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带着沈玉明、庄羽来到县衙大堂,看到一个中年人坐在公案后面,他的眉头便皱了起来。
这个中年人看到蒋文三人,目光在蒋文、沈玉明脸上扫了两圈,对着蒋文沉声问道:“你便是蒋子文?”
虽然蒋文猜到郡府的副长吏现在来平安县,只怕是没什么好事。
可是,这位副长吏如此不客气,他之前却也没想到。
在永曦朝,长吏不属于佐官,不属于属官,而属于幕僚,权利虽大,却并无官阶在身。
这样的身份,坐在公案后面已属于越矩,又非在府城,他直呼蒋文的名字更是十分的无礼。
蒋文走到这位副长吏跟前,盯着他看了起来。
这位副长吏,并没有因蒋文盯着他看而感觉有什么不适,反而有些挑衅的对着蒋文挑了挑眉毛。
“呵呵!”
蒋文见状,冷笑一声,抓着这位副长吏,直接往大堂外扔去。
这位副长吏也有着大周天的武道修为,再加上蒋文手下留情,他虽然被扔出了大堂,却并没有摔在地上。
他一个翻身站定,便又走进了大堂,对着蒋文微微欠身行了一礼。
“郡府郡守手下副长吏周南见过蒋大人!”
“不用多礼,请坐!”
“谢蒋大人!”
周南在右边坐下,蒋文先示意沈玉明、庄羽在左边坐下,而后对着周南问道:“周副长吏大驾光临平安县,不知有何贵干?”
“郡守听说上京来的诸位大人治疫、救灾都做的不错,所以派属下等人来学习一番。”
“不敢说不错,只是尽力而已。周副长吏想了解什么,本官让人带你了解。”
“多谢大人!”
周南笑着回了一句,微微一顿,接着道:“郡守让属下等下来各县,还有一件事请大人协助。”
“什么事?”
“郡守让下面各县,每县每月上缴十万斤粮食,以做赈灾之用。”
“什么?”
蒋文愣了一下,脸上带着几分诧异,盯着周南问道:“你说郡守让下面各县每月上缴十万斤粮食?”
“没错!”
周南点点头,笑道:“要是大人事务繁忙,没功夫理这事得话,我们直接让各县县令上缴粮食就行了。”
“下面各县也都闹饥荒,让下面各县上缴粮食,这不合适吧!”
“正是因为各县都在闹饥荒,所以才需要各县都上缴一些粮食,由郡守大人统一调配,以便将饥荒对全郡造成的影响减弱到最小。”
蒋文在见到周南之前还猜测,郡守现在派人过来是来抢功劳的来的。
他没想到,郡守比他猜测的要无耻的多。
大荒之年,让下面各县每月上缴十万斤粮食,郡守哪怕收缴这些粮食是用来救灾的,他也是有选择的放弃原本一些应该得救的人而去救另一些人。
郡守,一郡牧守之人,一郡的父母官,怎么能无耻到这种程度呢?
“平安几县无粮上缴!”
“呵呵!”
周南冷笑一声,淡淡的道:“平安几县有粮无粮,不是大人说的算的。”
“平安几县的粮食要不要运出去,却是由本官说了算。”
蒋文冷冷的回了一句,而后道:“来人,这些人来历可疑,将这些人押入大牢!”
听到蒋文这话,周南脸色一变,起身站起,盯着蒋文道:“蒋子文,你敢让人抓我们?”
“平安几县饥荒严重,郡守大人怎么可能让人下来索粮,你们要么不是郡府的人,要么就算是郡府的人,但是假借郡守大人的名义发饥荒财,本官为何不能抓你们?”
“我有郡守大人的令牌!”
“上缴粮食,乃是公事,本官不认令牌,只认公文,你有郡守大人盖章的公文吗?”
“你……”
周南脸色阴沉的与蒋文对视了片刻,而后对他带来的府衙兵使了一个眼色。
二十个府衙兵都站在县衙大堂靠近门口的地方,他们收到周南的眼神示意,一起往前冲了几步,拔出了刀。
“敢对锦羽卫拔刀,你们想造反吗?”
蒋文怒喝一声,起身站了起来。
这些府衙兵一起看向了周南,周南几番犹豫,没敢示意他们动手。
蒋文敢抓他们,将他们押入大牢,那么,敢不敢杀了他们呢?
周南不敢拿自己的命赌!
两个锦羽卫带着八个县衙衙役,将周南和二十个府衙兵抓进了县衙大牢。
“蒋道友,他们应该是郡守派来的吧!”
“嗯!”
蒋文点点头,长长吐了一口气,说道:“他们应该是郡守派来的!”
“郡守让下面各县上缴粮食,可能是为了救更多的人吗?”
“让人没那么难受的一个猜测是,郡守需要粮食来统筹整个郡的救灾之事。只是……”
蒋文叹了一口气,说道:“府库的粮食比县库的粮食要多的多的多,而且,府城各粮商手上的粮食以及他们能筹集到的粮食也比一个县的粮商库存的粮食以及能筹集到的粮食的多的多的多。”
“所以,历来发生饥荒,都是府城往下面各县拨粮,而不是下面各县往府城上缴粮食。”
“县里闹着饥荒,还要给府城上缴粮食,自古以来,只有一种情况,府城被叛军占领,叛军为了军粮而不管百姓的死活,肆意去征粮。”
蒋文说完这些话,便皱眉思考起了如何应对青禾郡郡守让下面各县上缴粮食这事。
沈玉明沉思了一会,又开口道:“贫道听说如今各郡郡守也都是有能力之人,这青禾郡郡守,若非确实需要粮食,也不会让下面各县上缴粮食吧?”
“他再缺粮,也不应该让下面各县上缴粮食。”
蒋文说完这话,苦笑一声,接着说道:“现在平安几县的粥场,都不敢用纯粮熬粥,而是加了一些喂牲口的东西和树皮、草根。即使是这样,粮食都异常紧张。”
“一个月十万斤粮食,说来也不多,也就是平安县平均每人每月少吃一斤多一点粮食而已。”
“但是,就现在这种情况,若是平安县每月少十万斤粮食,平安县就会多饿死不少人。”
“按照现在粥场赈的粥的情况,其实已经放弃了一些老弱了,这粥不能再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