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青在门口其实已经听到他们在聊什么了。
但她也没想让他们丢脸,就只说:“我来跟你们说一下。”
三人这回很认真地凑过去听,不敢不听她的。
这女人显然是有点本事的。
否则不可能提前那么久就能预料到鸡瘟的事。
林云青看到他们信服的眼神,心里也觉得好笑。
自己好像无意之中,显得有些神通广大了。
不过这样也好,只要他们肯听话好好干,以后工作才好展开嘛。
林云青:“第一件事,每天都把养鸡场消毒一次。”
三人点点头,她不说他们也要干的。
“第二件事,这段时间除了我们四个,不许任何人进入养鸡场,或者在周边逗留。”
这个三人就有些不解了。
林云青给他们解释道:“人心难测,难保就有人家里死了鸡,看不惯我们这有这么多,想来搞破坏啊。”
“还有一种可能性,他们可能自己鸡没了,就想偷我们的。”
三人脸色立刻严肃了:“林组长说得对,我们一定不能让任何人进来。”
林云青见他们重视起来就放心了。
“还有第三件事,你们把给鸡都喂一下草药吧,要注意检查,每一只鸡都得吃到。”
她强调道:“这个是很重要的。”
三人都点头:“知道了,我们一定喂药。”
“嗯,草药我待会送过来给你们。”
林云青说完就离开去下河大队找大队长。
他正跟干部们讨论鸡瘟的事,让林云青自己进去拿两筐。
刘大队长办公室里已经有好几筐草药了。
林云青想了想,在每一筐草药上都洒上一点灵泉水。
不多,毕竟不能太明显。
但应该也能起到点效果。
无论是哪一辈子,林云青都知道农民的不容易。
好不容易养两只鸡好下蛋,可不能随便就死了啊。
等她拿了两筐草药出来,刘大队长还在发愁呢。
“林干事,你说这事可怎么办。”
林云青叹口气:“你看报纸了吗?上面说县城那边的鸡全都焚烧了,我看这个办法挺好。”
她建议道:“首先你得把生病死了的鸡都高温焚烧掉,否则剩下的还得被传染。”
林云青看到报纸上,焚烧鸡尸体这事进展有点缓慢。
这才提醒一句。
现在谁家舍得一只鸡就这么不要了呢?
可那病鸡是真的不能留。
林云青想起上一世,猪瘟的时候,她还看到新闻上,有人把几百头猪一块处理了呢。
看着都让人心痛。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如果不处理掉,其他没事的迟早也会感染。
林大队长叹口气:“只能这样了,留下也不能吃。”
林云青安慰他:“咱们只能尽人事了,做好鸡圈消毒,喂草药预防,把尸体焚烧掉。”
“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只能看运气。”
刘大队长何尝不知道这道理,他咬着牙:“你说这鸡瘟明明就在隔了老远的县城,怎么能到我们这来呢?”
林云青也觉得奇怪。
尽管她早有准备,但那也只是准备而已。
现在不是前世,人员流动是很少的。
村子里的人一般不会出去太远,即使出去买东西也都是去公社。
很少去县城。
可这么快,县城的鸡瘟就传到这里来,还真是让人有点惊讶的。
林云青更倾向于是有人做了什么的。
但是她不好跟刘大队长说啊。
她不是下河大队的人,要是因为说了什么害他们被怀疑,岂不是要找她麻烦?
林云青可不是多伟大的人,她也怕麻烦的。
所以刘大队长这个问题,林云青眨了眨眼睛,什么也没说。
只说:“这就不清楚了,您再查查吧。”
“我要拿着草药回去喂鸡了,可不能耽误。”
刘大队长知道她的压力不比自己小。
他这里是全村的鸡,她那里是一整个养鸡场!
林云青不知道刘大队长如此善解人意。
她压力不是很大。
有草药又有灵泉在手,林云青有八九成的把握,养鸡场不会有事。
当然,前提是没有人故意过来搞破坏了。
林云青把草药送到养鸡场,陈伟杰三人就开始剁碎了喂鸡。
“你们说,这鸡怎么这么爱吃这草呢?”
“是啊,平时吃饭都没见这么积极。”
陈伟杰无语:“你们怎么还观察鸡啊。”他一边说一边把草药撒进去。
“诶,还真是啊,这怎么还抢着吃呢。”
另外两人点点头:“是啊,难道鸡也怕自己生病了,赶紧吃点药?”
三人都一脸茫然。
不明白这鸡怎么这么有食欲。
陈伟杰看了看说:“不管了,能吃好过生病。”
“也是,只要别生病怎么都行。”
要是林云青在这就会知道,灵泉水对小动物吸引力那是很大的。
小动物都有天然的灵气,一尝到就知道这是好东西。
所有小鸡都抢着吃草药。
几乎每只都吃到了。
那草药本身效果不错,有灵泉水的加持,更是帮助这些鸡抵抗住了外面来的病毒。
下河大队的情况也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了。
刘大队长让每家每户都领草药回去,每天喂给鸡吃。
再加上一系列的消毒措施。
还狠下心,当着全村人的面,把死鸡全给烧了。
他也不知道哪个步骤有用,但这次鸡瘟,显然是遏制住了。
一连几天,没再传出有谁家的鸡死了。
那些有初步症状的也都渐渐恢复了精神。
刘大队长总算是松了口气。
大队的人们脸上却还都笼罩着一层忧伤。
那天集体焚烧死鸡,没有人敢把这件事告诉刘家九十多岁的老太太。
就怕老太太撅过去。
但还是许多人眼睁睁看着能当做食物、能下蛋卖钱的鸡就这么没了,一时间都难以接受。
刘大队长何尝不心痛呢。
他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明明提前预防了,鸡瘟还会那么快到他们大队。
大队部开了会讨论。
生产队第四小队的小队长刘大牛倒是小声说了个事。
“我看到大柱子他闺女回来了,就是大队通知我家三丫别回来那天的前一天。”
他堂弟叫刘二牛,堂妹刘三丫,就是大花婶子曾说过嫁到县城去的另一户人家。
因为自个堂妹也嫁在县城,他们家就总会跟大柱子家的二妞子做对比。
因此常常互相关注着动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