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已逝,京城迎来初春。晨光洒在皇城高墙上,微微照亮宫内瑟缩的草木。昔日残留的血迹与焦痕,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清扫和修缮,也已基本淡去。宫人们忙忙碌碌,仿佛要抹平那场惊心动魄的逼宫血夜。
沈易在养伤期间,被安排居住在宫中一座偏殿方便调护。他肩部、腹部的伤尚未彻底愈合,行动仍需有人搀扶。此刻,他踏出偏殿走廊,迎着风仰望皇城,心想:
“父亲之冤既雪,国公府首领与铁狼皆伏诛,暗勋势力大幅受创。可天家之下仍有波澜,若陛下病体不堪,朝堂能否巩固?那幕后更大的黑手,是否真被连根拔起?”
微风拂过,他下意识捂住肩伤,伤口处传来刺痛,也提醒着他:尽管眼前局势表面平静,却不可放松。
正思忖间,一名宫侍快步而来,向沈易恭敬行礼:“沈大人,皇妃娘娘请您过去正殿一叙,说是有要事相商。”
沈易略感惊讶:皇妃近来忙于替皇帝理政,又要主持国公府余党审讯事宜,为何急召自己?他缓步跟随宫侍,心中带着好奇与一丝不安。
不多时,他来到正殿,见内里并未摆设大规模议事场面,只有皇妃、柳如絮、柴将军,以及几位被新任命的锦衣卫高层。气氛显得凝重而肃杀。
皇妃见沈易到来,微微点头,让他与柳如絮并肩坐下:“你伤势尚未痊愈,本宫知你需要休养。但有一事非你莫办……”
柳如絮眼含关切:“娘娘,请直言。”
皇妃凝视众人,缓缓道:“昨夜,刑部审理国公府残部时,数名被擒的党羽竟意外自尽。同时,暗勋余孽在狱中行刺,差点害死主审官。经查,有一条线索指向某位尚未暴露的朝堂显贵——或许乃真正的暗勋主脑。”
柴将军面露凝重:“自逼宫失败后,这伙人绝不甘心就此覆灭,可能还要在暗中翻盘。陛下虽下旨彻查,但陛下病体虚弱,朝中有几派大员抱观望态度。”
柳如絮忍不住问:“那咱们可先逮捕嫌疑人?”
皇妃苦笑:“没有确切证据,仅靠口供无从敲定其罪。再者,那幕后显贵势力不小,一旦贸然擒拿,恐引发朝局再度动荡。”
沈易一听便明白:这是“敲山震虎”却仍缺实证的尴尬局面。他皱眉思索,问道:“娘娘意下,是想借‘兵册’或我父曾有的额外线索进一步挖掘?”
皇妃点头:“正是。你父沈自成当年或许不只保存了那一份兵册,还曾写下某段关于朝中某王爷或勋贵的秘密记录。若能找到,就能顺藤摸瓜,让那隐匿势力无所遁形。”
沈易微怔:**父亲难道还有别的记录?**回想他在北疆旧宅、血峰古堡中寻找的线索,好像曾见过半截烧毁的纸写着“皇亲”之类,自己未深究……
于是,皇妃当即宣布:“朕(娘娘替皇帝暂代口谕)有意让沈易再度出任**‘钦差密探’**,与锦衣卫、柴将军暗中配合,排查当年沈自成未公开的资料,彻查暗勋余脉。”
柳如絮欣然:“我可继续随他同行?”
皇妃微笑:“当然,本宫也愿你们互相照应。此事极其隐秘,外人不知为好;以免暗勋剩党打草惊蛇。”
沈易虽伤仍未痊愈,但也暗暗下定决心:既父亲曾留下更多线索,那就彻底挖掘,免得再现血腥巨变。他拜服道:“微臣领命。”
柴将军拱手:“我与刑部、都察院会提供协助。你们可先从‘沈府旧藏’或‘边关档案’等处查起;必要时,我也能调兵保护。”
沈易忍住痛楚,握拳:“好。那就让我将暗勋余孽彻底拔除,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散会后,柳如絮轻挽沈易胳膊,担忧地问:“你真能上路?伤成这样,换我去也可。”
沈易摇头一笑:“沈家之事,我责无旁贷。等再过几日,伤势略稳便启程。你或可陪我一同?毕竟父亲线索中,许多还需你思维和刀法相助。”
柳如絮脸微红,却也一本正经应下:“好。不过你别乱逞英雄。”
二人相视一笑,相互搀扶走出殿门,看见满地的晨曦光辉——彷佛象征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也暗示暗勋后续一场新的潜伏斗争。
当日中午,皇妃下令在太庙举行简单却庄严的“沈家昭雪祭典”,象征恢复沈自成名誉。主角虽行动不便,仍在柳如絮搀扶下前往观礼。
柴将军与数名朝臣念出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故忠毅侯沈自成,实乃功勋勋臣,屡遭奸佞陷害……今追封入祠,勒石太庙,以扬其忠义……”
