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夏军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大至四府两州外加徐州和山东的四县之地。
周云深知,这些归附的县城守将和知县,对于稳定新占领地区的局势至关重要。
于是,他将这些人就近陆续召集到归德府或汝宁府及开封府,让各府知府和驻军将领对他们进行了一番简单而实用的培训,传授他们夏军的治理理念和方法。
待培训结束后,再将他们交叉任职,让他们到不同的地区担任职务,以便更好地融入夏军的统治体系。
这场培训的主要目的,周云心中十分清楚,
就是要让这些各县的主官们能够对他所领导的夏军都帅府这个临时政权产生认同感和向心力。
从而确保都帅府的政令能够在各地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
虽然他也明白,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立刻就见到显着的成效,但他深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所收获的。
此时,时间悄然流逝,已然来到了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底。
尽管崇祯皇帝已然在煤山自缢身亡,大明王朝正式宣告灭亡,但在民间,由于局势的混乱和信息的不畅,许多地方仍然沿用着崇祯年号。
在南明弘光朝的势力范围内,百姓们或许会使用弘光年号来纪年;
而在清廷的统治区域,百姓们则不得不使用清顺治年号。
至于其他一些地方势力的范围,由于尚未受到新政权的强力影响,依旧继续沿用崇祯年号计时。
这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混乱。
再有几天,便是崇祯十八年的春节了。
对于周云来说,这是他穿越到明末之后,即将度过的第一个春节,其意义自然非同寻常。
他的心中也曾涌起过与辖下百姓一同欢庆佳节、普天同乐的念头,毕竟在这乱世之中,百姓们也渴望着一丝安宁与欢乐。
然而,现实的严峻形势却让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与放松。
先是清军的阿济格北路大军,尽管受到了周云这支山西小势力的地方武装的牵制。
但依然如同历史上的轨迹一般,攻入了陕西境内,一边剿灭李自成的大顺军,一边收复城池,行使政令。
而南路的多铎大军,虽然比历史上晚了一些时间渡过黄河进入洛阳,但仍然势如破竹地进占了洛阳。
随后便马不停蹄地向着潼关进发,其锋芒之锐利,让人胆寒。
在山东地区,清军在多尔衮的精心策划与安排下,已然占领了山东的大部分地区。
并迅速在当地加强统治,大力推行清朝的各项政令,试图将这片土地彻底纳入清朝的版图。
南明弘光朝的各地军阀和一些遗老遗少试图巩固自己的地盘,对清廷畏惧如狗,对自己这些地方势力却是凶如犲狼。
周云望着眼前的局势图,心中满是忧虑。
他深知自己身处这各方势力的夹缝之中,生存之艰难犹如在悬崖峭壁上行走,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哪里还敢大肆操办庆典,与民同乐呢?
无奈之下,他只得命人在全境张贴了庆新春的安民告示,以此来安抚百姓们的情绪,也算是对这个特殊春节的一点交代。
不过,对于军队在打下汝宁府全境和收复开封全境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们,封赏却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奇袭遂平的首功被姜云升的一营和贺长风的二营共同斩获。
这两个营的将士们在战斗中表现得异常英勇,冲锋陷阵,不畏生死,为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此,姜云升和贺长风以及他们麾下的全体将士均得到了升迁一级的嘉奖。
姜云升原本担任仁勇校尉,如今凭借着此次战功,晋升为振威校尉,可谓是实至名归。
而贺长风原本为一等都尉,兼任八团长一职,此次也因功晋升为仁勇校尉。
其次,郭绍的三团和杨彪的六团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也都表现出色,立下了大功。
他们的英勇作战和出色指挥,为整个战局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郭绍和杨彪两人均同时被晋升为二等的振威校尉,成为了军中的高级将领。
吴初所统辖军队周云给其命名为开云军,负责开封,归德两府对北边的防务。
其麾下的秦子敬和郭英也凭借着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从一等都尉的职位晋升为仁勇校尉,正式步入了校尉将领的行列,开启了他们军旅生涯的新篇章。
而对于下面各级立功的将领,周云则依据他们在战斗中的军功大小,以及军中参赞详细记录的表现情况,分别给予了相应的封赏。
这也充分体现了周云所设立的军衔制度的好处。
虽然在物资方面的封赏可能相对有限,但对于军中的将士们来说,军衔级别的升迁无疑是对他们最大的认可和激励,他们更加看重的是这份荣誉和地位的提升。
当然,有奖必有罚。
在奇袭遂平的战役中,贺长风八团的一个营表现不佳,落在了最后。
为了严明军纪,这个营的全体将士被处以集体清理厕所一个月的惩罚。
这一处罚措施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让其他将士们明白,在战场上必须奋勇向前,否则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
通过此次战役中各军的表现,周云敏锐地察觉到,这些由不同来源拼凑起来的军队,在军事素养和作战能力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急需进行系统而严格的操训。
于是,他果断地从向云军中调出了经验丰富的营长萧子光和开云军中的营长高杰。
任命他们两人共同担任操训官,负责在近期内对各团的军事训练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指导,力求提高军队的整体战斗力。
另外,鉴于向云社这个组织在夏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周云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对向云社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立和完善,以便适应夏军当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