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并不清楚,他自以为得计的手段实际上愚昧至极。
他以为只需,在家中简单地操作一番,就能轻而易举地伪造出一份遗嘱。若是真如他所想,那49城的警察的存在岂不成了摆设?
即便不是华国的警察,甚至轧钢厂保卫处的普通保卫员,也能轻易识破其中的真伪。
但易中海此时已经,被即将获得的聋老太太房产的喜悦冲昏了头脑,完全未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荒谬。
与此同时,在许大茂的带领下,保卫处的保卫员们分头行动,他们分别前往了派出所和街道办。
许大茂对保卫员进行了安排后,便亲自带领队伍,走了一趟这两个地方。
在与街道办和派出所的交涉中,许大茂明确表示,若有人持聋老太太的遗嘱,前来办理房产变更手续,他们必须立即通知轧钢厂的保卫处。
由于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是轧钢厂的职工宿舍,厂方对此有监督的权利和义务。
许大茂的这一提议,得到了街道办和派出所的认可和承诺,若有人前来,他们会第一时间通知轧钢厂。
至此,王龙针对聋老太太房产在街道办,和派出所的布局已悄然完成。
要知道在街道办,王主任见到许大茂,带着五个保卫员神情傲慢地到来时,对易中海和聋老太太的那点情感,或帮助早已化为乌有。
此时,他心中所想的是,既然聋老太太已经去世,她王爱华就不会再予以帮助。
易中海或其他人的所作所为,早就违背了她的内心原则。毕竟,聋老太太的人脉、关系,以及对她的牵制,都已随着她的去世而烟消云散。
因此,即使许大茂亲自前来,即使易中海手持遗嘱,他也打算亲自通知派出所。
如果遗嘱是真的,房产归易中海所有,又能如何?
但如果遗嘱是假的,易中海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这与王爱华无关,她这次要坚守公正执法的原则。
时间悄然流逝,许大茂回到轧钢厂后,向王龙汇报了这一系列的事情进展。
王龙对许大茂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再次承诺,只要许大茂干满半年,他会授予他大队长的职务。
随后,王龙和许大茂,一同回到南锣鼓巷95号院,回到四合院后,他们先后在闫富贵那里,上了一块钱的礼钱,毕竟也算是一个院子里的邻居。
王龙心想,聋老太太的房子都要交给他妹妹了,他上一块钱的礼钱已经算是非常大方了。
而且,聋老太太这一辈子,也总算是能够吃上三个菜了,至于第四个菜,王龙觉得她恐怕是无福消受了。
至于易中海的人品,在聋老太太对他,失去了任何作用的情况下,他根本不会去给聋老太太上坟。
而傻柱则是个大大咧咧的人物,他不是不愿意去,而是常常会忘记这样的事情。
当然,这些都只是王龙的内心想法。
至于易中海和傻柱,是否会超出王龙的认知,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这就见仁见智了。
这里要说一下,人这一辈子吃4个菜是有讲究的,不知道南方的朋友,有没有听说过这个讲究,
但是北方这边确实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
“一辈子吃不上四个菜”这句话在北方地区流传,是一种带有讽刺和诅咒意味的俗语。
这句话并不是指,一个人一生中只能吃四种菜,而是指人生的四个重要阶段或事件,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以下是“四个菜”的具体含义:
1.满月菜:指的是孩子出生后的满月宴。在传统习俗中,满月宴是为了庆祝新生儿顺利度过出生后第一个月而举办的。
然而新生儿本身,是无法参加并食用这些食物的。
因此,“吃不上满月菜”有时用来讽刺,一个人没有孩子,或者孩子无法存活到满月。
2.结婚菜:指的是结婚时的婚宴。结婚是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婚宴是庆祝新婚的重要方式。
新人在婚礼当天通常非常忙碌,需要接待宾客、敬酒等,因此很难有机会坐下来好好吃饭。
因此,“吃不上结婚菜”有时用来讽刺一个人,可能结不了婚,或者婚姻生活不幸福。
3.离世菜:指的是人去世后的葬礼或追悼会上的饭菜。
在传统习俗中,葬礼是家人和亲友送别逝者的一种方式,虽然会有饭菜准备,但逝者本人是无法食用的。
因此,“吃不上离世菜”有时用来,讽刺一个人去世后可能无人关心,或者没有后人为其办理葬礼。
4.贡菜:指的是祭拜祖先时准备的贡品。在传统习俗中,清明节、中元节等特定时节,家人会前往墓地或宗祠祭拜祖先,准备一些食物作为贡品。
这些贡品是献给祖先的,活着的人是不会食用的。
因此,“吃不上贡菜”有时用来,讽刺一个人可能没有后代,或者死后无人祭拜。
王龙在心中暗自琢磨着,至少在这餐饭上,聋老太太已经幸运地,尝到了前三个美味的菜肴。
然而,至于那第四个菜能否顺利品尝到,以及这背后所代表的人生圆满与否,那就不再是聋老太太自己所能决定的了。
这一切,都将取决于她选定的养老人——易中海和傻柱——是否能够对她尽心尽力的孝顺。
在这个瞬间,王龙不由得感慨万千。
他想通了易中海为何,会那般执着地寻找养老人,为何要在整个四合院里掀风起浪,搅得人心惶惶。
这一切的背后,还不是因为易中海心中充满了担忧,害怕自己在这辈子里,吃不上那象征着人生圆满的四个菜吗?
王龙深知,这四个菜不仅仅是一道道菜,更是一种象征,一种对人生圆满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