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地笼罩大地,广林村华灯纷纷亮起,将大街小巷装点得如梦如幻。
明珠别墅的厨房里,暖黄的灯光倾洒而下,林真逸、赵猛正沉浸在一片忙碌与欢乐之中。
赵玉在一旁打下手,时不时递上调料。
林真逸站在案板前,手中的菜刀上下翻飞,那一片片厚薄均匀的土豆片,仿佛艺术品般在他手下诞生。
他微微眯着眼,全神贯注地把控着每一刀的力度与角度,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在灯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赵猛,递下胡萝卜。”他头也不抬地说道,声音沉稳而温和。
赵猛赶忙转身,从菜篮里挑出一根色泽鲜艳的胡萝卜,递到林真逸手边,笑着说:“林哥,你这厨艺可真是太精湛了,今晚可有口福咯!”
他的眼神中满是敬佩与期待。
赵玉在一旁笑着附和:“就是就是,光闻着味儿我都快忍不住啦。”
在三人的齐心协力下,一道道美味佳肴陆续出锅。
鲜嫩多汁的牛排,被精心摆放在洁白的餐盘里,浓郁醇厚的黑胡椒汁,沿着牛排的纹理缓缓流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闻之垂涎欲滴。
金黄酥脆的薯条根根饱满,整齐地码放在一旁,仿佛在等待着人们的品尝。
还有那色彩斑斓的蔬菜沙拉,新鲜的生菜、番茄、黄瓜与酸甜的沙拉酱完美融合,看起来清爽可口。
三人围坐在餐桌旁,灯光柔和地洒在他们脸上。
赵猛拿起刀叉,小心翼翼地切下一块牛排放入口中,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哇,林哥,这牛排简直绝了!外焦里嫩,火候恰到好处。”他一边说着,一边竖起大拇指。
赵玉也夹起一根薯条,轻轻咬了一口,“嘎吱”一声,酥脆的口感让她不禁露出满足的笑容:
“还有这薯条,太好吃啦!”
这顿饭,他们吃得格外缓慢,足足用了两个小时。
期间,他们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儿时的趣事到如今的经历,欢声笑语不断。
林真逸讲述着曾经在山林中探险的奇妙遭遇,赵猛和赵玉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
温馨融洽的氛围弥漫在整个房间,让一天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赵玉突然放下手中的餐具,表情认真又带着一丝犹豫:“林大哥,我想跟你们说个事儿。”
“我还是明天早点回去继续读书,总觉得只有知识才能真正改变命运。”
林真逸微微一愣,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小玉,我们都支持你。应该早点回去,学习确实是很重要的事。”
赵猛也连忙点头,眼神中满是关切:“是啊,妹妹,你放心去读书,有啥困难跟哥说。”
用餐结束,稍作休息后,林真逸和赵猛来到了书房。
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书香气息,柔和的灯光照亮了整间屋子。
林真逸神情专注,将详细的规划图纸小心翼翼地在书桌上摊开,图纸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符号和文字。
林真逸微微皱着眉头,眼神坚定地看着赵猛,认真地说:“赵猛,我把你安置在清源镇。”
“那儿地理位置特殊,能作为咱们的中转站和信息站。”
“你要知道,清源镇是个极为特殊的地方,这里有能通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出海码头,这码头带来的不仅是货物的流通,还让小镇人口汇聚,热闹非凡。”
“全镇算下来大概有10-15万人呢。世代打渔的渔民有3-4万,靠着码头运输吃饭的装卸工、司机连同他们的家属差不多2-3万,还有那些给船只维修、做补给的工匠和服务人员,加起来也有1-2万。”
“再加上其他各行各业的人,共同组成了这个充满活力的小镇。”
他的手指轻轻点在图纸上清源镇的位置,仿佛在强调它的重要性。
赵猛微微点头,之前林真逸虽提过此事,但他仍想深入了解,于是开口问道:“林哥,中转站和信息站具体要如何全面运转?”
