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率领的审计组进入青山镇后,行动极为低调。表面上,他们只是例行检查,但在沈放提供的线索指导下,重点审查了几笔问题资金的流向。
一周后,陈涛将审查结果整理成了一份简报,亲自送到沈放手中。他脸色凝重地说道:“小沈,这次的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这几笔账目确实存在挪用资金的情况,而部分资金甚至流向了私人账户。”
沈放翻阅着简报,眉头紧锁:“私人账户?能查到具体是谁吗?”
陈涛点头说道:“初步确认,这些账户和镇上的李建军,以及县财政局的周志远有关联。而且,这只是我们查到的表面问题,背后可能还有更深的利益链条。”
听到这话,沈放心中掀起了波澜。他本以为只是李建军一个人贪污资金,没想到县里也有高层涉入其中。
“陈哥,这件事不能拖太久,必须尽快向书记汇报,让他拍板。”沈放语气果断,目光中透着一丝冷意。
当晚,沈放将审计简报送到郑建国家中。郑建国看完后,脸色阴沉得可怕:“沈放,你的判断是对的。这绝不是孤立事件,这帮人已经胆大妄为到这种地步了!”
“书记,我建议立刻对李建军展开调查,必要时联系市纪委,请求上级支持。”沈放毫不犹豫地提议。
郑建国点了点头:“李建军是突破口,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周志远。如果县里的财政系统出了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会亲自向市里汇报,你这边继续盯紧青山镇,务必掌握更多直接证据。”
“明白,我一定不负所托。”沈放坚定地回答。
与此同时,李建军也察觉到了危险的临近。审计组的到来让他如坐针毡,几次试图向周志远求助,却被后者以各种理由搪塞。
“老周,纪委那边查得越来越细了。你不是说早就打点好了吗?为什么现在风声这么紧?”李建军在电话里压低声音,语气中透着急躁。
周志远冷哼一声:“别慌!他们就算查,也需要时间。只要我们这边守住关键点,就不会出事。”
“可万一沈放继续追查呢?”
“他不过是个秘书,没有实权,只要我们小心点,他奈何不了我们。”周志远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但内心却也不禁感到一丝不安。
挂断电话后,李建军决定采取更激进的手段。他联系了一位老朋友,青山镇本地的商人赵洪:“老赵,你最近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
赵洪沉默片刻,低声说道:“听说纪委的人在查扶贫资金的事,你最好小心点。实在不行,就找个机会甩锅。”
“甩锅?”李建军冷笑道,“这些账目都和我有关系,能甩给谁?”
赵洪眼神微微一亮:“镇上的赵明辉不是一直负责财务吗?要不……”
李建军眼神一闪,露出一抹阴冷的笑意:“好,就按你说的办。”
几天后,赵明辉突然被人举报,说他在扶贫资金的账目中动了手脚。纪委迅速介入,将赵明辉带走调查。然而,沈放第一时间察觉到,这不过是李建军的一次抛弃卒子的反击。
“果然,他们狗急跳墙了。”沈放喃喃自语,随后立刻联系陈涛:“老陈,赵明辉只是个小角色,绝不可能是主谋。他被扣上的这些罪名,一定是有人故意嫁祸。”
陈涛冷静地说道:“我也觉得蹊跷,正在对他的供词进行分析。不过你那边如果能再提供一些证据,最好能直接指向李建军或周志远,那就更有说服力了。”
沈放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计策:“好,我会想办法让他们露出真面目。”
沈放决定主动出击。他私下联系了赵明辉,通过家属传递了一封信:“只要你如实交代,我可以保证你只是个被利用的替罪羊。相反,如果你继续隐瞒,下场只会更惨。”
赵明辉最终崩溃,在审讯中供出了更多内情:“这些账目,都是按照李乡长的意思处理的。而每次大笔资金的分配,周志远都会亲自过问。”
与此同时,沈放还秘密联系了赵洪,利用其商人的身份让他无意中透露出李建军的真实意图。通过一系列录音和对话记录,沈放掌握了更有力的证据。
几天后,沈放将所有证据提交给了郑建国。郑建国亲自联系了市纪委,决定展开一次大规模行动。
当天清晨,李建军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突然几名纪委工作人员走了进来:“李建军同志,请您配合调查。”
李建军脸色骤变,试图辩解:“调查?我有什么问题?”
为首的纪委干部冷冷说道:“有人举报您在扶贫资金上存在挪用和贪污行为。我们已经掌握了初步证据,请您跟我们走一趟。”
同一时间,县财政局的周志远也被带走调查。这一场暗流涌动的斗争,终于迎来了初步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