把他安排到招待所了。
要说你这个兄弟对你可真够意思,为了救你,居然跪着给我爸磕了三个头。
足见马哥待人得有多宽厚了,就像当初帮我一样。”
马文斌刚洗完澡,又与叶兴舟说了一会话,觉得口渴得很。
接过水杯,一饮而尽。说道:
“其实我也没你说得那么好,这些做人的道理都是从书上学来的。”
“哦,那马哥平时都爱读什么书呢?
我爸有个大书房,里面全是书。
要是有你喜欢看的,尽管拿去好了。”
叶兴舟听马文斌一说,不由深觉惭愧。
自己就是因为不爱读书,才去当歌星的。
马文斌被他一说,不由脸色一红,憨憨一笑道:
“我连中学都没上过,哪里读过什么正儿八经的书。
之所以懂些道理,还不是因为小的时候不爱上学,就爱看小人书。
什么《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啥的,凡是带人的,我都看。”
其实马文斌是故意这样说的。作为一个重生者,
他所掌握的知识量和信息量,绝非这个时代的人可比。尤其是叶兴舟这样的富家公子。
通过二人的简单对话,已经让叶兴舟对自己产生了佩服。
如果再卖弄,就会让人觉得反感了。
作为过来人,马文斌是深谙为人之道的。
说话时,要捧着对方唠,但是却要捧得含而不露。
当对方捧自己的时候,要表现得万分谦虚。这就是古人所提倡的藏拙之道。
只有这样形式,才能让所有跟你相处的人都觉得特别舒服。也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叶兴舟一听原来马文斌之所以如此的博学,是看小人书学来的,不由哑然失笑道:
“小梅在高中的时候,那可是拔尖的好学生。
我就是因为不爱读书,她才看不上我。
没想到却看中了你这个爱读小人书的,你说,这是不是你和小梅之间的缘分?”
二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谈得十分欢畅。
马文斌跟在叶兴舟身后,一前一后走出了家门。
四处一打量,忽然看到了角落里放着的那个竹筐。
心里不由一惊,暗道:
“咦,这不是我卖野菜的那个筐吗?怎么会在这里?”
看到那个竹筐,马文斌再熟悉不过了。那可是他亲手编的。
他不知道买他野菜的那位首长,和给他军帽的那位首长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如果是一个人的话,而这个人又是叶兴舟的父亲。
那么,藏在野菜筐里的那600块卖玉簪的钱也就没法要了。
可如果不要,那可是600块钱呀。
如今卖野菜那500块钱已经给胖仔垫去了医药费。
这600块钱再拿不到的话,往后别说把生意做大了,
就连和小梅生存都成了问题,更谈不上带奶奶去首都治病了。
叶兴舟见马文斌盯着那个筐不放,面部的表情又很是复杂,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事。
于是,问道:
“马哥,莫非这个筐有什么问题吗?
有什么事你直接跟我说,不要藏着掖着的。”
马文斌听叶兴州这么说,就把自己卖野菜的前后经过讲了一遍。
叶行舟一听这筐里还藏着600块钱,顿时也吃惊不小。
说道:
“马哥,我爸要晚上才能回来。
咱不如先去给小梅买东西,到时候你当面问他。
你放心,筐既然在我们家,那钱肯定就在。
没准被我爸爸发现后,找不到你,给保管起来了。”
说完,拉着马文彬去逛百货商店。
叶兴舟和马文斌如何逛百货商店,咱先按下不提。
单是说马文斌被保释出来以后,陈副局长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简直气得他青筋暴跳,抄起电话,劈头盖脸就给纪科长一顿猛搂:
“纪长城,你好大的胆子。
谁让你把马文斌办的取保候审?你经过谁同意了?
竟然不把我这个分管局长放在眼里,我看你这科长是做到头了。”
纪科长正在研究如何突破齐鸣几个的联合串供,一接到陈副局长的电话,就知道这一刻早晚会来。
于是,心平气和地说道:
“陈副局长,这事您也不能怪我。我是按照程局长的意思办的。
您们两个都是我的顶头上司,我哪个也不敢得罪不是。”
陈副局长一听是程局长的指令,啪的一下摔了电话,起身去找程局长。
也不敲门,直接推门就走了进来。
也不管屋里有没有人,气急败坏地问道:
“程局,你还把不把我这个副局长放在眼里了?
好歹我也是分管治安科的,为什么纪长城放走马文斌这件事我不知道?”
程局长正在看文件,见他这个样子,摘下眼镜说道:
“老陈,你好赖也是个局级干部,
怎么能这样沉不住气呢?有什么话坐下说嘛。”
陈副局长见陈局长语气平缓,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坐下来气鼓鼓地说道:
“还请程局给我一个说法。是不是有什么人来找你为马文斌说情了。”
程局长一听他话里有话,也不再遮遮掩掩:
“是啊,是有人找我说情了。
不过我一向办事遵循的原则是:人情归人情,道理归道理,事实归事实。
就马文斌这件案子来说,你不觉得疑点甚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