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郭绍并不想这么快就打梁州和金州的主意。
他如今刚入关中不久,连立足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怎可能再思考更远的事情?
但秘府最近送过来的各地情报,却逼着他要尽快扩张自己的势力。
梁州是蜀中的门户,向来被亲近蜀州的胡氏所把持,自己若要伸手进去,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
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今关中发生动乱,紧邻梁州的地区,几乎全被心向西羌的皇甫家占据。
梁州胡家平素自认中原正统,从来就看歧州的皇甫家不顺眼,早就想称称他们的斤两了。
现在皇甫家正与鹰扬卫缠斗不休,他们岂能轻易放过这个渔翁得利的好机会?
据情报所知,胡家目前正在厉兵秣马,随时都有北上攻击皇甫家老巢歧州的打算。
但关中地区已经被郭绍视若禁脔,任何人也别想进来插上一手。
只是他刚刚占据蓝州,现下还没能力把手伸那么长,听之任之的话,又很不甘心。
思来想去之后,就决定派刚刚成立不久的校事府,也就是陶争光与李瑞那帮人秘密前往梁州。
要求他们阴谋制造各种事端,最好搅乱梁州,以此拖延胡家进军关中的进程,来为自己争取时间。
冯效忠这两天就是在忙这件事情。
至于金州,因为有紫阳观的存在,四周势力很少有打他们主意的。
郭绍却不一样。
虽然他刚刚还跟张钝初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对金州不感兴趣,但其实却并不是他表现出来的那样。
金州虽然在背地里被紫阳观把持,但那里如今的确是一块肥肉。
财富堆积如山不说,商贸还很发达,如果能顺利为己所用,唐山军的实力定然能突飞猛进。
郭绍不入金州,那是因为担心自己会被他们拥为傀儡。
但若是将之揽为助力,郭绍却求之不得!
与之正面对敌,肯定逃不了好,但若是能慢慢渗透,想必会有几分胜算的。
毕竟,紫阳观只是一个没落宗门,既无祖上仙法,也无建立功业的打算,所作所为不过是为自己争取好处罢了。
跟其他地方的世族没什么区别,无非占据的时间长久了些,隐藏实力强大了些,支持他们的百姓更多了些而已。
面对这样的存在,先行打入其中,再悄悄窃取他们的胜利果实,方为上上之策。
眼下失魂落魄的张钝初,就是执行这一计划的不错人选。
他的身边的确需要一面镜子,但当张钝初流露出那副心神巨震的表情时,他就已经知道,自己终究是那个孤家寡人。
登顶的路,处处危机四伏,自己一人上路尚且如履薄冰,又怎么能再强行拉上一人呢?
况且,这也不是张钝初所愿!
可刚刚话已出口,即便再后悔也得打落牙齿和血吞。
并且还要再三提醒自己,这种幼稚的想法,以后绝对不能再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郭绍暗暗叹息,今天这番作为实在失策。
不仅没能收服一个最亲近的兄弟,还把自己的阴险,直接展现在了他的面前。
以后再想如同之前那样平静相处,只怕万万不可能了。
既然如此,那便顺势而为,让他带军入金州吧!
想必现在的金州,一定会欢迎他的回归的。
想到这里,郭绍再也不看张钝初一眼,转身回到书案后,在已经整理过的那摞情报中翻找起来。
最后,他从其中抽出一封表面有三道红色标记的文件,打开看了看,点了点头再次转回张钝初身侧。
“你先看看这个,其他的咱们以后再说。”
张钝初闻言抬头,见郭绍递过来了一份情报,接过来以后,瞳孔陡然收缩。
作为唐山军的内卫统领,他对秘府内部的一些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通体来说,秘府的所有情报都按重要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为机密,表面只有一道红色标记。
第二为特密,表面有两道红色标记。
第三则为绝密,表面的红色标记也是最多,通常为三道。
而郭绍交给他的这份情报,三道红标赫然其上。
“这……”
“这是最近才送过来的,里面涉及到了金州的一些事情,拿给你看看,让你知道一下,等会儿我有事情让你去做。”
张钝初这才放下心,不再多说,直接打开看了起来。
刚看到里面内容的第一句,他就骇然坐直身体,惊叫出声。
“襄州被攻陷了?”
郭绍此时已经重新在书案后坐下,闻言解释道:“准确点说,应该叫被人献城了。你先别急,继续往下看。”
张钝初再也顾不得郭绍给他说的话,低头仔细看了起来。
这份情报内容不多,张钝初很快就看完了。
只是他却仿若魔怔一样,直接愣在了原地。
大罗泰贞元年七月初四,也就是郭绍带领大军突破南武关的时候,远在数百里之外的襄州,终于失守了。
不过可笑的是,坚固的襄州城之所以会失守,原因竟不是荆宜联军强大的攻势,而是因为内部守城力量的分裂。
襄州马家作为襄汉都管府的主人,历来担负着为大罗镇守中原南疆的使命。
只是上任大都管马进忠暴毙而亡,他的儿子马继业接手时还不到二十岁,迎头就撞上了荆宜蛮民起兵,南方各州纷纷响应的局面。
好不容易汇聚各方力量,勉力支撑数年后,终于进入拉锯苦战的阶段。
荆宜联军攻不进来,他们也再难突出城去,毁坏敌方的攻城器械,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在这等情况下,金州紫阳观出了大力,不仅想办法调来守城的各类物资,还号召襄州军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就这样又支撑了一段时间。
直到郭绍在唐州、樊州等地闹起来,襄州城里开始出现一股暗流。
表面上襄州各个势力,全都奉大都管马继业为主,其实却各有来路。
一部分是襄州马家原本的实力,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周边各州的支援官兵。
除却这两部分以外,还有一些随金州紫阳观一起来的民间力量和绿林大豪。
原本这三部分里,马家作为襄州地头蛇,实力是最大的,说出来的话,大家也认。
可经过数年苦战,马家实力大不如前,其话语权也开始逐步丧失。
幸好襄州那时外有强敌,内有紫阳观平衡,局面还能维持下去。
转折点就在郭绍攻入樊州,然后又大肆攻占州内各县,致使襄州城内各州来支援的官兵,纷纷担忧起自己的后路来。
还有人怒斥苍天不公,让他们在前线流血牺牲,却让山贼成了气候。
言语间大有悔不当初之意。
之后不久,襄州城内便流传出,有人正在跟荆宜联军和谈的谣言。