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之后,教授们终于来到景栋。
一路上,他们到处看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给他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朱江亲自接待他们。
之前已经多次听到朱江的名字,知道朱江是掸邦的最高领袖,他们想当然的以为,朱江是个中老年人,没想到居然是如此年轻的一个人。
不过和朱江近距离接触后,却又发现这个年轻人沉稳大气,自信睿智,随和中带着威严,确是人中翘楚。
朱江面带微笑,和教授们一个个握手。
“各位教授的大名,我早就耳闻,今天亲眼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这次也因为这个特殊情况,才让我们掸邦人民能够有幸见到你们。
你们一路奔波,也很辛苦,就在景栋多休息几天,休息好了再动身回家,我们这几天也开始和云南那边联系,保证把大家安安稳稳送到云南。”
朱江延续着刘富贵的忽悠。
教授们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对朱江的话没有丝毫怀疑。
这个时代,特务搞破坏的新闻,在国内确实也经常听到,一九五五年万隆会议期间,还发生过飞机爆炸事件。
教授们被安排在景栋大学和医院参观,并请他们做指导。
这个时候,掸邦的文教事业都才刚刚起步,人才匮乏,很多岗位的人只是凑合。
教授们在各个地方都被人请教,教授们也愿意提供帮助,但有所求,都倾囊相授。
教授们天天忙着传道授业解惑,连回国的念头都淡忘了。被尊重、被敬仰的感觉,谁都很享受。
直到有天,朱江把王教授请到办公室。
“朱总,是要把我们送回去了吗?”
“王教授归心似箭啊。你们随时可以回去,不过,您先看看这些报纸再说。”
朱江让王教授坐在茶几前面,茶几上面放着一大摞报纸,都是国内的报纸。
王教授拿起一份报纸看起来,看着看着,眼神逐渐严肃起来,脸色也变得凝重。
看了一张又一张,王教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只见一张报纸上的标题是《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一张上面的标题是《关于打击、孤立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指示》,还有很多标题和内容点名到个人,王教授的大名就出现在多张报纸上面。
代表团的成员,每个人的名字都出现在报纸上。
王教授脸色苍白,他双手抱头,表情极为痛苦。
朱江不知道是应该对王教授表示同情还是庆幸。
“王教授,据我们在国内的情报人员了解的情况,被点名批评的人,轻的被批斗,重的被判刑坐牢,有很多学者教授不堪折磨,都自杀了。极少数没有被开除公职的人 ,在单位也是扫地扫厕所,不可能再干本职工作。”
朱江要让王教授彻底断了回国的念头。
他也并没有说谎,历史上,这次代表团成员中的一名科学家,就是被批斗后自杀的。
“王教授,您也别多想了,你们可以就在我们掸邦工作,在掸邦教书育人,把你们的学问留在掸邦,我们掸邦正需要你们这样的人,你们完全可以在掸邦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我们会给你们提供最好的条件 ,满足你们的任何合理要求。
至于回国的事情,我想,政策不会一直是这样,说不定那天政策就变了,到时候你们再回去,你们在这里的情况,我们会给国内做出说明,保证你们的清白。你们就安心在掸邦工作,具体的岗位,我们再安排。”
朱江的一番话,让王教授的心情稍微有所缓解。
“朱总,你能不能再救几个人过来?”
“什么?”朱江大吃一惊,完全没想到王教授提出这样的请求。
“朱总,我们到掸邦也有一段时间了,从南到北,也走了不少地方,我们一路也在观察。我发现你们掸邦上下,团结,实干,风气好,我们在你们掸邦感到一种奋发上进的氛围说实话,我之前还把你们想象成旧军阀,我以前在国内就经历过军阀统治 ,但你们丝毫没有军阀习气,有些方面比国内还做得好。我们完全可以安心在掸邦工作。
我现在反而担心国内的很多同事同行,他们很多人都在报纸上被点名批评,以后的处境不堪设想,不知道朱总,能不能想办法把他们救出来?”
“王教授,我真佩服您,这个时候不是考虑自己的前途,反而担心其他的同事的安危,您的胸襟令人钦佩。不过您说的这个事情,恐怕不好办,毕竟不是同一个国家。当然,只要有一丝可能,我们一定会尽力救助。您还是先回去,给其他的教授们通报消息,给他们做做工作,稍后我再去见他们。”
“好的,谢谢朱总书记。”
于是,王教授把一摞报纸全部带走,回去让代表团的其他成员阅读。
代表团的成员们看到报纸后,一片悲愤之情。有的人如丧考妣,痛哭流涕。有的人破口大骂,怒气冲天。更多的人则忧心忡忡,不知道未来如何。
“我们怎么办?还回不回去?”
“回去怎么办?进监狱?
“不回去,这里可是外国,难道在这里待一辈子?”
“好了好了,稍安勿躁,听我说几句。”
王教授见大家乱成一团,这才开口。
王教授把朱江的话转告大家,众人听了,安静下来。
仔细一想,好像待在掸邦也未为不可。
众人的情绪渐渐平息下来。
教授们先还是抱着一丝希望,每天都到朱江的办公室看国内的报纸,只见国内的形势一天天紧张,丝毫没有缓解下来的趋势,众人回国的希望一天天破灭。
朱江干脆给教授们一个收音机,让他们收听国内新闻。
后来,教授们主动要求留在掸邦,接受朱江的安排。
教授们大多数都安排在掸邦大学,有几个分别安排在职业技术大学、掸邦医院和军工企业。这批顶级学者正式加入掸邦,极大地提升了掸邦的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