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林辉的法则化身,因突然心血来潮,竟将杨婵收作了弟子。而远在紫霄宫中的女娲娘娘,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感应到了一段师徒缘分莫名其妙地断掉了。她心中略微一推算,前因后果便已然明了于胸。对于此事,女娲娘娘倒也并未太过在意,只是带着些许怪异的神情瞥了一眼林辉。
另一边林辉被女娲这一眼盯得有些莫名其妙。随即也是推算一番。随即得知化身所行之事,亦是不禁感到世事无常。
然而木已成舟,事已至此,他也不会将杨婵送回至女娲那里。虽说如此一来杨婵失去了原本拥有的宝莲灯,但林辉却丝毫不以为意,毕竟对他而言,最为充裕的便是那无量功德。于是乎,他去用一些功德,炼制出了一件金钗形状的功德灵宝。
只消片刻功夫,这支由功德凝聚而成的金钗便自紫霄宫中转瞬之间就来到了杨婵的面前。杨婵望着眼前突如其来的金钗,面露疑惑之色。
此时,那法则化身赶忙上前一步,向杨婵说道:“此乃吾本尊特意赐予你的礼物,乃是一件难得的功德灵宝。可保你平安作为防身之用。快快将它收好。”听闻此言,杨婵方才满心欢喜地接过金钗,并小心翼翼插在头上。
由于害怕目睹父亲惨烈死去以及母亲遭受镇压这一系列悲惨事件的发生,杨婵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林辉的法则化身一方面带着杨婵游历洪荒,另一方面则将瑶姬下界前后所历经的种种缘由详细地讲述给杨婵听。
刚开始杨婵并不理解林辉所说,但是通过游历洪荒,杨婵得以亲身领略世间的千姿百态,深切领悟到在人生道路上常常面临着诸多无可奈何、身不由己的处境。以及世间之事的无常。
当杨婵最终了解到瑶姬表面上被镇压在桃山下受苦受难,但实际上却是被妥善保护起来的时候,她那颗想要救出母亲的心渐渐地平息下来。看了些人生百态的她觉得:或许对于瑶姬而言,当前这种状况反而是一个较好的结局。
然而,与林辉对待杨婵的方式截然不同的是,玉鼎真人并没有用心去开导杨戬。虽然他并未将杨戬视作自己的替劫之人,而是真正的弟子。
可阐教一贯以来那种高傲清冷的行事作风仍然深深地影响到了他。正因如此,他在教导杨戬的过程中,更多地侧重于对杨戬天赋才能的挖掘和培养,而忽略了对其内心世界的关注和疏导。在发现杨戬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天资后,玉鼎真人心无旁骛地全力培养杨戬。
话说这杨戬,当真是天赋异禀、惊才绝艳。仅仅二十年光阴,便已成功褪去凡胎成就人仙。
然而,刚一得道成仙,那杨戬竟瞒着其师,悄然前往桃山而去。原来,他一心想要劈开那巍峨耸立的桃山,救出被压山下受苦受难多年的母亲。
只可惜,尽管杨戬已然成仙,但面对那昊天以天庭天条化作的桃山,他仍是力不从心,最终只能黯然无功而返。期间瑶姬再三劝阻,杨戬也只当是母亲关心自己。他固执的认为只要劈开桃山便能救母。
再看那杨婵,亦是天生丽质、聪慧绝伦之辈。在林辉悉心地教导与栽培之下,不过短短十余年时光,便顺利迈入炼神合道之境。此后,杨婵几乎每年都会赶赴桃山,前去探望被困于山中的母亲瑶姬。
正因有了杨婵的频频探视,瑶姬虽身处困境却并不觉苦闷。只是,瑶姬心中对杨戬的担忧却是日益加重。于是乎,她将杨戬企图劈山救母一事告知了杨婵,并嘱咐她一定要去好生规劝兄长,莫要让杨戬行此鲁莽愚蠢之举。
奈何杨婵根本不知晓玉鼎真人的道场究竟位于何处,原本林辉的法则化身想要带她去找玉鼎真人,杨婵却有自己的主张。
她求师尊允她在那桃山附近搭建一座茅庐,就此潜心修炼起来。因为她坚信,哥哥杨戬必定还会再来桃山,且有了救母信念肯定会修为精进神速。到那时,只要自己能守在一旁,便能规劝哥哥。
岁月悠悠,一晃便是百年,杨戬终是突破自我,一举踏入金仙之境;而那杨婵,亦在桃山解开心结成功证得了金仙道果。在这百年来,林辉的化身也不再四处云游,而是一直留在桃山,指导杨婵修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百年的等待后,杨婵终于等来了哥哥杨戬的身影。兄妹再次相见亦是时隔一百多年。幸而他们都得了修行机缘,否则还真是抱憾终身。
见到妹妹后,杨戬目光坚毅、神情严肃,他那劈山救母的信念就如同燃烧正旺的篝火一般,愈发坚定不移起来。
无论杨婵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声泪俱下地哀求,杨戬都仿若未闻,丝毫不为所动。面对如此执拗的哥哥,杨婵感到既无奈又心疼,但却毫无办法。
即便杨婵带着杨戬来到了那道神秘的封印之前,施展法力让他们能与母亲对话,期望着母亲瑶姬能够亲自出马,说服这个已经铁了心要劈山救母的儿子。
当瑶姬出现在两人面前时,她的眼神中流露出对孩子们深深的慈爱和关切。然而,即便心中希望与儿女团圆,瑶姬依然不希望杨戬去冒险劈山救自己。她深知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危险以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瑶姬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向杨戬讲述着种种缘由,试图让他明白自己是自愿在此受罚。起初,杨戬仍然固执己见,不肯放弃自己的想法。但随着母亲的耐心劝解,以及看到母亲眼中那份深沉的母爱与担忧,杨戬那颗原本坚硬如铁的心开始渐渐软化下来。
最终,在瑶姬深情款款的话语中,杨戬被彻底说服了。虽然内心深处仍有一丝不甘,但他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暂时放下劈山救母的念头,等待更好的时机或者寻找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