他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中充满了求知欲。
林真逸耐心地解释道:“中转站就是物资周转的地方,以后咱们获取的各类物资,都可以先在清源镇进行整理、分配和储存。”
“信息站则负责收集周边的消息,无论是黑道白道的动态,还是其他势力的情况,凡是与广林村、明珠山有关的都要密切关注。”
“而这一切,最大目的是防护咱们这个明珠别墅的人员财物安全。
“毕竟,总会有人觊觎这里的土地、住房和财物,咱们必须提前察觉,提前防范。”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图纸上比划着物资运输和信息传递的路线。
赵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睛盯着图纸,脑海中开始构思起如何让中转站和信息站高效运转。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片刻后说道:“林哥,黑道白道的消息来源复杂,咱们怎么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呢?”
林真逸靠在椅背上,思索片刻后回答:“这就需要你在清源镇建立起自己的人脉网络。”
“和不同阶层的人打交道,从他们那里获取信息。”
“同时,多留意镇上的异常情况,比如突然出现的陌生人,或者一些不寻常的活动。”
“你想想,码头人来人往,消息传播得快,只要你用心,不愁收集不到有用情报。”
赵猛听后,心中渐渐有了方向,他坚定地点点头:“林哥,我明白了,我一定努力把这两个站点经营好。”
“对了,林哥,清源镇平时应该也不会有那么多异常情况吧,要是一直没陌生人来,我是不是就主要做好物资周转就行?”
林真逸笑了笑,说道:“大部分时候可能是风平浪静的,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咱们这是有备无患,一旦有风吹草动,你这边就得迅速反应。”
“对了,赵猛,我还有个重要计划。今后,我会安排一艘能坐十几人的游轮停靠在清源镇,名义上归你所有。”
“这船既能用于一些隐秘的运输任务,关键时刻也能作为应急撤离的工具。”
“另外,你想经营杂货店,格局规模太小,我打算帮你拓展事业,组建一个大保安团。”
“一方面,你能凭借保安团的业务增加收入,还清之前的债务;另一方面,你可以借此机会雇佣那些和你一样的伤残困难士兵,给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保障。”
赵猛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动,连忙说道:“林哥,这……这真是太好了!可组建保安团,该从哪儿入手呢?又要办哪些业务才合适呀?”
林哥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透着沉稳与自信,他伸手拍了拍赵猛的肩膀,说道:
“别急,这事咱们一步步来。组建保安团,第一步得先把人聚齐咯。”
咱这镇子周边,有不少身强力壮、又讲义气的小伙子,咱们发广告,以高工资吸引人,不愁招不到人。”
林真逸微微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脑海中勾勒着保安团的雏形,继续说道:“人员有了,就得训练。”
“我认识些从正规军队退下来的老兵,他们有真本事,能教咱们的人队列、格斗、射击等基本功。”
“让兄弟们都有过硬的本领,才能在这现世里站稳脚跟。”
赵猛听得连连点头,眼神里满是崇拜与期待,他迫不及待地追问:“林哥,那业务方面呢?咱主要接哪些活儿啊?”
林哥思索片刻,认真地说道:“我们首先做自己的业务,咱们安排兄弟轮班值守,配备好武器,守护自家人安心做生意。”
“再者,咱们可以接些物资押运的活儿。”
“镇子上的货物往来频繁,从外面运进来的粮食、布匹,再把咱们这儿的特产运出去,都需要有人护送。”
“咱们凭借过硬的本领和信誉,肯定能在这行打出名声。”
赵猛兴奋地搓着手,满脸通红地说:“林哥,你这想法太周全了!咱肯定能把保安团办得风生水起。”
“我这就去准备,明天就跟着你去招人!”
