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幕下众人的翘首以盼下,天幕水波微动,三天后如约而至。
李世民回想三天前天女最后讲的那个趣事,道:“这次莫不是说的是‘李白’?”
这次陪在他身边的,除了心腹重臣,还有他的皇后。
而在另一时空的汉朝,刘彻依旧选择独自在宫殿前观看,只是这次带上了霍去病。
******
在现代的玉不识今天换了一身素色的战国袍,端坐在系统的屏幕前,等待着直播开始前的动画播放完毕。
三天前,系统在结算观看值后,告知了她已经连接上一个新的位面,时间在秦始皇27年,即泰山封禅前一年。
玉不识自然为新加入的位面欣喜不已,这可是秦始皇哎,老祖宗啊!现在的主题是诗人,对朝代的有用有限,但不代表接下来的主题全然无用。当然,她也调整了一下接下来的要讲的主题,尽可能在保留诗人本色的基础上透露更多的信息。
******
秦,咸阳宫。
嬴政正看着面前两拨人在为封禅一事争吵。
正在此时,外面的宫侍进来禀报。“陛下,外面的天幕有动静了。”
嬴政挥手制止了殿中的争论,率先走出殿门,抬头看向天幕。
保持着对情况不明的天幕的担忧,蒙毅、蒙恬、李斯等人紧跟在自己陛下身后,也步出殿门,看向水波微动,逐渐显现画面的天幕。
首先是一道不似人声的话传播开来:【已连接q014-0027位面,开启直播。】
嬴政对这道声音中的内容很是好奇。“q014-0027”是什么意思?“位面”又是什么?“直播”又是个什么东西?
他看着逐渐清晰的天幕,简要吩咐道:“记下来。”
李斯闻言直接安排了下去,并亲自动手记录天幕的变化和内容。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嬴政忽然的笑了一声:“秦汉?”
李斯记录的动作一顿,而后很快地继续。
随着童声一同隐去的画面很快又重新亮起,取而代之的是满墙书架前的白衣女子。
【各位新旧朋友,大家好,我是主播-玉不识。】
【今天又有新朋友的加入,所以我在这里再次做个简单介绍。】
【这个直播主要是想着和大家聊一聊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灵魂,聊一聊那些恒久流传的文化烙印。华夏上下五千年,千年积淀,源远流长,每一次读史,总会被其中璀璨的文化和难以抹去的遗憾所感动。而现在,大家会跟随我,一起去见证那些有情、有义、有爱、有诗、有歌、有梦的时代。】
【在我国历史上,除开那些引人瞩目的帝王将相,澎湃不息的文脉也足够令人神往,而诗歌更是其中璀璨的明珠,可以说,唐诗宋词的存在得以让我们窥见那段群星璀璨闪耀时光里的一隙。今日,我将向大家讲述这些藏在诗词歌赋里的人物大家有着怎样的人生。当然,恒河沙数,我们也只能挑出一部分来介绍,当下的主题,是“诗家名人”。】
【由诗引人,由人探史。<诗家名人>第四期,“诗仙”李白。】
嬴政低声重复着玉不识的讲话内容:“新旧朋友,华夏五千年,帝王将相,唐诗宋词,诗家名人,第四期,诗仙李白。”
“真是有意思。”
蒙毅很快明白嬴政的意思。“新旧朋友,我们是‘新’?唐诗宋词……前面有提到‘唐’和‘宋’。我们现在看的是第四期,前面应该还有我们没看到的内容。”
李斯现在主要的注意力全在抄写上,但也分出一部分心神关注陛下。
这里面透露出的信息有点多,其中更是有嬴政关注的重点。李斯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
嬴政自是知道他们闭口不言是为了什么。他希望秦朝的江山可以传承千秋万代,他取作“秦始皇”正是因为此,但天幕告诉他秦朝没能长长久久,后面还有什么汉唐,他虽然失望,但还不至于失智。
希望这个天幕可以告诉他足够多的信息吧。
【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觉得他像是肆意的风,像是飘逸的云,像是畅快的雨,像是浓烈的酒。他是盛唐的历史长河中璀璨生辉的明珠。】
【在千百年间,李白这位盛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以其超凡脱俗的风采、豪放洒脱的个性和才华横溢的诗词,成为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心中的偶像和赞美对象。李白飘逸绝伦、侠肝义胆、豪气干云——他既是风流倜傥的儒生,又是遗世独立的仙人,还是手执利剑的侠客和才情出众的名士。】
“风,云,雨,酒?这都是什么形容?”
“儒生,仙人,侠客,名士?看起来很复杂?”
“看起来,天上讲的人对这个‘李白’很是喜欢?”
不同的人对李白的形容关注皆是不同。
【李白是诗词史上最闪耀的一颗星辰。他从盛唐走来,一路纵情高歌,一腔豪气洒脱,一身浪漫情怀。余光中曾这样形容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齐己读李白诗集这样感叹道:“锵金铿玉千馀篇,脍吞炙嚼人口传。”杜甫也曾这样回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他更是这样赞美李白:“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说到这里,也许很多人会好奇——李白为什么这样让人魂牵梦绕?李白的诗又有什么样的魅力?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进入李白那豪放飘逸、气象不凡的诗中世界。】
说到这里,大家都对李白有了好奇。观看过前面几期直播的人,自然注意到了玉不识那激昂的态度。而第一次观看直播的秦朝诸人也从那大片的赞美之词关注到了这个“诗仙”。
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