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易中海在轧钢厂,引起轩然大波被带走的同时,四合院这边也发生了一幕,让四合院的人们不可思议的事情。
众人只看到南锣鼓巷派出所的民警,步履匆匆地直接涌入四合院儿,连平日里喜欢在院门口,看门的三大妈都来不及询问,他们便直接冲到了后院儿。
在街道办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他们来到了聋老太太的家中。
之后民警们敲响了聋老太太的房门
随着门被缓缓推开,聋老太太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看着眼前这气势汹汹的一幕,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安。
最后民警同志对着聋老太太说,到聋老太,我们有事情,要把你带回派出所里进行询问,请你配合我们的工作
她知道,如果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不可能形成这种局面。
对于自己的询问,完全可以在四合院中进行,没有必要把自己带到派出所里。但现在这种情况,聋老太太知道自己无法拒绝。
然而,她还是强硬地问道:“有什么事情不能在四合院里面说吗?
要知道我可是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可经不起你们折腾了。一个不小心,别再把我折腾过去了。”
聋老太太试图用幽默化解紧张的气氛,但街道办的人员和派出所的民警都没有笑,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严肃
看到这一幕,聋老太太叹了口气,她知道躲不过这一劫,于是说道:“那好吧,我跟你们走。
让一大妈去隔壁院儿叫一辆板车,让板车拉着我们过去吧。”
对于聋老太太的提议,派出所和街道办的同志们,反而没有拒绝。他们也感觉到了,聋老太太的棘手,
这个老婆子,如果说一个不小心在过去了,那么责任谁来承担?
于是一大妈匆匆去隔壁院儿,找到了板车,回来时搀扶着聋老太太,往前院儿走去。这时,聋老太太捏了捏一大妈的手,对着一大妈说道:
“赶紧去轧钢厂找易中海,让他想办法联系杨厂长,或者去区里找我区里的关系。易中海知道是哪位?”
一大妈听到聋老太太这番交代之后,心情也逐渐平静下来。
她知道,聋老太太就是他们四合院的定海神针,是他们易中海两夫妇的靠山。如果说聋老太太都倒了的话,那么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此刻,一大妈放下了大半的心情,而聋老太太交代完之后,神色也开始轻松起来。
她感觉只要自己出动杨卫国的关系,还有区里的关系,合伙行动的话,那么保住自己这个孤老太太,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毕竟,自己的岁数已经这么大了,也没有人会对她紧追不放,这是聋老太太内心的感觉。
就在聋老太太上了板车,民警同志和街道办的同志们,准备带她离开的时候,聋老太太突然看到了急匆匆赶回来的贾东旭。
贾东旭显然也看到了,聋老太太被派出所和民警同志们带走,他脸上的惊慌之色,无论如何也压制不住。
这时,一大妈赶紧来到贾东旭的跟前,对着贾东旭说道:“东旭,你回来的正好,赶紧去轧钢厂,把你师傅叫回来,我有事情跟他商量。”
贾东旭喘着粗气,对着一大妈说道:“一大妈,我师傅可能回不来了。我师傅也被民警同志带走了。”
这句话,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听到贾东旭这句话的,聋老太太瞬间慌了神。
她一屁股就坐到了板车上,而一大妈也是如此,一屁股就坐到了地上。她们感觉天塌了,
显然聋老太太此刻,已通过贾东旭的只言片语判断出,她和易中海的被捕,绝对是有预谋的。要不然的话,不会同时把他们两人抓走。
聋老太太在心中想着,自己和易中海做过的那些事情,他们同时犯了什么罪,会让两个人同时被抓走?
是两个人同时犯下的事情,还是她聋老太太,自己一个人犯下的事情?
她们的动作自然瞒不过,街道办和派出所的同志们,但他们也没有多说什么。
派出所的同志尽职尽责,在一大妈的板车外看管着聋老太太,往派出所而去。
而街道办的相关同志却没有离开。
等到聋老太太被民警同志带走之后,街道办的同志们大概有10来个人,便开始分批分次地在四合院,以及周边的四合院进行口供的调查。
他们一家一户地敲门,一家一户地询问,试图从邻居们的口中找出一些线索。
通过街道办调查的深入,四合院儿的邻居和周围四合院儿的邻居们,都知道了聋老太太被带走的原因。
原来,她竟然假冒烈属,宣扬自己是烈属,利用烈属的身份占便宜。
等到这一切四合院儿的邻居们,都知道了之后,而街道办的同志调查离开之后,纷纷开始议论起来。
一个邻居愤愤地说:“我就早就看出来,她聋老太太不是烈属,要知道哪有一个烈属,像她这样奸懒馋滑的。
如果不给她东西,她就故意把人家的玻璃砸碎,就没有她这样办事儿的。这下倒好了,被抓进去了吧,我看她以后还怎么嚣张。
只是不知道易中海,是因为什么被抓走,难道是因为帮着聋老太太,宣扬她是烈属身份这一点被抓走的。”
另一个邻居也说道:“如果说按你这么说的话,那么傻柱和二大爷、三大爷,岂不是也得被抓走?否则的话,这也不合理呀。
毕竟帮着聋老太太宣扬是烈属,可是三位大爷在全院大会上说过,亲口承认聋老太太是烈属的。
而且傻柱也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傻柱可是不止一次地说过,聋老太太是烈属的。”
四合院里的人们纷纷议论着,有的愤怒,有的惋惜,有的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