沈易眶中含泪,暗暗跪拜,仿佛能感受到父亲英灵在天之灵欣慰。朝堂百官亦纷纷心生敬畏:原本堂堂沈府被诬陷,一夜灭门,如今却得迟来的昭雪,可见朝政阴晴变幻莫测。
完成仪式后,柳如絮悄悄扶住摇摇欲坠的沈易:“你已心愿达成,不必过分悲伤了。”沈易苦笑:“没有‘不必悲伤’……只是再难见父亲。但是,我已足矣……至少他的忠义名声重回史册。”
她微微点头:“是啊。朝堂已知你父之冤,朝臣皆唏嘘。当下我们更该把余孽彻查,让暗勋彻底无所遁形,不再有人遭此枉死。”
典礼之后,皇帝召沈易、柳如絮来到御书房,虽然龙体仍虚弱,但已能短时间坐案批阅。他声音依旧低哑:“朕要亲口封你为‘护国校尉’,兼任‘巡检察使’,协助锦衣卫与刑部彻查暗勋残党。”
沈易惶恐跪拜:“微臣伤势未愈,恐难胜任。”
皇帝微露疲惫笑容:“朕知你有伤,不过此职权力宽泛,你可自行安排日程,不必操之过急。皇帝那威严的面庞之上微微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
他缓缓地开口说道:“爱卿啊,朕深知你身上带伤未愈,但这一职位权柄广泛,责任重大。因此,你可以根据自身状况自由安排日常事务,无需急于一时。待你身体完全康复之后,再全心投入到履行职责当中也不迟。想当年,你的父亲忠心耿耿,戍守边疆,护佑我朝江山社稷。只可惜最终却遭奸佞小人陷害,不幸离世。如今,朕希望你能够继承你父亲的遗志,挺身而出,铲除朝中那些奸诈邪恶之人,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等身体好转,再行职责。你父守边护国,终被奸贼所害,如今朕要你承其志,清理奸邪,安定天下。”
柳如絮也躬身请命:“卑职愿随沈大人左右,誓剿暗勋余孽。”
皇帝点头:“嗯,好……再有你们同心协力,国之幸也。”
正当沈易领诏谢恩之际,他却隐约感到窗外似有一道阴冷视线在盯着自己。扭头望去,窗棂空无一人。心中暗想:或许是自己多疑?
可当他转身欲随柳如絮离开时,远处宫檐上恍惚闪过一道黑影,很快消失。沈易眉头一紧:暗勋?还是另一个神秘势力?
心中一阵凛然:这说明朝堂动荡仍未尘埃落定,有些势力不甘失败,可能正准备更险恶的招数。自己刚得新官职,就被监视,足见其目标之大。
柳如絮凑近低声:“你也看到了?要派人追吗?”
沈易摇头:“追不及,先别声张,以免打草惊蛇。我们暗中加强防范即可。”两人对视,皆生出“波澜未息”的共识。
当夜,沈易回到偏殿,正思索后续整顿事宜,一名小宫女送来一封写着奇怪图案的书信,称是出自“已故狱中犯人”暗中托付,今才送达。
沈易看那图案形似某个**“地宫”标记,上面注有一串古文字,提到“血峰古堡”与“北疆都统府”之间还有更深的隐匿线路,甚至牵涉朝中某王爷**之名。
他脸色微变:果然还有更大阴谋!此信息若属实,说明当初血峰古堡之战仅是暗勋外层,而真正更大交易与走私兵器线都未被完全摧毁……
沈易心头火热,却又暗惊:若再查下去,势必牵扯朝野大员,恐怕将面对更多腥风血雨。可皇帝与皇妃的信任、父亲的遗志,都令他责无旁贷。
柳如絮得知此事,也露出凝重表情:“看来我们很快就要再次出发,去那隐秘地点深挖。”沈易轻轻一笑,“伤未愈,先再休养数日。待我能提刀自如,我们再踏上征程。”
数日后,京城逐渐恢复生机。皇帝下旨明令:
将沈家府邸着手重建,允许沈易迎回散落外地的沈家旧族人;
替沈父追封“忠毅侯”,赐谥号“烈忠”,把其事迹刻入史册;
对沈易等人明颁“护国校尉”敕令,令其全权调查余党暗勋,“能铲则铲,绝不留患”。
沈易正式领敕,站在御书房外接受文武百官致意。伤势虽重,他眼神却笃定——完成父亲复仇,只是旧时代的终结,而整饬天下、根除暗勋、守护父亲用生命守护的国度,才是新的使命。
柳如絮在他身旁低笑:“沈家重光,你也算苦尽甘来,但真正的风险或许才开始……”
沈易微微扯唇:“不错,暗勋尚有隐线,王爷势力或许隐伏。咱们再度携手,一并剿之!我信,如今有皇妃与陛下支持,加上朝野忠臣,不会重演父亲悲剧。”
两人相视,皆在彼此眼里看到坚毅。此刻的晴空,昭示沈府冤案尘埃落定,而又预示一场更大的朝堂风暴或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