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官方这边建造的道路基本是泥沙石的,这比以前的水泥,沥青要好很多。
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灰尘大。
考虑到这一层,两家的窗户暂时都不会再打开。
赵南生早就把房间里的东西搬下地下室了,里面温度就很清爽,官方建造的屋子质量都很好,即便是在一楼,这样的天气在屋子里也还可以,更何况他们加盖了一层隔热层。
隔壁万爷爷和陈奶奶知道大家不会让他俩干活,只好把地下室的卫生再搞干净一点,又问沈美如拿了点材料,手工制作了一个小小的水车。
这玩意以前的村里里倒是常见,万爷爷也参与过造水车的,只是时间久远,有些步骤早就记不清了,还是孙钊记得当初下载资料的时候,自己要求过需要下载各种建造的教学视频。
又把自己买的书籍清单拿出来查看,发现的确有水车的制作步骤,这才有了万爷爷手工打造的一台小小的水车。
这给原本有点闷热的一楼带来了不少清爽。
万爷爷看到成果不错,而且这个耗不了多少力气,就继续做着手工活了,陈奶奶给自己的老伴打下手,有些零部件她也可以打磨。
在制作了三台小水车之后,自家用一台,分给了沈家一台,还有被听到消息的金宝珠也买走了一台。
万爷爷和陈奶奶看到入账的贡献值,他们觉得还可以继续制作下去,众人看到这的确不是很重的活计,也知道两位老人只在家躺着也不好,也就不管了,只要求一点,就是劳逸结合,一定要以自己的身体为主。
这日,孙钊带着几人继续查看湖水和陆地的交界处,看着水位又下降了将近五六米,已经有部分被泡着水里的建筑物露出头来。
岸边的淤泥还没有完全晒干水分,人若是走上去的话会把脚给陷进里面。
有时候早上或者傍晚的时候,还能看见不少的动物过来喝水,至于白天?
现在的白天已经不适合在外行走了。
孙钊平常带人出来也是早上和傍晚开车,平常时都是找个能遮阴的地方休息的。
现在路面没有积雪,车速倒是快了很多,他们还记得当处来基地的时候,花了好几天才到的,现在从基地到岸边,一个早上或者傍晚就可以赶到。
若是实在没有找到能遮阴的地方,他们还有露营装备,把天幕搭起来,车子停在地下,也能有几分凉意。
甚至有一天中午的时候,几人在车里里吹着空调,吃着冰西瓜,外面的地上飞来几只说不出名字的鸟来。
李玲玲当时看着可爱,把吃剩的西瓜皮丢了出去,那么鸟儿一开始被吓到都没有飞出阴影处,等到没有危险后,慢慢过来也啃着西瓜皮了。
他们着一群人都没有养宠物,一是怕自己养不活,二是没有那个条件。
李丹丹的空间倒是可以进活物,但是空间里面养动物,气味太大了,不到必要情况她都不想养。
基本上每隔几天孙钊都会过来查看水位的下降,万一柱是不了解自己舅舅看这个干嘛的?美如姐的预知里已经说了会有高温的,这水位肯定会下降的呀。
不过万一柱没有问出来,孙钊自然不知道他有这样的想法。
等到他们回去后,饭桌上孙钊把这个情况说了出来,万爷爷和陈奶奶毕竟年纪在那,人生的阅历丰富。
听完情况后不禁感叹一句:“干旱过后必有蝗灾啊!”
万一柱比较心急,道:“爷爷爷爷,为什么会有蝗灾呀?爷爷,这是无论哪里干旱都会闹蝗灾的吗?爷爷”
爷爷爷爷,你是葫芦娃吗?
万爷爷感觉手好痒,果然人就不能闲下来,一闲就想打孩子。
不过看到其他几人也想知道,沉思了一下才开口说道:“具体的原因我倒不是很懂,按照以前我们乡下的说法就是,蝗虫喜欢那种半荒凉的地带,繁衍和生长都是需要在干燥的裸露的土地上进行的,而蝗虫的天敌青蛙因为干旱而灭绝了不少,此消彼长,越发导致蝗虫的数量多了起来,这样下去不用过多久就会形成蝗灾。”
说完不禁抿抿嘴,补了一句:“黑云压城城欲摧啊。”
万一柱给自己爷爷竖起个大拇指。
孙钊担忧的的确也是这个,冰雪消融那会,大地已经泛起了绿色,现在因为高温,有很多植物已经开始死亡,他观察过外面,所有的环境都非常适合蝗虫的繁衍和生长,蝗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了。
但是基地这边好像并没有什么措施,他在每个大厅都观察过,并没有相关的消息传出来。
基地倒也不是一点措施都不做,虽然知道这是徒劳的。
整个世界不止他们种花家是这个样子,基本上全球都是差不多的情况,他们可以把基地周围做一遍消杀,但是更远的范围确实无能为力了,人力物力都跟不上,而且蝗虫可是会飞的,他们又不能把整个地球都撒一遍药。
不过只干等这事态的发生,也不是种花家的处事方式,养殖部远在温度开始飙升之际,已经养了好大一批鸭鹅。
研究部也研发出了能够防止撕咬的材料,这些可以制成衣服,让人可以在蝗虫下自由行走,也可以铺在一些比较软的木建筑或者管道上面,防止蝗虫的啃食。
而基地的粮食种植大部分都是在空间里进行,倒是不用太过担心,一些在基地外的试验部早就已经加好防御。
这日郭彩凤和沈国庆带着万爷爷新制作的小水车,来到兑换大厅卖掉,便留意到兑换大厅上架了不少屋子防护网,和类似采蜂人所穿的防蜂服。
随之还有一则通知,预计会有蝗虫出没,请各位群众做好防护,切勿私下烹饪蝗虫。
因为有毒呀。
几乎是一瞬间,两人便明白了这是什么。
前两天他们才讨论完呢,果然基地并不是没有察觉到,而是人家印在默默努力着了,这不,成品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