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池七是咋知道楚宴要请御林军吃饭的?问就是:她懂唇语。
楚石也不说像他们这样的勋贵人家,去酒楼包个场,订个几十上百桌席面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他吩咐阿十和四九等人照顾好池七,就紧赶慢赶的下楼去安排了。
还在王家院子里的楚宴,都不知道他的场面话已经让池七给圆上了,伸手比了个请的手势,谦逊的请韩兵先走。
韩兵受宠若惊,笑的一脸不值钱的样子,忙与侧身跟楚宴谦让,“哎呀!客气了客气了,您请您请!”
一众御林军见楚宴这样的平易近人,不禁觉得特有面儿。
有人有感而发,“大将军娶了亲就是不一样,看着都没以前那么冷冰冰的了。”
这话说的,他身边的几个同僚听得嘴角直抽,都一脸“你是认真的吗”的怀疑表情,不可置信的看着他,觉得他的眼神有问题。
但也有人跟那人一个想法,“大将军竟会请我们吃饭欸?!这是不是说明等咱们跟他混个脸熟,以后有事也能求上门了?”
楚宴做为前朝护国公府楚家唯一的传人,是青史留名的真正勋贵。
即便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楚家三百多年守护百姓积累起来的名望,让楚家即便只剩他一人,也有着百姓归心,左右皇权的能力。
这也是大乾建立之初,楚宴不是躲在军营里,就是闭门谢客,谁也不搭理的主要原因。
这世间的人形形色色,什么样的都有。
有人为名给他送钱送女人,有人为利给他送宅院金银,有人只为心中的仰慕之情,崇拜之义,愿为他马前卒……
楚宴见得多了,也着实被烦得不行。
这世间跟那个御林军怀有一样的目的接近他的人很多,可护国公府这个前车之鉴还近在眼前,楚宴要不是为了报仇,都不会投效乾帝,为他打江山。
大仇得报之后,他已无欲无求,除了继承楚家的传统,背负起楚家军残兵的生计,他什么事都不想做。
要不是云瑶那个颠婆为了怕乾皇把她与他强绑在一起,故意恶心他,以给他做媒的名义给各个世家发赏花帖,让王佳菀舞到了他面前。
楚宴都准备下半辈子就这么过了。
想到这里,楚宴突然想到他能娶到七七,好像还得感谢云瑶那个颠婆。
想到云瑶那女人二十有六了还没嫁出去,也没个知冷知热的男人,楚宴就来劲了。他决定过两天上朝,就当面好好的谢谢云瑶。
他得感谢她的不嫁之恩。要不是她给各个世家发赏花帖,把他烦的落荒而逃,他都娶不到七七这么可心的好女人。
“……你小子想什么好事呢?人家楚大将军是什么人?凭什么只跟你混了个脸熟,你求上门,人家就得理你?凭你长的糙?凭你不洗澡吗?”
“哈哈哈……这话有理。楚大将军又不欠咱们的,大家就别多想了。人家请咱们吃饭,那是他办事讲究,咱们御林军又不是那没见识的边军,可不能眼皮子那么浅。”
有人听着又忍不住兴奋的嚷嚷起来,“诶,咱们去吃大将军请的席面,算不算是全洛阳城头一份了?”
“算啊,怎么不算?!”
“楚大将军请的席面欸!”
“今天这顿饭,够我以后吹一年的。”
……
一众御林军因为觉得有面儿,架着两个人出王家大门时都欢天喜地的一脸喜气。那样子让挤在王家大门外看热闹的老百姓看着,都觉得稀奇不已。
“官爷们在笑啥啊?”
“应该是抓到人了,高兴吧。”
“不像,不像。”
“咋不像?抓到人不高兴,难道还要哭不成?”
……
一众百姓说着说着还吵起来,讨论的重点成功歪的扶都扶不起来。
也不是没人注意到被捆成了粽子的王宗宝和王佳菀。
各家派来王家门口打探消息的探子,看到楚宴带着御林军来王家抓了王宗宝和王佳菀,都觉得心惊不已,但他们也只是看着什么话都不敢说,就怕为自己背后的主子惹祸。
而来看热闹的百姓,被众人吵架的内容吸引,思维也都跟着歪到没边了。
就算看到了王宗宝和王佳菀,也不会知道楚宴和御林军统领韩兵,带着御林军包围了王家并抓走两人代表了什么?!
可百姓们不知道,洛阳城里的各个世家和文武官员却都看明白了。
御林军代表的是皇上。若说今天带队去琅琊王家抓人的是别人,众人还不会多想,可那韩兵可是御林军统领。
真正的天子近臣。
他出现在王家,就说明皇上准备动世家了。而楚大将军,很可能就是那把刀。
云来酒楼四层。
云来阁里,云瑶才跟几个管事开完会,丫环翠云就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
“郡主,不好啦,楚大将军带着御林军去琅琊王家抓人了。”
“怎么会?!”云瑶惊骇的抬起头来,蹙眉严肃的追问,“你确定是御林军?而不是虎骑军?”
“确定,确定。”翠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连连点头道,“韩统领就是化成灰,奴婢也不可能认错的。”
“你说带队跟楚宴去王家抓人的是韩兵?”这下云瑶是真不淡定了。
王朝初建,各方势力云集洛阳博弈,都想在这新建的大乾朝里分一杯羹。
其中又以那些资助了乾帝造反的大世家为最。
世家霸占着大量的土地,养着成千上万个奴隶,积攒了巨大的财富,族中子弟又在朝中任官做吏,关系盘根错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一直都是乾帝的心病。
但心病没有药医,也不会有人愿意看到乾帝治愈这病。
因为推乾帝上位的同样是世家。
他们图的是改换门庭,是更进一步的富贵和更高更受人敬仰的地位,一如云瑶自己所在的江南云家。
云家原是江南巨贾,商号遍布大江南北,衣食住行皆有涉猎。
因为士农工商,商排末位,云家每年都要付出大笔金银用来疏通关系,打通关节,还经常被那些文人和官员看不起。
云瑶自小跟着父亲查账、巡视商行,看多了那些贪官和清高文人的嘴脸,因此才会力排众议,举整个云家之力助乾帝打江山。
云家要的是改换门庭的爵位,图的是能够护佑巨大财富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