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柳钰得知祖母身边的嬷嬷是接她回永昌侯府小住一段时日的时候,她整个人都是懵的。
她是出嫁女,还怀着身孕,现在还未出正月,若是无事发生,她不该回娘家小住的。
当然,就算她想回去陪祖母,婆母和大嫂那边也不敢不答应。
“大姑娘,不是奴婢为难您,实在是老夫人的身体越来越差,她因此格外想念您,所以奴婢才希望您能回去陪老夫人小住一段时日,也许老夫人每天看到您后她的心情变好了,身体也会越来越好呢。”
毕竟是对自己疼爱有加的祖母,柳钰没多纠结便将此事答应下来。
她一边让人收拾着行李,一边又让丫鬟去东厢房将她要回娘家小住的事说了出来。
得到消息的裴老夫人和成安伯夫人纷纷赶到了西厢房。
得知是蒋老太太病重,老太太想念孙女,柳钰打算回去侍疾后,裴老夫人也不敢拦着,只能叮嘱道:“我知二夫人是个孝顺的孙女,可也要记得肚子里的孩子,切勿劳累到自己。”
“婆母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柳钰虽是回去侍疾的,可家里伺候的丫鬟那么多,哪里需要她亲自照顾祖母,不过是回去陪祖母说说话罢了。
回永昌侯府的路上,嬷嬷将柳氏回来的消息告诉了柳钰,连带着柳氏想为儿子求娶柳晴以及柳氏将祖母气病的事一起说了出来。
这这位嬷嬷是蒋老太太身边的老嬷嬷,知道柳氏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年柳氏为了嫁给二姑爷费尽手段用尽心机,连带着蒋老太太被老侯爷痛骂了好几次,后来更是将这件事怪罪到了蒋老太太的头上。
老侯爷病重那两年,都不愿意见到蒋老太太,便是临终前都说日后不要将他和蒋老太太合葬在一起。
嬷嬷觉得老侯爷太无情,觉得柳氏生来就是克母的。当年因为柳氏的亲事,让蒋老太太被老侯爷彻底厌恶,现在又因为柳氏儿子的亲事,让蒋老太太并不好的身体越来越差。
嬷嬷便是个下人,她也对柳氏极为厌恶。
她觉得柳氏但凡有柳钰一半的贴心,也不会将蒋老太太害成现在这样。
柳钰回到永昌侯府后,并没有先去拜见李氏,毕竟她不是自己主动回来的,而是祖母请她回来侍疾。
于是,她直接来到蒋老太太住的宁寿堂。
看着祖母花白的头发,和比过年时还要憔悴的神情,柳钰也是担心不已。
她轻声道:“祖母,嬷嬷在路上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我,接下来这段时间,您只管好好养身体,有我陪着您呢。”
“好孩子,好孩子。”蒋老太太心里感动,对比亲生女儿的所作所为,她差点感动地落下了泪。
“是祖母不好连累了你,让你在大正月里回到娘家照顾我这个老婆子。”
“祖母说的是什么话,”柳钰义正词严地说,“您将我照顾长大,现在您生病了,我回来侍疾是理所应当的事,哪里是什么连累。”
正院里,李氏收到柳钰回来的消息后并没有多少诧异。
她知道蒋老太太向来自私,将有孕的孙女叫回来侍疾也不是什么让人太过诧异的事。
“夫人,您知道老夫人为何要让大姑娘回来侍疾吗?”
李氏摇摇头,她确实不太懂。
丘嬷嬷说道:“老夫人院子里的下人说,是老夫人觉得大姑娘旺她,自打大姑娘出嫁后她的身体才会每况愈下。”
李氏:“……”
她突然开始庆幸,幸好当初高人说旺蒋老太太的人是柳钰而非柳芙。
吃晚饭的时候,柳氏才知道柳钰回来为蒋老太太侍疾了。
她觉得母亲这件事做得不地道,明明她打着侍疾的旗号回来了,母亲却不让她侍疾将她拒之门外,反倒是让已经嫁人的孙女回来侍疾。
这是觉得她这个女儿还不如一个小丫头片子靠谱吗?
看到柳钰,柳氏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这个死丫头是不是傻啊,放着好好的国公夫人不做,偏偏嫁什么状元郎,母亲也是老糊涂,竟然也纵着你,唉,你就吃了自己亲生母亲不在的苦啊,若是徐氏还在,她怎么可能让你白白将一门好亲事让给妹妹。”
柳氏觉得她说这话的目的就是为了挑拨柳钰和李氏的关系,想让柳钰知道她是站在柳钰这边的。
却不曾想,柳钰听到这话却觉得特别刺耳。
什么叫祖母老糊涂纵着她,明明是她有自己的考量祖母尊重她罢了。
再说她夫君可比二姑夫要好太多了,就二姑夫那样的蠢材,祖母最后不也纵着二姑母嫁了嘛!
还说若是她亲生母亲还在,说这种话来扎她的心,可真是她的好姑母啊。
柳钰也没给姑母留情面:“瞧姑母这话说的,我夫君可是新科状元,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比的。”
别人看不起自己的夫君,柳钰可以理解,毕竟自家夫君出身确实一般,可柳氏说这话她就不爱听了,她夫君就算再差,那也是出自成安伯府的状元郎,她夫君刚做官就是从六品,二姑夫做官多年不也一样只是个从六品。
柳氏没想到柳钰这丫头还是这般不讨喜。
既然拉拢不了柳钰,索性就不拉拢了,毕竟柳钰身上也没什么值得她拉拢的。
“算了,姑母掏心窝子的话你不愿意听,姑母也无话可说。”柳氏说完就不搭理柳钰了。
柳钰气得直咬牙。
吃饭的时候,柳氏对李氏说道:“我这个亲姑母多年未归宁,现在大姑娘都回来了,二姑娘是不是也该回来看看我。”
李氏很想说柳氏脸真大,可她怕柳氏对外瞎说话败坏柳芙的名声,便想着让柳芙回来一趟,这样柳氏就算有心做文章也找不出话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