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少年天子
邵明珠踏入皇宫时,天色大亮。上午的阳光洒在宫墙上,给这座古老的宫殿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他步履匆匆,心中盘算着迁都的最后安排,却在穿过御花园时,忽然听到一阵清脆的笑声。
他抬头一看,正是上次那群向他索要见面礼的小公主们。她们正聚在一棵梅树下,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她们见到邵明珠后,并没有像上次那样围上来吵闹,而是规规矩矩地站成一排,齐声行礼:“见过万户侯。”
邵明珠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过来。想必是上次她们回去后,被各自的母妃或嬷嬷责备了一番,这才变得如此乖巧。他心中不由得一软,走上前去,语气温和地说道:“公主们不必多礼,今日怎么这么规矩了?”
那群小公主互相看了看,谁也没敢说话。其中年龄稍大的公主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万户侯,上次是我们不懂事,回去后被母妃训斥了。我们不该向您索要礼物的。”
邵明珠笑了笑,从袖中掏出一把金豆子,摊开手掌,温和地说道:“无妨,上次是臣考虑不周,只给了你们每人一颗金豆子。这次臣特意多带了些,你们每人再拿一颗吧。”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这群小公主并没有像上次那样争先恐后地伸手去拿金豆子,而是齐齐摇头,最小的那个公主甚至后退了一步,怯生生地说道:“万户侯,我们不能要了。母妃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邵明珠见状,心中既欣慰又有些心疼。他蹲下身,与她们平视,语气更加温柔:“公主们不必如此拘谨。臣是你们的万户侯,给你们金豆子,不过是表达一点心意。你们若是喜欢,尽管拿去便是。”
然而,那群小公主依旧摇头,谁也没有伸手。年龄稍大的公主抬起头,眼中带着几分愁容,低声问道:“万户侯,我们真的要离开洛阳了吗?”
邵明珠闻言,心中一沉。他知道,迁都之事对这些年幼的公主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变故。他点了点头,语气温和而坚定:“是的,咱们要到蓟县去了。那里虽然离洛阳很远,但也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最小的那个公主眨了眨眼睛,天真地问道:“万户侯,蓟县好玩吗?有洛阳这么热闹吗?”
邵明珠笑了笑,伸手轻轻摸了摸她的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怀念:“蓟县是臣的老家,虽然不如洛阳繁华,但也有许多有趣的地方。那里有广阔的草原,有清澈的河流,还有许许多多你们没见过的新鲜事物。到了那里,臣一定带你们去玩,绝不会让公主们失望的。”
最小的公主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但很快又低下头,小声说道:“可是……我还是舍不得洛阳。这里有我的花园,有我的小兔子,还有我的朋友们……”
邵明珠心中一酸,他知道,这些公主们虽然年纪小,但也懂得离别之苦。他轻声安慰道:“公主不必难过,到了蓟县,臣会为你们建一座更大的花园,养更多的小兔子。至于朋友们,他们也会随咱们一同去蓟县,你们依旧可以在一起玩耍。”
年龄稍大的公主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低声说道:“多谢万户侯。我们会听话的,不会给您添麻烦。”
邵明珠站起身,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些公主们虽然身份尊贵,但在这乱世之中,也不过是无辜的孩子。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护她们周全。
“好了,公主们快回去吧,臣要去见陛下了。”邵明珠温和地说道,“再过几日,咱们就要启程了。你们好好休息,养足精神,路上才不会累。”
那群小公主齐齐点头,向他行了一礼后,便手拉着手,缓缓离开了御花园。邵明珠站在原地,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他知道,迁都之路充满艰险,但这些孩子们的天真与期盼,却让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他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渐渐暗下的天空,心中默默发誓:“无论如何,我都要护住她们,护住这大晋的未来。”
邵明珠踏入永康宫时,殿内一片静谧,只有幔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映照出司马邺伏案练字的专注身影。少年天子手握毛笔,神情肃穆,一笔一画间透着几分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邵明珠站在殿门口,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片刻后,司马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抬起头来,见是邵明珠,连忙放下笔,起身微微行礼,语气恭敬:“邺儿见过老师。”
邵明珠快步上前,扶住司马邺的手臂,语气中带着几分愧疚:“陛下不必多礼。臣作为陛下的老师,却未能尽到教导之责,实在是臣的疏忽。如今迁都之事繁重,臣抽不开身,等咱们平安抵达蓟县后,臣定会专心于陛下的功课,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司马邺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有老师的辅佐,朕相信我大晋一定会中兴。只是……”
他说到这里,语气突然变得犹豫,眉头微微皱起,似乎有什么难以启齿的心事。邵明珠见状,心中一紧,低声问道:“陛下,您有什么心事,尽可以跟臣说。臣虽不才,但定会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
司马邺沉默片刻,随后叹了一口气,目光中带着几分忧虑:“老师,朕……朕担心到了蓟县后,王浚会成为第二个司马越。”
邵明珠听到这句话,心中一震。他知道,司马邺虽然年纪尚轻,但心思却极为敏锐。王浚的野心,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而司马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旧事,更是让司马邺心有余悸。
邵明珠沉吟片刻,语气郑重:“陛下,您的担忧不无道理。王浚手握重兵,又掌控幽州,确实有成为第二个司马越的可能。但陛下不必过于忧心,臣已有所安排。”
司马邺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老师有何安排?”
邵明珠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陛下,王浚虽有野心,但他也并非不可制衡。您别忘了臣是拓跋猗卢、慕容廆的女婿,他们手中握有鲜卑骑兵,足以牵制王浚的势力。此外,王浚虽掌控幽州,但他在朝中并无根基,只要陛下在蓟县站稳脚跟,逐步收回权力,王浚便难以翻起大浪。”
司马邺听完,眉头稍稍舒展,但眼中依旧带着几分疑虑:“老师,王浚毕竟是您的……后台,您真的愿意为了朕,与他为敌吗?”
邵明珠闻言,心中一阵复杂。他知道,司马邺的疑虑并非没有道理。王浚对他有知遇之恩,但他更清楚,自己答应过凝霜要效忠大晋,效忠眼前的这位少年天子。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陛下,臣虽受王浚提携,但臣的忠心,始终属于大晋,属于陛下。若王浚真有异心,臣绝不会坐视不理。”
司马邺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轻轻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释然:“有老师这番话,朕便放心了。朕相信,只要老师与朕同心协力,大晋的中兴便指日可待。”
邵明珠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宽慰:“陛下放心,臣定会竭尽全力,辅佐陛下成就大业。”
司马邺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老师,迁都之事准备得如何了?朕听说石勒的军队已逼近洛阳,咱们是否来得及撤离?”
邵明珠神色一肃,沉声道:“陛下放心,迁都之事已准备妥当。明日一早慕容皝他们就到了,最快五日后便可启程。臣已安排重兵护送,沿途也有王浚的骑兵接应,绝不会让石勒有机可乘。”
司马邺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欣慰:“有老师在,朕便安心了。”
邵明珠微微颔首,随后又叮嘱道:“陛下,近日您好好休息,路上恐怕会有些辛苦。”
司马邺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朕明白。老师也要好好保重,明日还要劳烦您操持大局。”
邵明珠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后退出了永康宫。走出殿门后,他抬头望向夜空,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迁都之路充满艰险,而蓟县之行,更是他与王浚之间博弈的开始。但他更清楚,自己肩负的不仅是司马邺的信任,更是大晋的未来。
“无论如何,我都要护住这大晋的江山,护住这位少年天子,这是我对凝霜的承诺!”邵明珠在心中默默发誓,随后迈步朝宫外走去,身影在红色的宫墙中显得格外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