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晋仁帝
第二天清晨,洛阳城内的朝堂上,气氛凝重而压抑。百官们早早地聚集在大殿内,低声议论着昨夜永乐宫的大火和皇帝的“死讯”。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安与疑惑,仿佛一夜之间,天塌地陷,整个晋朝的命运都悬于一线。
邵明珠站在朝堂的最前方,神情肃穆,目光深沉。他知道,今天的朝会将是决定晋朝未来走向的关键时刻。而他,必须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占据主动。
“诸位!”邵明珠高声说道,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昨夜永乐宫突发大火,陛下……陛下不幸驾崩。此事关系重大,我们必须尽快商讨对策。”
他的话音刚落,朝堂内顿时炸开了锅。百官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陛下怎么会突然驾崩?这火来得蹊跷啊!”
“是啊,永乐宫一向戒备森严,怎么会突然起火?莫非有人蓄意纵火?”
“陛下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得赶紧推举新帝!”
邵明珠听着百官的议论,心中暗自冷笑。他知道,这些官员们表面上是在关心皇帝的“死因”,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的利益盘算。而他,早已做好了准备。
就在这时,一名禁军统领匆匆走进大殿,单膝跪地,高声禀报道:“侯爷,诸位大人,永乐宫的火已经扑灭。我们在废墟中发现了……发现了陛下的遗体。”
此言一出,朝堂内顿时一片哗然。百官们纷纷露出震惊之色,有人甚至忍不住低声啜泣。
邵明珠故作悲痛状,沉声说道:“带上来。”
片刻之后,几名禁军抬着两具烧焦的尸体走进大殿。尸体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但从身形和衣着上,依稀可以辨认出其中一具是皇帝司马煜,另一具则是太监总管崔福。
邵明珠走上前,仔细查看了一番,随后从一具尸体的腰间取下一枚玉佩。他高举玉佩,声音沉重:“这是陛下的随身玉佩,看来……陛下确实已经驾崩了。”
百官们见状,纷纷跪倒在地,痛哭流涕:“陛下!陛下啊!”
邵明珠看着眼前的情景,心中毫无波澜。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他精心设计的假象。真正的司马凝霜早已安全撤离,而这两具尸体不过是替身罢了。
“诸位!”邵明珠高声说道,打断了百官的哭声,“陛下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必须尽快商讨新帝的人选,以及陛下的葬礼和谥号。”
他的话音刚落,朝堂内顿时安静下来。百官们纷纷抬起头,目光中带着几分期待和不安。
这时,和峤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道:“侯爷,陛下驾崩,确实是我朝的巨大损失。但眼下最重要的是稳定朝局,推举新帝。依老夫之见,吴王司马邺乃是武帝一脉的最近血脉,可立为新帝。”
邵明珠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和大人所言极是。吴王年轻有为,又是武帝的嫡系血脉,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百官们闻言,纷纷点头附和。他们知道,司马邺是司马炽的侄子,血脉纯正,立他为帝,既能稳定朝局,又能堵住天下人的口舌。
“既然如此,那就立吴王为新帝。”邵明珠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百官们纷纷跪倒在地,高声说道:“臣等遵命!”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官员突然站了出来,语气中带着几分质疑:“侯爷,陛下……不,司马煜的身份问题,我们是否也该讨论一下?”
邵明珠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语气中带着几分冷意:“哦?你有什么想法?”
那名官员犹豫了一下,随即说道:“侯爷,司马煜乃是东平王司马懋之子,并非武帝一支的血脉。他之所以能登基为帝,完全是太傅司马越一手操纵的结果。如今司马越已死,我们是否应该……否认司马煜的皇帝身份?”
此言一出,朝堂内顿时一片哗然。百官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是啊,司马煜根本不是武帝的血脉,我们凭什么承认他是皇帝?”
“没错!司马越当年强行推他上位,不过是为了确保自己的摄政地位。如今司马越已死,我们没必要再承认司马煜的合法性!”
邵明珠听着百官的议论,心中暗自冷笑。他知道,这些官员们表面上是在质疑司马煜的身份,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的利益盘算。而他,早已做好了准备。
“诸位!”邵明珠高声说道,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司马煜的身份问题,确实值得讨论。但眼下最重要的是稳定朝局,推举新帝。至于司马煜的皇帝身份……我们可以暂时搁置,待新帝登基后再作定夺。”
他的话音刚落,和峤便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道:“侯爷所言极是。司马煜的身份问题,确实不宜在此刻讨论。但臣以为,我们可以保留他的谥号,以示对先帝的尊重。”
邵明珠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和大人所言极是。司马煜在位期间,为人宽厚,确实值得尊重。既然如此,我们就给他一个谥号吧。”
百官们闻言,纷纷点头附和。他们知道,邵明珠跟和峤的意见已经代表了朝堂的主流声音,他们没必要再提出异议。
“既然如此,那就给司马煜一个谥号吧。”邵明珠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
百官们纷纷跪倒在地,高声说道:“臣等遵命!”
