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云收夏暑
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姐,快点!快点!都淋湿了!”未绾在小亭子里大喊。
雨越下越大,就算是童话故事里的巨人拿着大罐子往下倒,也就这样了吧!
尤其在这样空洞的密林高山之上,雨水打在地面上的声音“噼噼啪啪的”像是瀑布声震动山谷。雨水湍急,顺着往下的石阶奔腾直流,冲击着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未曦和胡一鹤到达竹亭的时候,全身已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流,衣服湿哒哒地贴在皮肤上。
姜南未绾着急的在未曦身上用手擦拭:“天啊!淋成这样了,拿什么擦一下最好了,这会儿气温变凉了,别再感冒了!”
“来了,来了!快,用毛巾擦一下。”白舸从亭子旁边一个小屋子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两块毛巾。未绾赶紧接过一块给她姐姐擦拭。白舸拿着另一块递给了胡一鹤。
片刻忙碌之后,大家才静下来仔细地查探起亭子周围的一切。
从刚才的小屋子里走来出一个约莫50多岁的男士,他对着众人说道:“这雨啊,一时半会停不了,你们在这里避雨休息下吧,雨停了再上山。屋里有热水,需要的话进来取。”
众人对着他连连道谢。
这个竹亭角落里摆着两张桌子几把椅子,中间还有一个石桌,围着4个圆柱形石凳,大家围着石桌坐下来。
这才看清正对面有一条通往山下的泥土路,被铁网挡上了。在这条路的左边有一口井,井口用水泥围成一个正方形,边上还有一个盛水的黑棕色瓷缸,用木头做的圆形盖子盖着。缸身上立着一个塑料牌,写着:“请勿洗手!”
“大哥,这里的井水可以饮用的吗?”姜南对着站在一旁的那位男士问。
“那是自然,这口井是专门用来储藏山泉水的,我们山上人饮用水都是来这里取,这可是最纯净且甘甜的山泉水,山下咱们饮用的大都是净化水,和这个没法比。”那位大哥很自豪地给大家讲起了山泉水的妙处。
“那边,看到了吗?”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亭子的正对面一棵小树上挂着一面四方形黄底红色锯齿边的旗子,上面写着:“泉水泡茶”。
“八分的茶用这山泉水可是能泡出十分的香与甜!要不要来一壶?”大哥饶有趣味地用很期盼的眼神看着大家。
胡一鹤看看未绾,未绾正暗自欣喜,她此行的目的不就实现了嘛!
“正合我们心意呀!这位大哥,山泉水泡茶来一壶,绿茶即可。你帮我们把茶和水取来,让这位小姑娘泡给我们喝。”胡一鹤指着未绾告诉那位男士。
“好来!你们稍等一会哈,我把水烧开给你们拿来。”大哥兴高采烈地进到小屋里忙活起来。
胡一鹤接着跟大家讲起了茶和水如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好茶,好水,这可是爱茶之人的初心和最终追求。对于茶来说,最好的水是最天然,最单纯的。”
“那经过处理的水也是纯净之水,为何不行?”姜南不解的问。
这个未绾可是懂得的,她抢话道:“处理过的水因为要经过很多工序,中间会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咱们华夏史上的‘茶圣’陆羽就说过:‘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说的就是山泉水。它可以让茶水颜色明亮,而且能激发出茶最好的味道。”
未绾话音即落,白舸雷鸣般的掌声密集而起。大家也都纷纷鼓掌表示赞赏。此时的未绾也沉浸其中洋洋自得。
说话间,开水和茶叶茶具已摆在石桌上,未绾给大家来了一段精湛的茶艺表演。这段表演可谓是美轮美奂如同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优雅而富有韵律。
未绾动作娴熟轻盈,推手抬手间处处显露出我们华夏千年的传统礼仪和文化的传承与延续。真是赏心悦目,让人感慨万千。特别是白舸,眼睛就从未在未绾身上离开过半刻,看的如痴如醉,神魂颠倒。
姜南窃笑一声,调侃他:“白舸,你再这么看,未绾就被你看没了啊!”
未绾转头朝他“哼”了一声,白舸慌慌地去重新拿了开水来。
几杯茶下肚,雨势减弱了不少,估计是巨人的罐子倒的只剩下“哩哩啦啦”一点了。这雨下得人消沉,大家也渐渐无聊下来。
白舸忍不住抱怨起来:“这雨还不停?!下了将近一个小时了。”
“每年这山上的雨水要比山下多下一半呢!不然这山上的植被怎么如此茂盛。我每个月大概有20天都在这里,哪天下雨,我抬头看看云彩就晓得八九成,你们不信现在山下还是艳阳天哪!”那位大哥从屋子里探出头来,看着等的着急的他们,随意聊着。
“再等会吧,昨天也差不多这个时候下的雨,时间也差不多1个多小时。
这回雨小的多了,继续上山是不行,往上的石梯可不像下边那些,三弯九转,蜿蜒盘旋都不给你留喘气的机会,现在下过雨,石阶湿滑,安全起见还是改天再来吧!
