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寅时。
小院里面的鸡才叫了第一声。
全村的人就开始行动了。
起来后大家先穿好衣服洗漱了一下直接背着背篓和镰刀就往豆田里面赶去。
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没有一个拖后腿的。
这时天都还没怎么亮。
到了豆田才蒙蒙亮。
黄豆的叶子全黄了,差不多都掉完了,只剩下豆荚还留在上面。
清晨有露水的时候割豆子,豆子不会炸开,因此现在要抓紧时间在太阳出来之前把豆子全割下来收回去。
其实割豆子也是一个技术活。
司九月发现村里的娃割豆子割得又快又好,甚至一点都不会把根本扯出来,这样的豆子不带一点泥土,而自己家里的孩子割豆子的时候大部分是直接扯的。
一扯就是一大堆土冒了出来。
今天人多。
不过才两刻钟的功夫就割完了。
太阳连个影子都还没出现。
其他人的手像是铁做的一样,丝毫没有被豆杆影响,而司九月哪怕是带了手套依然几次杆子扎了手。
她心里不禁嘀咕着真是奇了怪了。
割完后高宠带队直接把黄豆杆子绑起来挑回了司家小院,然后全部放在晾晒席上把豆杆晾开。
这时。
村里人回去放下背篓和镰刀后来挑冰缸。
司北书带着他们挨着下地道去挑冰缸,大家说说笑笑便把冰缸挑了回去。
高宠他们也带了三十个冰缸回营地。
由于大家带着一身汗回来,匆忙又去烧水冲了一个凉。
一番洗漱后才开始吃早饭。
正好崔家三姐妹的早饭也做好了。
今天早上的早饭是插肉面和酸黄瓜和酱菜?。
这面是崔家三姐妹一大早的先起来去灶台扒灰,再把灰倒在猪圈里面,然后再拿出面粉和面。
一边还要去抱柴火,擀面条,切肉,捞酸黄瓜和酱菜,等着大家一起把早饭吃了她们又继续洗洗刷刷,还有烧刷锅水。
水开又要切猪草混合高粱一起烧猪食。
再喂猪,喂鸡鸭和兔子。
收拾完立马又要拿着全家人的衣服去河边浆洗。
还要扫院子,扫大门口,后院的菜地也要浇水,又得挑水浇菜,一天忙得脚不沾地,下午还要帮忙一起 编竹筐。
司九月也觉得干家务活可真不容易。
但是其他人也没闲着。
现在天大。
黄豆和绿豆晒了一天就差不多了。
第三天。
村里人自带连枷到司家前院一起打豆子。
司九月自然也没有落下。
娇红做了二十个连枷。
她拿起一个连枷,双手握把,人和板子在木把右侧,学着和别人一样,右脚前,左脚后,双手向下挥把,盖板就一甩一甩的砸向黄豆和绿豆。
司九月的力气很大。
豆荚“砰”地一下就炸了。
豆粒四处分散。
不豆杆都铺在晾晒席上也不用担心会撒出来。
盖板转了一圈后再次砸向黄豆。
如此反复不停的朝着豆荚砸去。
现在司家院里的声音如轻雷鸣响。
而村里的庄稼汉更专业,他们分成四队,每一队守着一个方位,热情高涨地挥动着手上的连枷整齐划一的从边上开始打。
“噼啪、噼啪……”
一连枷接着一连枷地打,一连枷挨着一连枷地打,连枷从空中划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
四个围成圆形的队伍,你上我下,铆足了劲儿敲打。
连枷打在豆杆上发出的噼啪声极具节奏感,圆溜溜像水珠一样饱满的豆粒四下飞溅。
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江临见大家不说话就开始唱起了山歌:
“山歌啊好唱哎,口难开哟,豆子啊好吃豆难栽哟,豆腐好吃田难种哎,哎哎哎,鲜花好看啊啊啊花难摘啊啊啊。”
司九月听着这熟悉的调调一下就愣住了。
这不是刘三姐里面的调调吗?
难怪不得江临是本地人呢!
其他人听着他唱山歌一下就来劲了。
司九月决定有样学样。
她先是清了清嗓子。
然后一边打着豆子一边唱道:
“多谢了....
多谢四方众乡亲....
我今准备好饭菜哪....
有菜有肉敬亲人啊哪啊啊啊.....
敬亲人啊啊啊.....”
这时轮到江临震惊了。
“你....你也会唱山歌?”
司九月头一扭,笑着回应:
“我随便学了几句,你们这里的山歌好听,我喜欢!”
这时。
江临笑着把目光投向了大表姐。
“大表姐,你也来唱几句,叫大家听听我们的山歌。”
崔玉蓉一脸的害羞,连连摆手:
“不行,不行,我不会,我不会!”
一旁的崔玉娴笑着说道:
“我来!!!”
她清了清嗓子后唱道:
“司家人啊好嘞,好似热茶暖透心呐,世上啊千般咱无份啊啊啊啊,只有司家救我们....啊啊啊!”
司九月正在兴头上,马上摆手唱道:
“这里有山又有水啊,我们上天能赶乌云走啊啊啊啊,下地能催五谷生啊,五谷生啊!”
其他人见状也跟着学了起来。
大家你唱一句,我唱一句。
虽然唱得没有江临他们那边好听押韵,但是唱起歌来干活一点儿也不累了。
她看着大家唱着歌干活顿时想起来一句诗。
古代一个叫范成大的诗词里有有句话叫: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司九月顿时觉得诗人的观察力可真强,现在大家干活不就是像诗词里说的一样吗?
司老夫人更是带着司家女眷一起去煮了腊肉,切成了小片,让孙子挨着分给大家。
大家吃完腊肉片后更加卖力地干活。
打完豆子后赵明花老婆婆带着大家一起先把豆杆移开,再用大扫帚把豆粒扫在一起,黄豆归黄豆,绿豆归绿豆。
扫完后娇红立马去取了筛箕。
大家用把地上的豆粒混合着豆荚皮全部捧到筛箕里面。
然后双脚岔开,弯腰开始扬豆子。
很快豆粒就从孔里面漏了下去。
只剩下豆荚枯黄的皮。
这些豆荚皮也没浪费,全被收在后院柴房里面当柴烧。
一圈豆子被收起来后大家又开始新一轮的打连枷。
这一上午足足打了三场连枷才把黄豆和绿豆都收出来放在箩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