经过一番讨论,百官们一致同意给司马煜谥号为“仁”。于是,司马煜的谥号便定为“晋仁帝”。
朝会结束后,邵明珠独自站在大殿外,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默默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他知道,司马凝霜的“死”将引发朝堂上的巨大震动,而他必须尽快稳定局势,确保洛阳城内的百姓和官员们不会因此陷入混乱。
宁康宫内,烛光映照出皇后崔雨蝶那张苍白而憔悴的脸庞。她坐在梳妆台前,手中握着一枚玉佩,那是司马煜曾经送给她的定情信物。她的眼中满是泪水,却倔强地不肯让它们流下。
“陛下……陛下……”崔雨蝶低声喃喃,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悲痛与绝望。
当她听到了司马煜的死讯。那个她深爱的男人,那个她愿意为他付出一切的男人,竟然在一场大火中离开了人世。崔雨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的心中仿佛被撕裂了一般,痛得几乎无法呼吸。
“皇后娘娘,您……您节哀啊!”一旁的宫女小心翼翼地劝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
崔雨蝶抬起头,目光空洞地看着那名宫女,声音沙哑:“节哀?你让我怎么节哀?陛下他……他走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宫女闻言,顿时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倒在地,连连磕头:“皇后娘娘,您千万别这么说!陛下虽然驾崩了,但您还要保重身体啊!”
崔雨蝶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保重身体?没有陛下,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她站起身,目光坚定地走向房间的一角,那里悬挂着一条白绫。崔雨蝶伸手抚摸着那条白绫,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陛下,您等等我……我这就来陪您。”崔雨蝶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温柔。
她将白绫抛过房梁,打了一个结,随后站上凳子,将头伸进了白绫中。
“皇后娘娘!不要啊!”宫女见状,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冲上前,一把抱住崔雨蝶的腿,声嘶力竭地喊道,“快来人啊!皇后娘娘要上吊了!”
几名太监闻声冲进房间,见崔雨蝶已经将头伸进了白绫中,顿时吓得脸色苍白。他们连忙冲上前,七手八脚地将崔雨蝶从白绫上抱了下来。
“皇后娘娘!您这是何苦啊!”一名太监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陛下虽然驾崩了,但您还要保重身体啊!您若是出了事,我们这些奴才可怎么活啊!”
弘训宫内,羊献容正在点香。就在这时,一名宫女匆匆走进房间,低声禀报道:“皇后娘娘,刚刚传来消息,陛下……陛下在永乐宫的大火中驾崩了。”
羊献容闻言,手中的香炉微微一颤,但她的脸上却没有丝毫波动。她轻轻放下香炉,语气平静地说道:“知道了,你们都退下吧。”
宫女们闻言,纷纷行礼退下。房间内,只剩下羊献容一人。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夜色,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明珠……这就是你的计划吗?”羊献容低声喃喃,语气中带着几分了然与期待。
她知道,司马煜的“死”不过是邵明珠精心设计的一个局。为的就是让司马凝霜假死脱身,彻底摆脱皇位的束缚。而她,作为邵明珠的另一个女人,自然也明白这一切背后的深意。
“陛下脱身了,那下一个……是不是就到我了?”羊献容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几分期盼。
她转过身,走到梳妆台前,轻轻抚摸着邵明珠送她的那枚玉佩,眼中满是柔情。她知道,邵明珠的心中不仅有司马凝霜,也有她。而她,早已将全部的心意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侯爷,妾身真的期盼那一天的到来。”羊献容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温柔与坚定。
她知道,邵明珠的计划一旦成功,自己也将有机会与邵明珠一起离开这座冰冷的皇宫,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侯爷,你放心,妾身一定会等你。”羊献容低声喃喃,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
她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下了一封信。信中,她将自己的心意全部倾诉,也将自己对未来的期盼一一写下。她知道,这封信或许永远无法送到邵明珠的手中,但她依然愿意将自己的心声寄托在这字里行间。
写完信后,羊献容将信折好,放入一个精致的木盒中。她轻轻抚摸着木盒,眼中满是柔情。
“侯爷,妾身等你。”羊献容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期盼。
夜色深沉,弘训宫内一片静谧。羊献容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夜色,心中默默祈祷:“明珠,你一定要平安无事。等你带我离开这座冰冷的皇宫,去过我们想要的生活。”
她知道,未来的路将充满艰险,但只要邵明珠在,她就无所畏惧。因为,他是她唯一的希望,也是她心中最深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