林哥笑着点头,鼓励道:“好,咱们这就开始行动。”
“不过,赵猛啊,这一路上肯定有不少困难,咱们得做好吃苦受累的准备,你可别打退堂鼓。”
赵猛胸脯一挺,大声说道:“林哥,你放心!我赵猛既然决定跟着你干,就绝不会退缩半步。”
“哪怕是刀山火海,我也跟着你闯!”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明珠别墅的走廊上,林真逸首先雇请村民,开车护送赵玉回校读书。
然后,他开皮卡带着赵猛前往清源镇。
一路上,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飞速掠过,车内的气氛却轻松愉悦。
林真逸一边开车,一边对赵猛说:“清源镇这里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
“以后你就会发现它的重要性。你瞧,码头上船只来来往往,装载着各种货物驶向远方,也带来了无数的机遇和消息。”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神秘。
赵猛望着窗外逐渐熟悉的小镇景色,心中充满了期待:“林哥,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在这里大展拳脚了。”
“一想到能在这么关键的地方发挥作用,我就浑身是劲。”
车子缓缓停在路边,两人下了车。
赵猛打量着周围,街道两旁是古朴的建筑,偶尔有几个行人路过。
他微微皱起眉头,有些担忧地说:“林哥,我在这儿人生地不熟的,怎么开展工作呢?”。。
“这么多人,我都不知道该从哪儿入手去建立人脉。”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
林真逸笑着安慰道:“别担心,我会给你介绍一些人脉,而且你可以先从开个小店做起,以此为掩护。”
“慢慢来,先从日常的生意往来中结识人,再逐步拓展人脉圈。”
他拍了拍赵猛的肩膀,给赵猛传递着信心。
在林真逸的带领下,两人来到一条热闹的街道。
街道上车水马龙,吆喝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
林真逸指着一家空店铺说:“就这儿,位置不错,人流量大,适合开店。”
“你看这来来往往的人,有渔民,有商人,还有各种旅客,都是你收集信息的潜在对象。”他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赵猛围着店铺转了一圈,仔细观察着店铺的格局和周边环境。
“林哥,那咱们开个什么店呢?”他摸着下巴,思考着问道。
林真逸抬头看了看周围的店铺,思考片刻说:“从小做起,开个杂货店吧,日常用品都卖,这样既能方便居民,又不容易引起怀疑。”
“渔民、工人、商人,大家都需要日常用品,在他们来买东西的时候,你就有机会和他们攀谈。”
赵猛听后,拍手叫好:“这个主意好,我觉得日常打交道多了,消息自然也就灵通了。林哥,你说是不是?”
林真逸点头表示赞同:“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顾客来店里买东西,一来二去熟络了,聊天的时候就可能透露出有用的信息。”
两人当场决定租下店铺,林真逸和店主交谈着租赁的细节,赵猛在一旁认真听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一切谈妥后,他们带着喜悦的心情离开了店铺,开始筹备开店事宜。
筹备期间,明珠别墅的大厅成了他们的临时仓库,各种货物堆积如山。
林真逸、赵猛一起忙碌着,为杂货店的开业做最后的准备。
赵猛站在店内,手中拿着卷尺,认真地测量着货架的长度。
他眉头紧皱,眼睛紧紧盯着卷尺上的刻度,嘴里小声念叨着:“这个长度应该差不多。”随后,他指挥着工人将货架摆放到位。
林真逸在一旁指导:“货架摆放要合理,常用的物品放在显眼位置,像洗发水、沐浴露这些,要放在顾客一进门就能看到的地方。”
他一边说着,一边动手帮忙调整货架的位置。
赵猛一边忙碌一边说道:“林哥,我觉得还可以在门口弄个促销专区,把一些特价商品摆出来,吸引顾客进店。”
码头边的人都很实在,看到实惠肯定愿意进来瞧瞧。”
林真逸赞许地看了他一眼:“这想法不错,具体怎么安排,你可以多琢磨琢磨。”
“考虑到镇上不同人群的需求,促销的商品种类也可以丰富些。”
赵猛干劲十足,继续忙碌着手中的活儿。
此时,他又想起一件事,停下手中动作,看向林真逸:“林哥,店里的货物种类这么多,库存管理也是个问题,你有啥建议不?”
