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5月17日,晨曦微露,山林还萦绕着丝丝凉意。陈大山、小虎和李知青早早醒来,昨晚饱餐了一顿野猪肉,大家精神饱满,准备开启新一天的山林冒险。
“今天我们去南山脚下的那片沼泽地,那里水泽丰沛,会有不少独特的猎物。”陈大山一边整理着特制的防水皮靴,一边对小虎和李知青说道。小虎兴奋地跳起来,忙着准备自己的小工具,李知青则好奇地听陈大山讲述沼泽地的注意事项。
三人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路旁的野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山林里的鸟鸣此起彼伏。陈大山不时停下,指着路边的植物向李知青介绍它们的药用价值,比如清热解毒的金银花,能止血化瘀的三七。
来到沼泽地边缘,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眼前是一片广阔的湿地,水草摇曳,偶尔有几只水鸟从水面掠过。陈大山从背篓里拿出一根长长的竹竿,这是他专门为在沼泽地行走准备的探路工具。
“大家跟紧我,用竹竿试探着地面再走,千万别随意乱跑,沼泽地下面全是泥潭,陷进去就麻烦了。”陈大山严肃地叮嘱道。
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进沼泽地,陈大山走在最前面,用竹竿仔细地探测着前方的地面,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谨慎。小虎和李知青紧紧跟在后面,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陈大山手中的竹竿。
突然,陈大山停下脚步,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的水面。只见水面上露出一个小小的脑袋,两颗黑溜溜的眼睛好奇地张望着。“是水獭,这可是难得一见的猎物。”陈大山低声说道。
水獭十分机灵,察觉到有人靠近,立刻潜入水中。陈大山并不着急,他知道水獭过一会儿还会浮出水面换气。果然,没过多久,水獭在不远处的水面再次出现。陈大山悄悄地靠近,手中紧紧握着捕鱼的网兜。
就在水獭又一次准备潜入水中时,陈大山迅速出手,网兜如闪电般落下,准确地罩住了水獭。水獭在网中拼命挣扎,但已经无法逃脱。“抓到啦!”小虎兴奋地跑过来,看着网中的水獭,眼中满是惊喜。
李知青也凑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只可爱又机灵的小动物:“这水獭长得真有意思,之前只在书里看到过。”陈大山笑着说:“水獭的皮毛很珍贵,肉质也鲜美,不过我们今天不杀它,把它养起来,以后说不定还能帮我们抓鱼。”
继续在沼泽地前行,他们又发现了不少珍稀的水鸟和鱼类。陈大山教小虎和李知青如何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捕鱼陷阱,他们在水流平缓的地方设置好陷阱,等待鱼儿上钩。
过了一会儿,陈大山前去查看陷阱,收获了几条肥美的黑鱼。“今晚可以做一顿鲜美的鱼汤了。”陈大山笑着说。小虎和李知青欢呼起来,想到鲜美的鱼汤,肚子都开始咕咕叫了。
带着捕获的水獭和黑鱼,三人踏上了回家的路。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分享着今天的收获和有趣的经历。回到木屋,陈大山忙着处理黑鱼,小虎在一旁帮忙生火,李知青则好奇地逗弄着水獭,木屋里充满了温馨和欢乐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