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速过去了五日。
春雨整整下了三天,到第四天才停歇,外面的嫩芽和大树几乎把春雨喝了一个饱。
也包括木院里面的谷芽。
它已经长得老高,就等着去更大的地方自由发展。 或许是因为有灵泉水的加持,秧苗在八天的时间内疯窜,大家每天没事都会去看看秧苗长了多少,每长高一点都会引来大家的欢呼。
这好像是代表了所有人的希望。
而江临的伤口在八天内恢复了不少,可是要完全恢复还得半个月时间。
不过这段时间他已经和大家伙相熟了,尤其是和司云澈以及狗蛋他们,因为小娃们没事就拉着他去生火,烤地瓜,他在这里感受到了平凡的幸福。
今天是农历三月二十二距离清明还有四天时间,正好是种春稻的时候。
只是在移栽秧苗之前还得先把水田做好。
不过李大山在选水田的时候选择开荒的田都是靠近山脚下的小溪。
因此挑水还是很方便。
吃过早饭,李大山看着已经放晴的天终于露出笑颜,他找到伯言兄弟把今天要挑水的事儿说了说,如今他们已经开荒出来四十亩田。
沙田用来种地瓜。
其他的田靠近水的地方便都种谷子。
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段时间春种尤其重要,因为百姓可以一百年没有金子银子,但是不能有一天挨饿,所以粮食是最急需的。
这农活是一天都耽误不得。
还没等到她开口,李大山已经在着手想着今天得去弄水田。
司九月则是想着全靠人工种田也太累了,至少的买个两三头牛回来耕田,这样也能轻松一些。
她知道韩大叔前几天猎了两头野鹿回来,而且还是活的。
三天后赶集正好卖掉野鹿,再买一母牛和一头公牛回来。
当她找到韩大叔说买牛的事情,韩大叔却面有难色道:
“丫头啊,这牛前些日子卖三十两银子一头,如今已经长到六十两银子,买两头牛需要一百二十两银子,这可不是小数目呀。”
一百二十两银子?
司九月在脑子里换算了一下,差不多就是一万二两头牛。
在现代来说一头小牛就要一万五,这样换算还是值得。
她想了想后说道:
“韩大叔那两头鹿就不要宰了,干脆拿去换银子买牛回来。”
“这牛的重要性叔叔们都是晓得的。
我们买了牛回来,等到今年秋收后,再把打了谷子的杆子和谷子壳都收起来,每天用它垫在牛圈里牛脚底下。
铺上个三寸厚。
第二天再用耙子耙出来堆在另外的地方,做完后再继续铺三寸厚,过一夜又耙出来,这样经过一个冬天我们就能得到四十车的厩肥。
再到明年过年前把厩肥运去粪地,每一亩只需要五车肥,后面等着地干燥了,再用耙子盖一盖,用牛耕一遍,这地啊明年保管肥的很。
种什么庄稼都会丰收。
所以买牛的银子一点都不能省。”
话音一落。
韩大柱和李大山等人都对她竖起大拇指,“九月啊你懂得可真多,这些都是庄稼汉才晓得的办法你全懂,你比我们村里最会种田的人都厉害。”
一旁的司伯言听到这话一脸骄傲地摸了摸胡子,“我一直教导她学无止境,多学总归是没错的,现在看来你比老爹我都懂得多。”
司九月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吭声,前些日子下雨她每天都会抽出三个时辰在空间里面恶补农业大全。
这不卖弄一下怎么对得起她临时抱佛脚。
李大山倒是没有意见,他抬头看了看司伯言,“伯言我觉得九月的话很有道理,咱们抽个时间去把牛买回来,就听九月娃娃的,买两头牛,贵就贵些。
牛总归是要生崽的,等以后有了牛犊子就不用继续买牛啰。”
司伯言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耕牛对于种田的重要性,主要最近一段时间的开荒差点把他的老腰都给折了,再不去买牛他都快受不了。
“行,三天后我们去就买两头牛回来。反正这牛迟早也是要买的,实在不行把马都卖掉换成牛,也好多买两头牛回来。”
“伯言兄弟这提议倒是好。只是不知道九月舍不舍得,这可是九月娃娃弄回来的,可不容易啊。”
司九月听完赶紧摆手:
“韩大叔这马卖了也没事,我们不是还有毛驴和骡子吗?”
“我们一共有五匹马,留一匹马就成,其他的都卖了吧,差不多也能卖六十两银子,这样房子还是可以正常的建起来。”
“行,那我们现在先去挖田垄,再把水挑进去,等着明日咱们就去插秧子。”
大家说干就干,李大山带着后生们纷纷挑着水桶担子去小溪边挑水。
张氏在临出门之前告诉大山水缸里面的水快没了。
话音刚落。
墨渊和云宴以及顾景湛三人已经挑着水桶走进了院子。
“婶子放心,我们三人等会就把水缸挑满水,婶子放心用就是。”
“墨渊你倒真是心细,婶子刚才还在和你叔说水缸没水, 你就记在心里了,今天上午可就辛苦你们嘞。”
“不辛苦不辛苦,挑水有啥辛苦的。”
墨渊微微一笑,随后稳稳地把水桶里面的水全部倒进灶房外面的大水缸。
顾景湛现在也想开了,他主动地亲近墨渊和云宴,随着时间长了,三人倒是处成兄弟 一样。
另外一边。
半个时辰过去等水挑完了,三个大水缸满满的,墨渊和顾景湛以及司北书等人开始在窝棚的后面开始量尺寸确定好柱头位置。
量好位置便开始动手挖。
地基的深度不能超过一丈,浅不能低于五尺或者四尺,按照司九月的规划图来说至少得起个两进的房子。
每一进的房子需要三间正房,东西厢房两间,耳房有两间足矣,差不多就得十二间房,但是这样的工程量就太大了。
因此只能先起一个一进的院落就行。
但是光是挖地基的活儿就够干三天的了。
因此所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
包括半大的小子。
大一些的娃跟着李大山他们去挑水,小些的娃则是用锄头跟着司九月他们一起挖地基。
日子过得充实又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