看到右边那条小道了吗?你们可以去那边看看,走100多步,有个观音殿的旧址,它的旁边就是我们这山上最着名的‘甘露泉’。”
几个人一商议,听劝的站起身来前往‘甘露泉’的方向走去。
往右一转弯,一条弯弯曲曲的沙石小路出现在面前,这条小路与其他地方风景有些许不同,沿着小路两边竟多出几棵果树来。
树上结满了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果子,有的果实红彤彤像毛绒球;有的绿油油圆溜溜像缩小了十几倍的小苹果;有的一串一串红彤彤琉璃球似的果子挂满树枝;还有的像小灯笼的果子。
白舸顺手摘了一些递给未绾,未绾嗤之以鼻,对着白舸又是一个白眼:“吃吧!最好有毒,最好能毒性发作让人闭嘴的那种!”
“嗐!你这人,咒我呢!你尝尝,真的好吃!”白舸糟了白眼还要热脸贴冷屁股,小跑着紧追在未绾身后。
走过这几棵果树,前方出现一个巨大的崖壁,上面刻着红色的“甘露泉”三字,下面是石砌的一个长方形泉池,只见池不见泉,如今泉池早已干涸。
“这‘甘露泉’三字可是乾隆皇帝御笔题写。泉水从石头缝隙中流出,像露珠一般,清冽甘美,才得名‘甘露泉’。只是现在早已没有了先前的涓涓彻夜流淌的清泉,也没有了以前的幽静之美,很是遗憾啊!”胡一鹤看到此刻的甘露泉,不免惆怅怀念。
再看白舸和未绾,早已走到一旁,他俩站立在一个小摊位旁边。未绾在一个红色绸条上写下:一九八二 九月三日生 钟未......”
“写什么呢?一九八二?你属狗的?!哈哈哈!”白舸没等未绾写完名字就禁不住大笑起来。
“说什么呢!我给我姐写的,给她祈福的!”未绾不耐烦地说道。
“我以为你给自己写的呢!你们姐妹还真是情深。”白舸说完看着未绾将写完的红色绸子挂在一棵粗壮的大树上并双手合十紧闭双眼,嘴里默念着什么。
姜南看到,也学着未绾,在树上挂起祈福红条。胡一鹤看着未曦站那里不动,不禁问道:“你不去祈福挂一个?”
未曦浅浅一笑:“我要祈福的太多,可能要挂很多条了。”
胡一鹤哈哈大笑,“你还真是贪心!”说完二人一阵爽朗的欢笑声。
未曦望着眼前这一片“红”树林,几乎每一棵树上都挂满了红色的祈福绸条,它们随着微风在山林左右飘摇,像是回应人们写下的愿望祈祷。
他们有祈福健康的,有祈福学业的,有祈福财运事业的,还有祈福姻缘的吧!他们写下的词肯定很动听,祝福肯定最真切。而整个山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温柔慈悲,所有的花草树木更加繁盛,虫鸟蜂蝶也更加有灵性,多么美好!多么神奇!
胡一鹤望着入神的未曦,好像有一股幻觉出现。他看到她的头顶竟有一团淡淡青绿色的云雾萦绕,再看看其他人,皆没有,他慌乱了!
顿觉头昏蒙蒙的,使劲眨了眨眼睛,他觉得一定是幻觉,再睁开眼细看的时候,刚才的云雾又消失了!
“难道真的是幻觉!”他很是不解,又不得不强作镇定。
未曦察觉到他的不对劲,用手扶住他的胳膊,紧张地问他:“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没事!刚才有点眩晕,估计是累了,没事的!”胡一鹤另一只手在未曦面前摇摆了几下,看着未曦,用眼神告诉她,不必担心!
白舸看到立马跑了过来,“哥!怎么了?”又看了看时间,已经下午5点钟了,对着大家说道:“时间不早了,咱们尽快回去吧!山下师傅说6点就闭山,咱们得赶在这个时间之前下山。”
未曦和胡一鹤他们两个人身上还是湿漉漉的,这时候山高风急,白舸的话也提醒了未曦,她看着胡一鹤的状况不是很好,也担心地说道:“那咱们赶紧回去吧!刚才淋了一场雨,这会山里凉,白舸你扶着你哥,咱们时间还算充裕,不必太急赶,慢慢下山吧!”
除了担心和紧张,未曦心里也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刚才胡一鹤看她的眼神,里面除了安抚她的意思,总觉得好像还有一点别的东西,她说不清楚。有那么一瞬她好像被什么东西扎到一下,脑袋发紧。
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还是下山要紧。
他们几人不紧不慢下了山,从山口出来,有个分岔口,出现两条路,一条是他们来时走过的,而在另一条小路上,草丛里立着一块半人高的牌子,写着“莫走回头路,由此路下山”。大家即刻明了,从此路下山而去。
下了山接着就是停车场,大家相互告别寒暄几句,客气地约定有机会再见。
未曦走到车前,回转身对胡一鹤和白舸说:“上一次送我回家,还没说声谢谢!改天有机会去我书馆,请你们吃饭吧!”
“好啊!好啊!有机会一定去的,未绾你也在吧?!”白舸急切的回答着,生怕胡一鹤先给拒绝了。
未绾则调皮的说道:“一鹤哥哥若是去,那咱们自然是举双手欢迎的,至于你呢......还是别去了!我怕忍不住会把你赶出来,那就尴尬了!”
“没关系,我脸皮厚着呢,你赶我我也不走!再说你哪能好意思的啊,我也是客嘛!”
“切!可不,你就是克我!”没等白舸说话,未绾径直打开车门上了车。
胡一鹤看着未曦,道:“有机会一定再去,你们一路上小心行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