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琴现在越来越上瘾,更加相信封建迷信那一套,到处去找所谓的大仙。
家里面他都顾不上了,刘永刚有几次加班回来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没了补贴以后少了一份主要收入,他们家全部都回到原点。
现在他们都没意识到靠的是原主一家,还反过头来责怪原主一家太没人情味。
刘永刚和自己亲爹吵架的时候就不断的贬低自己的弟弟。
“你有本事从我这里好,你也不看看是谁在照顾你,你有本事让老二回来照顾你啊!”
“他就是个白眼狼,说不给钱就不给钱,我们白白照顾了这么多年。”
莫霓只觉得他说这些话也不心虚,他所谓的照顾压根就不存在。
原主明明是这个家里面的主人,却生活得像是借住在别人家一样的。
刘家人是天天吵架,转眼间莫霓第一次放假回来了。
陈秀琴本来就很嫉妒,加上现在没了补贴,她也彻底暴露出真面目,莫霓回来她连个饭都没准备。
莫霓也不在乎,回来后就点了两份小龙虾,吃得津津有味。
陈秀琴本来想拿捏莫霓的,结果转头出来看到人家好好坐在厨房里面吃外卖了。
瞬间火气直冲脑顶,尤其看到价格的时候,仿佛是在用她的钱。
“哎呦呦,当初我就说了,你们这些年轻娃娃用不了钱,你妈就是不听我的。”
“就这么点破玩意就点了快三百,真是不会过日子。”
“你以后嫁到人家你该怎么操持一家老小,真的要被人家婆家给笑死。”
看着她气急败坏的模样,莫霓继续往她心口上捅刀。
“你就别操心了,这外卖本来就是我妈让我点的,她专门给我发红包了。”
“至于你说的嫁人,按照我家以后的条件,应该是请得起保姆的,不需要我做饭。”
两句话就把陈秀琴给说的破防了,他感觉莫霓就是在说她就是个保姆。
偏偏刘成打游戏出来就闻到香味了,他看到桌上的小龙虾伸手就要过去吃。
被莫霓一巴掌把手给拍开了。
“我说小堂弟,你也太没礼貌了,谁的东西也不问,就这么伸手拿啊!”
刘成被他说的脸色一红,依旧梗着脖子。
“切!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让我妈给我买不就行了。”
可陈秀琴哪舍得花这么多钱给他买,听到他还敢和自己开口,更是大骂一顿。
而莫霓故意当着他的面剥着小龙虾,那虾肉十分扣弹,她满足的喝着奶茶,吃着虾肉。
刘成都快气死了,猛的一把推开陈秀琴。
“我就知道你们偏心,给刘洋用了那么多钱就算了,给我买顿小龙虾都舍不得!”
“呵呵,就这还想让我给你们养老,做梦吧,你们去找刘洋吧!”
陈秀琴接连受到刺激,气得她捂着胸口半天缓不过来。
晚上刘大柱走进厨房,看到莫霓丢在垃圾桶里面的小龙虾头,更是觉得心疼。
“咦,这真是不会过日子,还有这么多肉咋就丢了呢?”
莫霓特意把垃圾放在一个最显眼的地方,生怕他看不到,这就是刘大柱的作风。
为了加深印象,她还赶紧过去一把打掉了刘大柱手里的垃圾。
“哎呀,这些垃圾脏死了,是不能吃的,你捡起来做什么呀?”
“人家专家都说了,这小龙虾的脑袋里面重金属含量是最多的,是绝对不能吃!”
刘大柱瞪着眼睛满不在乎,“你这丫头就是没饿过,这咋不能吃了上面还有可多肉了。”
“真是个败家的,有多少家底能拿给你这样糟蹋呀!”
“再说了,啥专家呀?当年老饥荒的时候,我们连树皮都吃过,也没啥事。”
刘大柱这个人就是喜欢反着干,莫霓知道事情已经成了,接着她故作生气扭头回了房间。
看到孙女说服不了自己,他更加得意,他才不信什么专家的话,这明明就是好好的虾肉。
吃过晚饭后,刘永刚满脸疲惫,最近他在忙工程的事情,压力很大。
但还是忍不住交代刘成,“臭小子,老子可提前和你说了,明天早点去报到,就那一个名额。”
他每天看着两个儿子待在家里也不是那么回事,刘洋是根本说不动了,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出去。
其实刘洋的心理状况已经发生变化了,只是他们不在意而已。
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小儿子刘成介绍到物流部当一名临时工。
工作也很简单,就是每天帮着上货下货,但刘成也不愿意去。
不过因为今天小龙虾的事情他是做好决定了,有什么了不起,等他挣了钱直接搬出去。
要吃多少自己就买多少,也不求他们,所以他就同意去上班了。
而刘大柱只是坐在旁边若有所思,等其他人都睡下后,刘大柱悄悄端了一碗东西来到房间。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世睡阳台的是原主,而这一次变成了刘洋,因为他是家里最没用的人。
在阳台上他也看到了自家爷爷的一举一动,刘洋死死的捏着拳头,凭什么所有人都这样对他?
他虽然没看清刘大柱煮的是什么,但是他知道是一碗面条。
大晚上还背着所有人给刘成加餐,这怎么能让他不生气?明晃晃的偏心!
在这些刺激之下,他的心理越来越扭曲,死死的瞪着刘大柱的背影。
而刘大柱神秘兮兮的走进房间,接着献宝似的端出那碗用小龙虾头煮的面。
面条没多少,上面满满当当的都是小龙虾头。
“嘿嘿,乖孙,看看爷爷给你带啥好吃的了。”
刘成本来在打游戏,闻到小龙虾的味道,他还满脸欣喜,结果一看全都是虾头。
瞬间垮着脸,满脸不乐意。
“人家吃小龙虾是吃虾尾,哪有吃这破虾头的?这虾头里面能有什么肉啊!”
刘大柱马上开始他的歪理洗脑发言,“这你就不懂了吧!”
“这虾头才是最有营养的,你想想人家都说吃哪里补哪里。”
看刘成不愿意吃,他又继续劝说。
“这东西以前在我们村里河沟里多的是经常被我们捞出来下酒吃,别说是这虾头了,那虾钳子都能嗦出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