码头上的人需求变化快,我怕到时候缺货影响生意和信息收集。”
林真逸思考片刻后说:“可以弄个简单的账本,每进一批货、卖出一件商品都记录下来,定期盘点库存,这样就能清楚掌握货物情况了。”
“另外,和供应商保持好联系,以便在需求变化时能及时补货。”
“咱们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镇上居民和码头往来人员的消费习惯,再调整库存策略。”
赵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将这些方法默默记在心里。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和林真逸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一起去进货,挑选各种物美价廉的商品;一起布置店铺,贴上温馨的装饰海报;一起研究如何吸引顾客,制定促销策略。
在他们的努力下,杂货店逐渐有了雏形,只等开业的那一天。
一切准备就绪,杂货店即将开业。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林真逸带着赵猛来到一位老者家中。
这座房子位于小镇的一条幽静小巷里,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散发着淡淡的花香。
林真逸轻轻敲了敲门,不一会儿,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打开了门。
林真逸笑着打招呼:“颜老,好久不见。”
颜老看到林真逸,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林小子,你可算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林真逸走进院子,向颜老介绍道:“这是赵猛,以后他在镇上开店,还请您多多关照。”
“赵猛啊,颜老可是镇上的百事通,人脉广得很,码头那些船主、商人,好多都和颜老称兄道弟呢。”
赵猛连忙走上前,恭敬地打招呼:“颜老,您好!能认识您真是太荣幸了,以后还得麻烦您多指点我。”
颜老上下打量着他,笑着点头:“林小子介绍来的,肯定没问题。”
“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我。在这镇上,就没有我不认识的人,没有我不知道的事儿。”
林真逸带着赵猛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颜老则进屋端来了茶水。
林真逸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对赵猛说:
“颜老在清源镇人脉很广,无论是镇上的官员,还是各个店铺的老板,都和他熟络。”
“颜色老知道很多镇上的事儿,你多向他请教,对开展工作有帮助。”
“码头的事儿,颜老更是清楚得很。”
赵猛看着颜老,眼中充满了敬佩:“颜老,以后还得麻烦您多指点我。”
“我初来乍到,很多事情都不懂。尤其是怎么和码头那些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我一点头绪都没有。”
颜老摆了摆手:“不麻烦,不麻烦。”
“你们年轻人有干劲,我也希望能帮上忙。”
“码头那些人啊,看着粗犷,其实都很讲义气。”
“你只要真诚待人,多为他们着想,他们自然会和你亲近。”
“以后要是遇到什么麻烦,别自己硬扛着,来找我。我给你出面,保准没问题。”
随后,颜老和他们聊起了镇上的一些情况,哪家店铺生意好,哪些人比较有势力,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问题。
赵猛认真地听着,不时地提出问题。在李老的介绍下,赵猛对清源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即将开始的工作增添了信心。
赵猛忍不住问道:“颜老,您说这镇上平时会不会突然来些形迹可疑的人啊?”
“码头人来人往,我怕错过了什么重要线索。”
颜老哈哈一笑:“偶尔会有,不过大部分都是过客。但你开店了,多留意着点总归没错。”
“要是看到什么可疑的人,或者听到什么奇怪的事儿,别犹豫,赶紧来找我或者自己先去探探情况。”
杂货店正式开业的那天,阳光格外灿烂。
赵猛站在店门口,身着整洁的工作服,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热情地招呼着顾客:“欢迎光临,看看需要点什么。”
他的声音清脆响亮,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一位中年渔民走进店里,四处张望着:“有柴油吗?我渔船要用。”
赵猛连忙迎上去,带他到相应区域,笑着介绍道:
“有呢,您要多少?我们这柴油质量可好了,保证您渔船跑得顺溜。”
“而且今天有优惠,买十升送一升。”
中年渔民拿起油桶看了看,问道:“老板,你这店刚开的吧?之前没见过。”
赵猛笑着回答:“是啊,今天第一天开业。”
“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您是本地渔民吧,最近出海收成咋样?”他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中年渔民的表情。
中年渔民叹了口气:“别提了,最近这片海域鱼群少了,跑了老远才打了点鱼。”
“不过听说明天有艘大商船要来码头,说不定带来些好买卖。”
赵猛眼睛一亮:“是吗?您知道这商船从哪儿来,运的啥货吗?”
中年渔民摇了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都是听码头那帮装卸工说的。”
赵猛笑着说:“好的,谢谢您。您看您还需要点别的吗?我们店里的生活用品也挺齐全的。”
在赵猛的热情推荐下,中年渔民又买了一些生活用品。
赵猛帮他把东西装好,送到店门口:“您慢走,欢迎下次再来。”
看着中年渔民离开的背影,赵猛心中暗自高兴,这是他开业以来收集到的第一个有用信息。
之后的日子,赵猛一边用心经营着杂货店,一边留意着镇上的动静,可始终没发现什么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