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萧徽旭身着一身黑衣,金龙点缀,棱角分明的脸庞犹如雕刻般冷峻,青玉缎带,头上戴着精致花纹金冠,面白似玉,墨眉似剑,一双幽深至极的眸子,流转着捉摸不透的幽光。
他坐在皇宫椅上,额间的青筋微微暴起,萧徽旭在下完早朝之后就一直在长生殿等着虞薇,没想到她当真遵守昨夜所说的话,竟一步都不想再踏进这里了。
陈良擦了擦额间因气氛过于沉重而流出的汗水,心中暗自咋舌,也不知道陛下这是怎么了,自从昨天晚上从慈宁宫回来之后,整个人就一直不对劲。
如今便是连午膳也不想吃了,这可把他急坏了,他的眼珠子滴溜地转,心中想着陛下这般,肯定与虞小姐有关,便小心地上前提供建议道:“陛下。”
萧徽旭本就内心压抑着怒气,见有人出声更是觉得不耐,他拧了拧眉,“说,若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别怪朕摘了你的脑袋。”
陈良一听,顿时把自己要说的话说了出来,毕竟陛下生气了,就说明他这番举动还没有彻底踩到他的雷线上,不然等待他的不是萧徽旭的不耐,而是他下旨把他拖出去的旨意了。
陈良弓着身子,道:“陛下,太后娘娘的身子在虞姑娘进宫之后便变得越发地好了,陛下是否要去慈宁宫探望一下……太后娘娘?”
萧徽旭听闻,嘴角扯出一声笑容,道:“你这老狗!”
说完他便起了身,开怀道:“既然母后的身子快好了,朕这个做儿子也应该去探望探望”
他挥了挥宽大的衣袖,指着陈良,大笑道:“赏!”说完他便快步地走向外头。
陈良瞬间喜笑颜开,跟着萧徽旭离开了长生殿。
慈宁宫。
一名宫女走进殿内,往红竹耳边说了一句,随后红竹对着太后说道:“太后娘娘,陛下来了。”
太后的手搭在虞薇的手上,正和虞薇说着体己话,听到红竹的话之后有些讶异,这不过三日,萧徽旭又来了一趟?
要知道平日里他都是固定五日才来一趟慈宁宫的,赶上政务繁忙的时候更是有十几天没有来这,她心中疑惑,莫非萧徽旭想跟她说些什么?
虞薇坐在太后的身旁,自然也听到了红竹的话,她抿了抿红唇,纠结了一会,还是起了身,双手交叠在身前,对着太后说道:“姑母,既然表哥来了,想必是有要紧事要和您说,薇薇就不打扰你们了。”
太后挑了一下眉头,想让虞薇跟萧徽旭打声招呼再走,但又想到昨日虞薇已经去过了长生殿,此时打招呼已经没有了意义,再加上虞薇陪她也够久了,便点头答应了。
“薇薇,哀家估摸着为你裁制的衣裳已经给你送过去了,回去记得试穿一下,免得明日穿的不舒适,要知道你明日可是宴会的主角,可得惊艳四座才是。”
虞薇的耳后慢一拍地烧了起来,脸颊染上了绯红的红晕,唇瓣被她咬住,轻微红肿了气力啊,透出艳极的血色,害羞道:“姑母……”
“好好好,姑母不逗你了,你快回去吧。”
虞薇拍了拍脸颊,感受到脸上的滚烫变凉了一点之后,就带着管鹊离开了正殿,离开的时候还注意了一下萧徽旭进来的道路,免得和他碰上。
等到萧徽旭进了正殿的时候,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没有想要见的人,迈开步伐,走到太后面前,撩起眼皮看了一眼太后面前桌子上还散发着热气的茶杯,狭长冷淡的眼底尽是深沉墨色,向太后请安之后,他冷淡开口道:
“母后刚才这里可是有客人在?”
他坐到太后的对面,视线投向桌上的茶杯。
太后顺着萧徽旭的视线看过去,摆了摆手,“哪有什么客人,刚才在这的不过是薇薇罢了。”
她笑道:“薇薇这孩子听到你来了,便想着你有要事要和哀家说,便自顾自地先下去了。”
萧徽旭低头,摩挲了一下自己的指尖,眉头紧皱,眼神晦涩不明,像是一汪深潭,暗道一声:果然。
她就是刻意躲着他。
他微微侧头,嘴角轻扬克制又隐忍,装作不知情,一脸疑惑,对着太后打听道:“母后这几日大费周章地摆弄宴会,是要?”
太后想起时间确实赶了一些,她都没来得及跟萧徽旭说起这件事,本来这种事情也不用跟他说,毕竟这应该是皇后应该询问进度的,但皇后被禁足了之后,便没有再过问了。
现在萧徽旭提起,太后自然知无不言:“薇薇也及笄了,应该给她找一位夫婿了,哀家啊,就想着让京城中的有为儿郎请过来,给薇薇挑一位最好,最合适的夫君。”
萧徽旭俊美的脸上清冷无温,黑眸幽冷,氤氲着浓浓的危险气息。
他嘴角挑起一抹笑容,“母后,你说得对,这场宴席朕也来参加,毕竟朕也能把关一下,免得薇薇被骗。”
太后的右眉微挑,似乎在疑惑自己的这个儿子什么时候这么有闲心了?
想到萧徽旭一进来就围绕着虞薇身边的话题来讲,太后心中仿佛明白了什么,此刻见到萧徽旭周身散发着的冷气,心中的猜测又有了几分真实。
她试探道:“旭儿,薇薇的婚事由哀家和她母亲把关,你一个男人,想必不会太懂。”
听到母后口中拒绝的话,萧徽旭抿了抿唇,“母后,这男子的品行自然是男子来看,才不会有大的出错,再说了,有朕把关,也能显现出薇薇在母后心中的分量来。”
太后暗道,果然被她猜对了。
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裳,咳嗽一声:“旭儿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就依你的吧。”
见萧徽旭说完这些话之后就沉默了下来,太后适时道:“旭儿可有要事?”
萧徽旭嘴角扯出一抹笑出来,“并无大事,只是来看望一下母后罢了,现在看来,母后的身体已经好了。”
见太后点了点头,萧徽旭接着道:“既然母后无事,那儿臣便先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